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本帖最后由 冰瑜成峰 于 2012-4-12 16:18 编辑今天“空间”里的“热点话题”谈到童年的游戏,童年的游戏实在太多太多了,看到帖子里面的描述,心里蹦着乐。回忆围绕我们一家人,还有小学的那些同学们。 我们的小学校园是由红墙青瓦盖成,学校四周的小树苗是班里的同学们各自从山上挖了栽上去的,操场中间唯一珍贵的一颗桂花树只有50cm高,枯瘦枯瘦的,周围用石头和泥土磊上大大的一圈。学校的大铃铛是权利代表,同学们一切行动都得听它指挥,它的执行代表是老师。有时候,也有不怕死的同学想去过把瘾,试试这铃铛到底有多厉害。后果是跑操场,站着上课,“体罚”的项目也是应有尽有。下课铃声响,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往操场上奔,男同学有的骑马打仗,斗鸡,要么就是和女生们抓石子,玩跳房子。抓石子和跳房子都是我的强项,可是也免不了被爸爸责怪。学校的地是粗糙的水泥面,手在地上抓过石子后满手是灰,手指还起倒立刺,而房子跳多了鞋前面就会穿洞。跳绳的技术一般,最不会玩的就是呼啦圈。我们还会去做义务帮学校挑水,两个同学一起抬,路不好走,结果满满的一担水就这样被洒出一大半,后来想了个办法,往水面上放一片大树叶,水就不容易洒出来啦。 弟弟最爱玩的就是打板,板的制作原料是书,他就瞄准我用过的旧书。无论上学还是放学路上,他总爱缠着他的同伴打,而我每天还得领着他上学放学,那时候还真气人,他的成绩学的是一塌糊涂。有一次被爸爸逮到他撕我的课本,挨了一大顿打。那时候的课本很珍贵,交了学费才能领到新书。发的新书,觉得味道很好闻,我还一本本的给它包上书皮,同学们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响彻山谷。星期六上午上学,下午和周天放假。放假了邀上同伴爱去家后面树林里“过家家”,树叶当做钱,瓦片当碗,土粒当米饭。有一次夏天玩“过家家”,弟弟打着赤脚,被树桩把脚戳开了,流了好多血,我回去被骂的好惨。小学自然课是我们的大爱,我学着折纸风车,折好了给弟弟玩,纸风车必须跑才会转起来。家门口爸爸生了一堆火(是暗火),弟弟只顾跑了,双脚就踏进去了,一会就说脚痛,我也没在意,晚上洗澡,脚起了大泡,我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奶奶家备有老黄瓜水,说是可以治烫伤。那时候我们挨了不少打骂,当时哭一会,恨一会就过去了。 小学的时候有放农忙假,放假了帮家里收麦子,农历三四月份的天气,阳光明媚,春夏交替,绿树成荫,田间随处听得见布谷鸟的叫声。收完麦子去田间的石头缝里“翻蜈蚣”,大条的可以卖5-8毛,我很怕那个东西,但是在同学面前又不想显的那么胆小,有一次好不容易在石头缝里翻出一条大的,它的那个爪子好多。我就拿着火钳使劲拧它那个会咬人的毒夹子,结果连头都给拧掉了。我们还会去小河沟里“拾虾子”。用妈妈沥过米的筲箕里面装块石头,放在小虾们出没的地方,逮着机会就立刻把筲箕抽出来,里面的小虾米们活蹦乱跳来。…… 童年的回忆里装满快乐,虽时隔久远,有些事情今天想起来仍记忆犹新,现在我们为了工作,生活,房子在奋斗。有委屈,有泪水,有不平,有失意,有孤独。曾经的那些快乐可以暂时的抚平现在的创伤,体味那远去真正的快乐。 雨天下班,马路两边的树坑里有积水,一个男孩和女孩在玩水,专心致志的用玩具一瓢瓢的把水从树坑里舀出来。我终于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
我们那个年代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童年的生活确实是快乐的,不像现在的孩子,除了动画片和网络游戏,基本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很真实,很感动,写得不错哦~~ 点靓 发表于 2012-4-14 1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真实,很感动,写得不错哦~~
呵呵,谢谢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