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兵的“三个不是”
入梅以来,荆楚大地降雨成灾,还未从疫情中得缓的湖北人民,再次操戈投入抗洪大战中。在这场殊死的较量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军人却迷彩加身、不是公仆却为民赤诚、不是无惧却肉身化盾,他们的名字叫民兵。不是军人却迷彩加身。迷彩是荣耀,更是使命与责任。抗洪大战中,民兵队伍发于卒伍、来自现地,比八方调度的子弟兵更晓地形、更明汛情,具有召之即来来得快、来之能用用得好的特点。原以为民兵不是兵,号令意识难免差强人意,岂料每一次应急处置,不论多晚、他们披星戴月,不论多苦、他们披荆斩棘,不论多险、他们劈波斩浪。相比现役,民兵身上反倒有种格外珍惜出动的情怀、特别珍视出勤的自觉、异常珍重出战的本真,每一次穿迷彩服都很板正、仪式感十足。以至于防汛期间让有的同志轮换,被换下的人反而气馁不甘,就如同犯了错误、不得重用一般,真是可爱至极、纯粹不已。
不是公仆却为民赤诚。留守家乡的民兵大多为普通百姓,长年战天斗地、日夜劳作生息。汛情告急、万人齐聚,小家放一旁、大局观置顶,群众的伟力得以展现,不论是头发斑白的花甲,还是初出茅庐的弱冠,慷慨赴险、以身许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我守卫的是我的家乡,我保护的是我的乡邻”。经历过98洪灾的湖北人,对自救有着更清醒的团结、对抗洪有着更深层的使命,堤坝上封堵管涌的每一锹都扎实坚毅、夜色中湖底清渣的每一脚都踩得托底、江河边严防漫溢的每一桩都牢固挺立,就如同鲜红的民兵分队旗帜,“百姓危难的地方、必有它在飞扬”。
不是无惧却肉身化盾。民兵不是行家里手,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有的只是一腔热血、靠的都是凡夫肉身。汛情处置中,囿于场地泥泞、情况危急,机械大多难以施展或不得第一时间进驻,只能靠劳力。风吹雨打、虫叮蛇咬、上山下水、皮开肉绽,更严重的是,洪水会要人命。不少民兵就被98洪魔夺去亲人,危急时刻转瞬阴阳相隔,问他们“你们不怕死么?”“当然怕啊,但没有时间怕”,三峡水库泄洪流量快达39900立方米/秒,一个月8次强降水全天24小时随机险情,这样的强度令恐惧也无隙可钻。险段上,随处可见沙袋作榻的老人、枕锹憩息的小伙、灼红为妆的妇女、递水送瓜的孩童,热火朝天、肉身相博,全民皆兵、斗天为乐,正可谓“乘风破浪正当时、云开雾散终有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