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3|回复: 1

[松滋爱心社] 【松滋爱心社】玉米,你好!我们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 1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松滋爱心社 于 2017-11-2 19:56 编辑

前言
倪玉和,刘家场镇水岩屋村人,孩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伴前三个月务农时不慎摔倒,板车从身上轧过,至今行动不便。目前家里有一万多斤玉米和一千多斤黄豆在田里未收,所有农活都是老人一个做。其老伴求助孙子学校老师帮忙销自家种的蔬菜,老师去家里看到了,希望能有爱心人士帮他们收了这些粮食。这是社员张玉芳10月31日晚发给分队长徐蓉的求助信息。

11月1日,天气晴朗,择日不如撞日,松滋爱心社来自洈水和新江口的志愿者在刘家场汇合后,九点多钟出发,经过十多公里的宽阔路后,又走了一段土公路,路段凸凹不平,两辆车差点抛锚,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水岩屋村倪玉和老人家中。

1.jpg

志愿者们顾不上喝茶,分头行动,让老人指引搬出撕包谷的机器,待熟练后,留下两个人操作。

2.jpg

3.jpg

其余的人都去玉米地里砍玉米杆。总共7亩多地,三大块田,加上倪大爷8人,三个小时砍了两大块田的玉米杆。

4.jpg

5.jpg

本打算把所有的都砍完了再休息吃饭,但去的志愿者大都是从未下地做过农活,手上磨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也包括我自己。

6.jpg

7.jpg

下午一点多钟,大家是又累又饿,实在没有力气继续下去了,只好应倪大爷多次催促,吃了午饭。饭后大家没怎么休息(虽然志愿者们一个个都累得快趴下),又拿着镰刀下田,继续砍剩下的那一根根玉米杆。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把所有玉米杆砍完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因为我、易桂菊、吴向兰要赶着回家接孩子,只好与倪大爷匆匆道别。临走,老人感谢的言语自不必多说,总之,千恩万谢。回家途中,卓社长的车再一次搁在路中间,差点把油管顶漏了。

8.jpg

通过这次劳动,让我想起了《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在此呼吁大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我做起。感谢所有参加今天爱心接力活动的家人们!你们辛苦了!
9.jpg

该图来自网络

文字丨徐    蓉
图片丨卓艾军
编辑丨永    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05:4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是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5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