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教育的尴尬
<p><font size="4"><strong>说明:</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这个话题本来不想说的,但经过再三斟酌还是认为说出来后有利于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请各位共同探讨,如何才能走出这种尴尬。如果本人说的不妥,伤及了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们,也敬请谅解,本人只是针对这种现实。</font></font></p><p><font size="4"> 记得小时候,常常在字里行间写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个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感觉老师就象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哺育我们成长,生活空间是那样的纯洁纯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美好的留恋一直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已经不复存在。</font></p><p><font size="4"> 现象之一:失去了纯洁纯朴的关系。过去,老师和家长之间,见面后相互交谈沟通,相互之间象一家人,老师也经常到家里来进行家访。而现在这种优良的传统似乎成为一种历史,默默的保存在档案室的书架上了,换成了相互之间的吃请,娱乐沟通方式,通过这样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一种老师对学生的偏爱由此产生,从而伤及了另一些幼小的心灵。</font></p><p><font size="4"> 现象之二:家长成了老师和学生。现在随着课本知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知识深度比以前高,加上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太多,课堂上教的,学生一时难以消化,为了孩子的明天,做家长的必须勇挑重担,一方面到充当老师的角色,每天对孩子进行辅导,另一方面要做学生,重新拿起书本自己来学习,毕竟丢了书本几十年了,知识的更新太快啊。不能想象,一个小学生天还没有亮就上学了,一天下来到底汲收了多少新知识?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自己办补习班的怎么那么多?学生白天在课堂上听课,晚上到老师家进行补习(不过补习是要收费的,没有白吃的面包)。</font></p><p><font size="4"> 现象之三:不安现状重攀比轻教学。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富裕程度也在逐步升华。现在,老师的工资也得到了妥善调整,每月最低的都可以拿一千多元,对内地来说,日常生活消费应该说是有保障的,但一些人却说工资待遇很低,于是自己办补习班、兼职经商等,这样教学还有多少心思?难道没有看到,体制的改革,多少工人下岗了,他们完全失去了保障;多少工人每月辛苦之后,得到的回报远低于一千元,他们又向谁去抱怨?为了生存和孩子的成长,一些家长背井离乡,抛妻离子到异地打工,他们又能向谁去倾吐?他们没有这种固定的收入和铁饭碗,其实他们也不愿,但他们能正视命运和现实。</font></p><p><font size="4"> 现象之四:低水平教学贻误教育。这话说了,有的老师会骂我,但现实中确确实实存在。按照我的理解,师范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教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是不容质疑的,但从事高中教学我认为最起码要师专、大学以上毕业。现在呢?一些师范毕业的老师在从事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就找门路托关系,挤进了高中教学中,虽然他们通过函授、自考等各种方式取得了大专文凭,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高中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讲起课来,囫囵吞枣,学生听起来压力重重,那些没有离开初中教学的老师也意见纷纷。所以,我认为净化教育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不要因为某中利益贻误孩子的教育。</font></p><p><font size="4"> …………………………………………</font></p><p><font size="4"> 还有几种现象,咱就不想再往下说了,毕竟我们都是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意见是可以发表,但还是我前面说的那样,我只针对现实,总的来说是为了孩子们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也希望各位网友见谅我的对师不尊。</font></p> 好帖 顶顶 这样的帖子应该多发,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有人站出来说.让大家都来讨论.先不说教育是什么治国根本.但首先教育影响的是下一代的千千万万,是一种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感.教师的素质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素质. <p>不错</p><p>顶!!!!!</p> 顶起来,教育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的会是一代人 <p>是值得思考,好帖.</p> <p>我也说个例子吧:我毕业于松滋一个农村小学,在90年代末期我上本科的时候,该学校的师资情况是这样的,校长+校长的老婆(负责食堂伙食等)+老师杨+老师杨的女儿+老师冉+老师冉的儿子+校长的准媳妇+老师梅等,不超过7个老师,其中有三个是关系户,都是老婆儿子媳妇之类的!</p><p>教育是人类神圣的职业,想不到在我们小学倒象一个私人公司一样。如此学校,能培养未来的人才?</p><p></p> <p>以上现象确实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如果你只看到这些,就说明你太肤浅了!!!</p><p>来,我给你补充补充:</p><p>1、<font size="4">驳一:失去了纯洁纯朴的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也是一中普通的人际关系,真正先变质的,是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简单的举个例子:我们这儿的农村,要是哪家的老人故去了,会找几个乡亲,帮着抬上山去安葬,就是所谓的“八大金刚”。几年前,请八大金刚”是不用付给现金的,大多给些烟或其他物品。而现今,你不肯花钱,就没人给你埋人。淳朴的农村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是这样的金钱关系了。为什么只说教育方面???是不是全社会都应该对这变质的人际关系负责?!</font></p><p><font size="4">2、驳二:家长成了老师和学生。家长辅导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义务。人一生要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缺一不可。以前,人们总以为孩子到了学校,就是去受教育去了,孩子所受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可那说法,毕竟是错的!辅导孩子学习,本身就是爹妈的责任。而且,现今社会的竞争比以前更家激烈,为了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不少家长只有花更多心血或金钱在孩子身上。这只能说,那部分家长为孩子想得更多。</font></p><p><font size="4">3、驳三:不安现状重攀比轻教学。各级各类法规都说,教师的工资不能拖欠,而且标准不能低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可事实呢?????不同地方的教师收入有多有少,高中、中专、大学教师工资比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高n倍,城里的老师收入比乡村老师收入高n倍!而这些,和我们本低的公务员比起来,就好比乞丐比地主!教师之间收入的不均等,教师与公务员收入的极大差距,造成了教师心理失去平衡。有的教师就通过违规办班补课来提高收入。贫富差距的拉大,已经造成了社会治安的混乱。现在,杀人,放火,抢劫,赌博的多的是!比较看来,教师算是蛮遵纪守法了。</font></p><p><font size="4">4、驳四:低水平教学贻误教育。我们市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教师学历硬,水平高,因为不满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分配制度,纷纷外出谋生。很简单,到外面,一年能挣家里五、六年的钱。而与此相反,一些本来不应该踏入教育战线的人,凭着自己的关系,或是给人送礼,到教育战线来混饭吃,误人子弟。再者,不懂教育的昏官当道,对下面的老师颐指气使,瞎搞一通,使得管理水平也差。教师队伍中,不乏教学水平高、师德优秀的,只可惜,他们被埋没了。</font></p><p></p><p>要想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反腐!!!真正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提高教师地位。</p> <p>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的花朵,我顶顶顶,发发发.....</p> <p><font size="5">应该说是中国的教育,而不是松滋教育!!!</font></p><p><font size="5"> 而且还应该说是初级教育,高级教育更是毛病多多!!!!!</font></p> <p>这个问题值得深思;</p><p>我可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被老是贻误的好例子;</p><p>有两个素质极度低下的老师让我的人生道路变得这样的艰辛.</p> <p>不同意12楼的看法。</p><p>松滋城区的某些老师,特别是英语老师数学老师,基本上都利用假期或周末开班补课,他们的工资,一月也就千把块钱,但他们的额外收入,一般情况下约有2000到3000。这部分教师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而其他老师,或是乡镇、甚至是农村的老师,一年的所有收入,也就是每月千把块钱了。有人也许会说,不是有津贴和奖金吗??告诉你实话,普通中小学教师,除了教毕业班的,成绩搞得相当好,中考后才会有一笔微薄的奖励。这笔奖励,对公务员来说,还不够吃顿饭的。而其他多数老师,已经十多年不知道什么是奖金了!</p><p>教师是肥差?你去问问工厂的工人或是摆摊的菜农,一月止不止挣一千块钱。这,就是事实!毫不夸大的事实!</p><p>别拿教师和公务员相比,岂止天渊之别!</p> <p>要想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反腐!!!真正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提高教师地位。</p><p>——————————————————————————————————</p><p>试问:现今的老师待遇究竟如何?我想在松滋,除了公务员,老师应该还是个肥差吧??</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ee1111" size="3"> 11楼的分析的有道理.此现象不仅仅只是松滋的问题,更是全中国的问题.教育的问题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政府的因素,更有教师素养以及师德等各方面的原因.</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3"> </font></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5 8:42:43编辑过]
<p>我为中国的教育感到悲哀,现在的补课也是变了味的,一方面追求经济利益,一方面对所有学生家长都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好象无论是谁都要参加补习班,不参加意味着赶不上趟</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