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3|回复: 2

[心情] 打工十年 谢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5 22: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打工十年 谢亮 一转眼,南下打工已有十年之久了。 在今年春节团聚时,兄弟姐妹一致决定在正月初十给老爸过60大寿。随着晚间陪寿星后烟花鞭炮的燃尽,在所拍摄的照片描述中,我写道:烟花绚丽灿烂之后,是深深的寂寞! 近几年来,村里各种喜庆之事越来越多,从农历腊月二十返乡回家开始,直到新年正月十五,所有我们这些长年在外打工的人,回家后就是不停的走亲访友,参加各种各样名目众多的酒席。表达村民们朴实的喜悦之情已经淡化,而各种宴请越来越成为个人敛财的借口,并且铺张浪费甚多,打工一年寄回家的钱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消耗在日益增加的人情往来上,这已经成为村民们新的负担。勤俭持家的观点开始向奢侈化转变,攀比之风日盛。“今朝有酒今朝醉”,村民们在儿女难得回家一次的自我安慰中,一次又一次耗尽自己的力量。而把钱省下来用在生产性投资上的越来越少。 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进城打工去了,导致原本在村民之间熟人的社会体系已瓦解。小的时候,在农忙季节,都是你家帮我家·我家帮他家,其乐融融,没有计较金钱,没有计较吃喝,而现在,在农忙时节出高价钱也难得找到一个人帮忙,一句“他家的孩子在外面挣大钱”就回绝了,多么冷漠!以前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农村意境完全消失。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人口结构的失调,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难以保证。“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没有了青壮年的勃勃生机,基层组织如何建设?我们村有2137人,其中党员43人,难以置信的是,最年轻的党员有56岁了,大的有77岁,组织开一次会议,没有准备一包好烟和一餐酒饭,是没有人来参加的。在春节期间,老支书感慨的对我说。 随着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农村的自然防护能力不可避免的减弱。近几年来农村地区的治安案件明显增加。来自4月18日《新京报》的消息,安徽临泉县警方调查,当地一名村民在接近17年的时间里,强奸妇女116人,(38人未遂),多数还实施了抢劫。抢劫91起,金额32549元,盗窃23起,金额32945元,犯罪嫌疑人戴庆成实施犯罪目标明确:家中无青壮年男子的留守妇女。2010年12月1日,安徽省阜阳市中级法院判处其死刑。 武汉大学社会学家周云清教授指出,留守村落青壮年保护力量的缺失,无疑是犯罪分子肆无忌惮的一大原因。主要的佐证就是春节打工的人返乡回家时,农村犯罪明显减少甚至绝迹。往日的农村不再宁静,留守者提心吊胆的生活和春节期间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谁是家庭的守护神?谁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谁是指导农民致富的帮手?谁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坚力量?谁是家乡建设的先锋?是我们,是我们在外打工的青年,打工十年,是时候回家喽,家乡也需要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23: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有逃离北上广吗? 可是很多人又回到了北上广,离家太久,早已反认他乡是故乡! 无处安放的青春,无法排解的孤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5 15: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真理性!农村现在看起来比以前风光多了,但多了许多不应该多的东西!用一句网络词语就是:悲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7 1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