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9|回复: 5

[心情] 定制养老解决“老年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4 17: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老仿佛有标准,仿佛又没有。过去退休算老,现在退休年龄在变化。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社会活跃期却越来越短。80岁的人不服老,怕自己成了糟老头;40岁的人却已被称为"前辈",属于过气人物。
  自古以来,"老了"就表示思想和身体的过时,但过去也意味着可以坐享天伦之乐,尽管贫困状态下也享不了什么,但心理上总坦然。现在,"老了"不仅是思想和身体的出局,而且心理上有大不安,父权母权衰落了,"老了"真的就意味着身处边缘了。独居很孤寂,进养老院无趣,跟子女一起住也拘束,老人已大失"老爷子"、"老太太"的安然。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曾经是习惯的说法,已很久听不到了。现在说到老人,似乎只剩下一桩,"养老"。高质量的养老,应该也包括"定制养老",例如陪老人多说说话,但"老有所为"是几乎不见了的。还要注意,"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都是老人主动行为,而"养老"则是"被养"。当然,有老人是自力养老的,也算是一种自主行为,但快乐与作为同样没有。从"养、乐、为"缩小到只剩"养",可以说社会对老人的承诺,以及老人自己的期许,都降低了。
   社会经济在发展,民生福利在改善,保障水平在提高,而老人的期许和对老人的承诺在降低,这进一步证明了老人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是下降的。这可见老年问题绝不只是养得如何,虽然它是最重要的一项。
  老龄化是大势,老年人在增加,但老年人的社会影响力和评价却在滑落,媒体上不乏老年人抢座、讹人、跳舞产生噪音等报道。"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成本尽人皆知,"养老"从事业变成了产业,还是"朝阳产业",这表明老年本身被视为问题。老人在农村留守、在城市"空巢",随子女进城而"老漂"则脱离乡土、社群。这些都在显示着我们正在面对随现代化而来的"老年危机"。
   现代化国家和地区,老年问题并没有解决得有多好。有的国家被称为"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狱",那里是不是儿童天堂,另论,但老人并不快乐,则是显然。百岁老人渐渐不稀奇,大家看到都觉得温馨、和谐,感到沾染了福份。这令人安慰。现代社会有太多人只是老去,并不长寿百岁,让老这个必经的人生阶段安然和幸福,如果我们可以解决这件事,应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海圈集团本着"取之社会, 回馈众生"的企业宗旨,致力为广大城市居民打造原生态养生养老居住环境的同时, 也将致力开发打造"定制养老"的平台,并配套多种增值服务, 使其成为集康复疗养、养生养老、旅游休闲度假、物业投资于一体的养生地产项目,为城市里众多的中老年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获的好去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已经不适合中老人的养生和居住,公司致力开发的圆康园养生公寓地产项目,将本着回报社会的心态,用最实惠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提供给广大中老年朋友,尽力做一份积德行善,回报社会的功德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0 15:2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原来是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6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