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2:49:15

姑姑的礼物

<p> &nbsp;&nbsp;&nbsp;&nbsp; 从南方回来,带回的只有对潮汕牛肉丸的美好回忆.由于匆匆我只带上了自己.<br/>   <br/>   倒是我那边的同事不忘对我交代,带点你们家乡的特产过来吧.<br/>   带我们家的特产.水果那里四季如春什么都有,有的家里还要从那边空运;小吃比不上潮汕的小吃多,牛肉丸,蜾条..天下文明;而我的家乡就是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产的就是大米和棉花,其他没什么特别的.送什么给她们真的让我缴尽脑汁,无从下手.<br/>   <br/>   直接要过去的时候就是在荆州姑姑家去的.我向她也讲到同事给我提的要特产的事.姑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br/>   <br/>   “你就带上荆州的文化呀.“<br/>   “我们荆州是古城,历史很悠久,出名在三国.到现在还有特有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是几千年文化的遗产.不防你就带几个荆州的坊文物工艺品去.它们是只有荆州特有的,我想你的同事一定喜欢.“<br/>   姑姑的一番话到是让我一番的囤悟和佩服,对,带上荆州的文化.<br/>  <br/>   后来姑姑就给我选购了有荆州特色的“鸟虎架鼓“.它从是人手工制、作完成的,而它的油漆也是独有的绘制手工完成的.<br/>  <br/>   姑姑给我选了三个叫我带过去,我相信我的同事一定会为我独特的礼物惊叹不已的.呵呵..真的谢谢姑姑.<br/>  <br/>   也谢谢荆州.真的希望荆州明天会更好</p><p>&nbsp;</p><p>这个是去年的时候,好虚伪也能见到我们松滋自己的土特产可以带给友人滴<br/></p><br/>

勇敢一点 发表于 2007-5-12 22:40:09

<p>好像现在超市里面有得卖哦~~~~~~</p><p>对家乡了解的太少了,,以后自己还要多多学习哦~~~</p>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2 22:42:49

&nbsp;&nbsp; 确实。。。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4 22:47:46

&nbsp; 我们屋里也没得做的。。偶带过去也不会做。。。

星星不流泪 发表于 2007-5-11 23:34:30

其实以前在松滋出土过一些非常非常有价值的古董,在洈水的南大山出土过战国时代的好多珍贵文物呢。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3:39:18

<p>&nbsp;&nbsp; 呵呵。。真滴呀!对家乡了解太少哒~~</p><p>&nbsp;&nbsp; 对了,还有什么特产了?</p>

蝴蝶 发表于 2007-5-11 23:44:35

<p>问松滋的古董,你可以找我啊!</p><p>问松滋的特色小吃,那就是雁来菌还算吧?</p><p>危水的桂鱼和长江的肥鱼也算是的!</p>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2:50:34

 虎座鸟架鼓<br/>  <br/>  漆器——虎座鸟架鼓。中国荆州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虎座鸟架鼓于公元1965年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首次出土,是距今已有2200余年(公元前475——221年)的宫廷乐器。尔后,此类架鼓又相继出现在古楚国的楚墓之中,据考已出土有30件,其中江陵县就出土了20多件。<br/>  第23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2004年9月22日在罗马尼来召开,为此中国与罗马尼亚联合发行了一套2枚《漆器与陶器》邮票。其中(1-2)第一枚是中国荆州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漆器——虎座鸟架鼓。<br/>  。邮票上的这枚“漆器——虎座鸟架鼓”是1978年在江陵县天星观2号楚墓出土的,保存十分完好,长1.3米,高1.5米,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生动。一对引吭高歌的鸣凤分别屹立在两只虎背上,一面大扁鼓悬挂在这对背向而立的凤冠之后,扁鼓鼓圈为木质,鼓心为兽皮或鳄皮。鼓下均置放有50厘米鼓槌一对。双凤、双虎、扁鼓均为木质结构,装饰图案由生漆漆成,以黑漆为底色,用金、黄、红、蓝等色描绘出虎斑与凤羽,绘画线条流畅,组合精巧,是楚国漆器乐鼓中典型的艺术杰作。 <br/>  <br/>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2:51:05

 名称: 江陵望山虎座鸟架鼓 <br/>  制造年代: 战国 <br/>  规格: 高104cm <br/>  收藏地: 湖北省博物馆 <br/>  介绍<br/>  Title 介绍 <br/>  江陵望山虎座鸟架鼓 战国 高104cm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鼓设计巧妙,色泽绚丽,图案花纹流畅生动,造型优美典雅,表现了楚文化的特征。<br/>  <br/>  类型: 古乐器 <br/>  主题词或关键词: 乐器 <br/>  出处: 中国古乐器 <br/>  栏目关键词: 中国音乐 <br/>  辅助分类项: 中国古乐器<br/>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2:56:55

做为荆州地区的人,真的对她了解甚少.毕竟我在松滋,而荆州不长去.<br/>   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那还是在我8岁的时候.那年我得了脚气病,就在爸爸骑着单车带着我从采穴骑到荆州去看的.<br/>   我是第一次看到沙市的天桥,第一次看到漂亮的广场,更是第一次进到古色古香的城楼...也是我第一次进城.<br/>   <br/>我亲爱的小姑姑就是我们家第有一个条出农门的人.她一毕业就留在荆州了.<br/>   也是我和爸爸在荆州唯一的亲人,住在她的宿舍也没怎么去逛了.<br/>   看好病后,爸爸就带着我风尘仆仆的回去了.<br/>   <br/>   在到荆州的时候就是同年的暑假.直接就告诉爸爸我想在姑姑这里过.因为城市对我的诱惑,还有就是姑姑有好多好吃的.而在家里不但没有也吃不起.<br/>   依稀记得姑姑当时是在一个小院住.同住的都还与好几户人家.有一户是年纪相仿的小孩我们还玩的很好,但后来姑姑搬走在也没见过了.<br/>   在那里我第一次的接触到自来水,在家都是用井水.也第一次的进商场,见到水池的彩灯.也知道还有一个"哈哈镜".也第一次的见到了外国人,那非洲人真的好高大呀,好黑呀,吓得我跺到姑姑的背后,而那个小女孩的皮肤好白呀,头发黄黄的真好看....真的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是稀奇.<br/>  <br/>   那个暑假真的觉得好短暂呀.就要回去了,真的不舍.<br/>&nbsp;要走的时候,姑姑的男友(现在的姑父)送了我们那买不到的文具.香香的可以滚动的橡皮擦,还有双层的文具盒,高档的自动铅笔...都成了我回去炫耀的资本,那时真的好盼假期在来,还要来姑姑这.<br/>   <br/>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2:59:48

 &nbsp;&nbsp; 姑父那时候很瘦,还特帅,最重要的是他心好.<br/>   我们在农村还经常去看我们.每次来总是带不少吃的,最希望的也是见到姑父过来.<br/>   漂亮贤惠的姑姑和帅气善良的姑父完美结合了,他们有家也就过来少了.<br/>   后来在她们成亲之后,我,二姑姑,三姑姑,还有我妈妈,小表妹也在过年的时候专门去玩过.<br/>   姑父家的房子是在城西一家废弃的制衣场里,单独的小楼.后来几天也就一直在那里玩耍,远没有那时在姑姑宿舍那印象深.<br/>   要走时大家在江边合了影.<br/>  <br/>   之后因为忙学习就少去姑姑那了.<br/>在家不断的听到有关姑姑的喜幸传来..<br/>   只环卫局上班了,又有小女儿了.....<br/>   总是说找机会到姑姑那里看看,但总是没一机会去.到回来我参加工作.<br/>   爸爸总是拿我的性格和姑姑说.用钱匏,好起零食,心太软总是自己吃亏..<br/>   在姑姑那里总是有吃不完的东西,女孩天生就这样呀.呵呵..自己吃亏不要紧,心安就好.<br/>  <br/>  <br/>   后来去荆州,也就是十年后.俺二十了,工作了.<br/>   大年初几还要赶回上班,在走之前去看一下姑姑,不然在也说不过去了.<br/>   初二我就提着行李坐车去荆州.姑父几经辗转开起了的士.到时已经是伴晚了.到站时打电话过去姑父刚交车.而荆州好多年没来好陌生了.一下子哭了起来..(羞...羞...),我是天生的路忙.以前是坐船,后来有了大桥,荆州在不段的变化当中呀.后来给姑姑电话,问清楚路,还是在城西,我才敢坐车去.<br/>   姑姑还是那样年轻美丽,只是多了 成熟女人的魅力.而姑父,大概是做司机的原因已经发福了,不过还是那样的可爱.最最要提的就是我那可爱古灵精怪的小表妹也十岁了,和她爸爸一样爱笑,又像她妈妈一样的漂亮.<br/>   特别留念在姑姑家的日子.<br/>   我们一起包春卷,做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这个小家留露.<br/>   姑姑做的饭我特爱吃,味道比不上我妈妈的外,在食物的搭配上就让人叫绝.<br/>   每一餐处了荤素得当,连菜的颜色也注意到了.一盘蒜薹炒肉,一个胡萝卜吵豆干,在来一个酸辣藕丁,在加一个火锅...哇~~~色香味具全.也难怪姑父会从一个帅小伙变成现在这样.<br/>呵呵。。这个是去年滴~~~生活的变化是你没办法想到的。又从工作到学校。。少不更事呀。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1 23:05:00

<p>&nbsp;&nbsp; 我最像滴就这个姑姑。。</p><p>&nbsp;&nbsp; 对了,说说我们松滋有什么特产可以那的出手滴</p>

江江发屋 发表于 2007-5-14 18:54:48

你纳闷不带砸湖焦克呢?那是我们松滋滴好东东!!!1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07-5-14 19:24:11

砸湖焦好吃,可惜多年没的吃了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07-5-15 07:17:41

还好我在湖北,离家不过500公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姑姑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