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主管 部门报告,我国慢病人数超过2.6亿,健康人群占总人数的5%,亚健康占75%,因此,健康管理服务具有庞大的市场份额。2012年5月份卫生等15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目前已经启动了重点慢性病专项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健康管理作为慢病防控的有效健康手段,正在广泛采纳和推广。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成为目前对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的最大威胁,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知识分子死亡的主要原因。
“英雄罗阳因过分劳累倒在岗位上,使人不禁产生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首都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专家、流行病学博士李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沉痛悼念英雄罗阳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知识分子特别是中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管理问题。
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前不久,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大学、广西体育专科学校、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广西7所高校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的健康投资行为、身体体育行为、身体机能等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广西高级知识分子受体质健康理念、体育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制约,健康行为随意性大,健康投资意识缺乏,身体练习缺失,健康管理缺位,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现代社会以创新能力、服务理念和工作效率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而这都是以个人健康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不能较好利用和管理这项资源,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就会面临遭受挫折的风险。”李星明认为,中青年知识分子是社会发展、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必须加以关注。
健康管理面临理念阻碍
“知识分子群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内科主任李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知识分子作为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比,运动量相对不足,容易引起脂肪堆积,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较高工作压力,身体较易出毛病,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症,严重者会导致猝死。
《安徽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健康及健身状况研究》显示,“知识分子职业群体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比社会一般人群要高,其饮食习惯较一般社会人群要好。但有调查显示仍有25%的人有吸烟习惯、16%的人经常饮酒。仅有28.57%的科研人员会主动安排规律的体育活动,也有研究发现有83%的人没有运动习惯,只是不定期的偶尔运动”。
李星明认为,受职业特点和社会转型期较大社会压力影响,中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睡眠习惯和质量普遍存在问题,表现为多数人睡眠较晚,且每日总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中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还存在以车代步、长时间使用电脑等静#坐生活方式,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致使超重、体质指数异常等情况发生。中青年知识分子慢性病患病率呈现逐步增高的趋势,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成为目前对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的最大威胁,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知识分子死亡的主要原因。
李敏认为,有些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意识不强,长期不体检,即便体检发现问题,也不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预防和改善。甚至有的医务人员也吸烟、过量喝酒。这表明,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管理的关键是健康理念问题。
要像管理国有资产一样高度重视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
对健康而言,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
除了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压力导致慢性病外,中青年知识分子个人和工作单位受工作环境和健康观念的影响,对健康管理的忽视也是导致中青年知识分子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知识分子对健康管理普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些中青年知识分子自恃目前健康或年富力强,忽视了对自己健康的管理。”李星明指出,一些单位由于认识上的缺陷和投入不够,致使目前健康管理仅仅停留在健康体检层次,而对于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缺乏主动、持续系统的管理。在很多单位,对大型仪器都能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整修,但对知识分子的健康管理,却存在“只管使用、不管投资;只管施压,不问健康”的问题。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健康状况及管理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充分认识加强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做好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医疗保健工作, 这为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管理事业指明了方向。
李星明建议,各级科研机构要像管理国有资产一样高度重视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将其健康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采取强有力措施把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问题的监测、管理纳入单位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在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健康随访、风险干预和转诊预约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卫生 ¥部门进一步开展此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有效的知识分子健康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模式,真正地把“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口号落到实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7日第393期 作者:马献忠 )
慢性病已经受到非常大的重视,人们则需要解放思想,做到健康管理,对于慢性疾病的有效干预。国际营养师俱乐部联合世纪英才营养集团研究一套“健康管理观念转变教育体系”,使“健康管理产业化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变过程”。从培养健康管理师和公共营养师的知识层面,转变成为技能为选,服务提升的方向,为服务更多的慢病人群而提供专业的实操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