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2 23:16:39

曾子墨&妈妈——有独立才有发言权(转载)

<p> <font color="#171793"> 曾子墨的妈妈曾是人人羡慕的“赵家二小姐”,但也因为“国民党后代”的身份在</font><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beauty/beauty_3_10.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171793">运动</font></a><font color="#171793">中遭受过许多磨难,现在,她是人民大学研究台湾文学的专家;曾子墨是曾家三姐弟中的小妹,她是摩根斯坦利“不惜代价一定要聘用”的精英,又在凤凰卫视开创了“曾子墨时代”。很顺的子墨和经历过很多磨难的曾妈妈,她们如何看待彼此的人生?有哪一种信念,无论顺境逆境,她们都不曾放弃?</font>
        </p><br/><p>  对于妈妈来说,曾子墨的出生,几乎可以算是一场意外。 </p><p>  那一年,曾家已经有了一儿一女,而子墨的父母,两位本该在大学校园内著书育人的学者,此时却被“发配”在干校劳动,前途一片茫然。因此,当曾妈妈发现自己有了曾家的第三个孩子时,她的决定是:拿掉它。她请干校的一位老师陪同,去了当地的医务室。“我都已经坐上手术台了,忽然一转头,看见旁边摆着的手术刀上落满了苍蝇。当时我就想,算了,不做了,这要是做了,还不知道有什么后果呢。”曾妈妈回忆道,“后来我身边的朋友都开<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life/life.shtml" target="_blank">玩</a>笑,说子墨应该有个小名,叫多多,是多出来的孩子。” </p><p>  谁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多”出来的孩子,在20多年以后,会让摩根斯坦利以苛刻出名的经理们写下“不惜代价、一定要聘用”的评语,更在加盟凤凰卫视之后,以知性和感性赢得了千万观众的喜爱。有人说,凤凰卫视在吴小莉、陈鲁豫之后,已经进入了“曾子墨时代”。 </p>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3 02:16:56

&nbsp;&nbsp;&nbsp; 母亲节快乐~~!!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2 23:17:42

<strong><font color="#ff0099"> 母亲的人生</font></strong>
        <p>  在曾家,子墨的昵称是“小妹”,因为比兄姐小10岁,小妹在家很受宠: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紧着小妹。曾妈妈记得,在曾子墨上小学前,家里的条件还不好,子墨总是穿哥哥姐姐留下来的旧衣服,许多地方都已经磨出了窟窿,爱美的曾妈妈就想尽办法,在破的地方钉上漂亮的扣子、绣上一朵梅花、或者用绿色的丝线缝几片树叶。“大家都说小妹穿得真漂亮,可不知道我为补这些补丁熬了多少个晚上。”曾妈妈说。 </p><p>  今天,穿着Armani<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套装</a>、戴着梵克雅宝钻戒的曾子墨,已经不记得<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裤</a>腿上梅花形状的补丁,倒是对姐姐从动物园给她买的红色<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裙子</a>记忆犹新。“我妈这几年特别喜欢忆苦思甜,老回忆她小时候那些事儿。她这一辈子,受的磨难确实挺多的,经历过那么多战争那么多运动,家庭都是破碎的,亲人都是分开的,多少年都见不着面。” </p><p>  子墨在她的新书中写道:“我妈妈出生在一个国民党高官的家庭,少年时代,她是人人羡慕的‘赵家二小姐’,七八岁的年纪,她就跟着大人、坐着军用专机在不同城市间飞来飞去,刚过10岁,长辈的副官就手把手教她开吉普车。文革中,妈妈‘国民党后代’的身份为她带来了巨大的磨难,红卫兵把10个毛主席像章硬生生地用别针别在她的10个手指上,扎得双手献血淋漓。” </p><p>  我问子墨:“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像你妈妈一样有一个起伏跌宕、惊心动魄的人生?还是顺顺利利、平安是福?” </p><p>  她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我得承认我是一个特别顺的人,没法去想怎么选择,上天安排给我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我今天说为了体验和丰富而去要一个波折的人生的话,我就太辜负老天对我的恩赐了。不过我特别爱看《血色浪漫》和《梦开始的地方》那类的电视剧和小说,喜欢看他们那代人的<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life/life.shtml" target="_blank">生活</a>。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就在那里面寻找一些丰富多彩的变化。” </p>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2 23:18:12

<strong><font color="#ff0099"> 女人一定要独立</font></strong>
        <p>  子墨语速很快,两三句话就能把一件事情说完,是典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风格</a>;曾妈妈说话很慢,每句话都要想一下,字斟句酌,让我想起老电影里深沉的旁白。很顺的子墨和经历过很多磨难的曾妈妈,在一件事上有着高度的统一:女人一定要独立。 </p><p>  “独立就是你要对社会有用。人家觉得你的存在有价值,才会尊重你,你说的话人家才会真正去听,<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包</a>括在家里。”曾妈妈说,她对于独立思想的最初感悟,来自于自己的母亲,“我妈妈是一个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她在家里就很受气。所以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读书、要长本事、要自己独立。独立了,才有发言权。” </p><p>  学英语,是曾家三个孩子少年时代最重要的功课。当时刚刚从干校返回、开始在大学教书的曾家父母,为此不得不节衣缩食。曾妈妈至今还记得,子墨上初一时,家里给她请了两位家教,一对一地教她英语,每周两小时,每小时5块钱。当时,子墨父母的全部月收入是150元人民币。就这样,曾家三兄妹一个接一个,全都去了美国。 </p><p>  “我和她爸爸当时的想法特别坚定,就是要让他们都出去看看,出去学本事,去找一条生存发展的道路,找一个自己独立掌握命运的机会。”曾妈妈说。 </p><p>  “这和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子墨说,“当年在国内,你不太能看清前面的道路。如果是现在的环境,估计他们的想法又会不一样了。不过对我来说,最关键的是出国让我开拓了视野。我觉得,如果有条件,每个人都应该走遍世界。” </p><p>  现在,走遍世界的子墨又回到了北京<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25.htm" target="_blank"><img alt="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 src="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 border="0"/></a>,她把家安在这里,工作之余就和父母一起聊聊天,看看她主持的节目,然后一起讨论哪些是进步,哪些还需要努力。每一年,子墨都会抽出一两个星期,陪父母去国外转一圈,<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life/list_3_12.htm" target="_blank">旅游</a>,放松,让他们看一看年轻时错过的世界。 </p><p>  “我有时候想,我妈现在也许有点后悔了。”子墨偷偷笑着对我说,“哥哥姐姐都在国外,家里没人了,就我一个算是回来了,可为了工作又得天天在外面跑。”这次采访之前,子墨刚刚从欧洲出差回来,而采访之后的第二天,她又要去日本,一去就是三个星期。 </p><p>  时间流过了30多年,子墨仍然认同母亲的独立观,只不过,对于什么是独立,她有了自己这一代的看法:“我妈妈说的独立其实是指经济上的独立,我的独立更多的是人格上的独立。现在的女人可以选择,我愿意做全职太太还是工作女性。事实上我的许多朋友都是全职太太,但老公的工作她们也在参与、筹划、帮忙。只要你不是每天都围着另外一个人转,他说什么都是对的,而是保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意见,我觉得就是独立。而且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个我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的、亲近的母亲,可能比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企业家式的母亲更重要。” </p><p>  “那么,你有一天会放弃工作、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全职太太吗?” </p><p>  “啊,我可能还是不行。”子墨笑起来,“我觉得我肯定还是得做一件事,无论这件事是什么、能挣多少钱,肯定得有那么一件我喜欢的、有意思的事去做。” </p>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2 23:18:50

<strong><font color="#ff0099"> 同志式母女关系</font></strong>
        <p>  无话不说,是曾家人最大的特点。子墨的父母结婚47年了,仍然有说不完的话。“昨天下午我们一起去看了一个住在北京的台湾朋友,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就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天,聊着聊着一看表,他说哎呀不要再说了,再说我们今天晚上就干不了事了。因为他要写东西,我要校对稿子。”曾妈妈说。母女之间亦是如此,妈妈在工作上的开心、困难、家庭关系上的隐私都会一股脑儿地讲给女儿听,反过来,女儿有什么也不瞒着妈妈。曾妈妈管这个叫做“同志式的母女关系”。 </p><p>  子墨哈哈大笑:“这就是典型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的说法。我今年春节带我爸妈去伦敦玩,到伦敦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马克思的墓在伦敦郊外,我妈就说马克思的墓在伦敦,她要去看。你想,那些旅游的书,什么《Lonely Planet》之类的肯定没有介绍,我又跑到在酒<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店</a>去问,人家都不知道在哪儿,因为这不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旅游的地方。最后我就上网去查,才查出那地方在哪儿。最后也没去成,时间实在是安排不开了。她们那代人跟我们的想法挺不一样的。” </p><p>  拍照的时候,子墨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串卡地亚的珍珠项链给母亲戴上,颗颗珍珠大如龙眼,衬在<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黑</a>色的<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衬衫</a>上,宝光流转。我问她:“你买这些<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奢侈品</a>,也会告诉妈妈吗?”“会啊。”子墨轻松地说,“我这次在伦敦,买包、买<a class="blue" href="http://lady.qq.com/style/dress.shtml" target="_blank">鞋</a>他们都陪着我,花多少钱,他们都知道。我也给他们买,可是他们不要。”“他们会不会说‘这太贵了’?”“他们从来不会说这个东西太贵了你别给自己买,他们只会说这个东西太贵了我别给他们买。我快10万块钱一个包,他们都知道,他们顶多会说,哎呀你怎么又买了一个包,你都有那么多包了怎么能再买一个?这是我妈,我爸连这话都不说。我爸的理论是人应该能挣会花。” </p><p>  “子墨现在学会报喜不报忧了。”曾妈妈“抱怨”说,“我是看她的书才知道,有一次她在香港<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htm" target="_blank"><img alt="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 src="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 border="0"/></a>和胡一虎主持节目,她晕过去了,低血糖,这个她都不告诉我。” </p><p>  “我觉得没必要跟她说啊。”子墨笑笑,“我也不觉得这些事有什么‘忧’。老人嘛,就是容易担心,可能我们觉得特别平常的事,他们就会特别担心。所以就不用跟他们说这些了,省得他们操心。但是就我自己来说的话,我没有觉得这些有什么特别不容易的。我们那儿好多主持人都晕倒过,我觉得挺正常的。” </p><p>  看子墨的书,曾妈妈有两个读后感:一是第一次了解到子墨的风光后面原来有那么多的辛苦,二是感叹,原来小妹的文笔也这么好。 </p><p>  “因为过去老大写了一些东西在报纸上登,我就觉得姐姐的文笔相当好,没有想到妹妹的文笔也那么好。她爸爸一看就说,呀,本来我们家五个人,这个写作的文字表达能力,她爸爸一直以为他是第一,然后我是第二,她姐姐第三,曾子墨是第四,她哥哥最糟糕,是最后。后来呢,我就降到第三啦,她姐姐就提高了嘛。这一次,他怎么说呢,他说我还是第一吧,曾子墨和她姐姐应该并列第二,他说你现在是倒数第二了。我说我很高兴啊,倒数第二也很高兴。” </p><p>  子墨为自己的新书起了许多名字,她最喜欢的是“随风”,但在出版前的最后一刻,这个名字被出版社否决了。眼看着新书就要发厂印刷了,却还没有名字,子墨打电话给母亲求助。“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打电话给子墨说,叫《墨迹》吧。”曾妈妈说,“‘墨’是你的名字,迹有足迹的意思,是你走过的路。” </p><p>  后来,子墨告诉我,这个名字其实她很早以前就想到过,只不过没和妈妈说,谁知妈妈后来也想到了。“这个,可能就是母女吧!”</p>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07-5-13 22:25:11

金钱独立到人格独立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3 22:51:56

&nbsp; 红色晚礼服好漂亮哦~

阳光。爱 发表于 2007-5-13 02:34:01

<p>&nbsp; 一个关于母亲和女儿的故事。。</p><p>&nbsp; 最大的博爱就是妈妈的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子墨&妈妈——有独立才有发言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