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居士 发表于 2008-5-4 14:33:10

<p><br/></p><p>开始登山不到40分钟天已暗下来,接着就是狂风大作了,在这里我们走了好多不该走的路,当然出去登山徒步也就是为了徒步登山的,只是我们把我们的路线延长而已,彼此也没有什么怨言了。<br/></p><p>穿越丛林开始了<br/></p><p>我们不再乎目的地,在乎的是过程,更在乎的是走这个过程我们的心情和感觉。<br/><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1:48:08编辑过]

春生居士 发表于 2008-5-4 14:34:01

<br/>我们的露营地---池塘边,农户旁,樱桃树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1:49:32编辑过]

湘西寻梦 发表于 2008-5-4 14:39:56

<p>&nbsp; 就在这些帐篷里我们经历着:最开始是天上有星星,接着狂风,暴风雨,闪电交加,我们的帐篷也经历一次全面的检查,风停了,雨也停了,紧接着是蛙声一片,最让每个队员难以忘怀的是,让我们彻夜未眠的连续狗叫。</p><p>&nbsp; 第二天我们看见了这条狗---三条腿,还听了这条狗的一个故事,才免去了我们对它的怨恨。</p><p>&nbsp; 狗的主人叙述---狗的故事:</p><p>&nbsp; 原来狗是专门招呼羊群的,山上有野猪。在山顶附近有很久以前很多非法猎人放的夹子,据说是用来逮野猪的--(现在野猪也是保护动物)狗去树林中赶野猪结果给夹注住了,那条狗用了很长时间挣脱了夹子(多长不清楚),只知道在狗失踪33天以后,狗在主人已经失去信心后惊奇的回家了,当时狗的腿上拖着夹子,那条腿的骨头已全部露在了外面,他看见了主人只摇尾巴,很高兴的样子,可主人却落泪了。主人当即就帮它取下夹子,没有过几天那条狗的一条腿就彻底的失去了。主人让它至今还招呼着羊群,他没有去养另外一只狗。一个接近80岁的老人讲的动人真是的故事。</p><p>&nbsp; 原来狗在房前有一个自己的家(主人用石头垒成),是我们在狗的睡觉的地方搭起了帐篷,打扰了它正常的生活,原来是我们让这个地方,这个晚上,变得不再宁静。</p><p>&nbsp; 我们有时为了追求自己的宁静,却正在打扰着别人的宁静。。。。。。</p><p><br/><br/><br/></p><p>偶尔走光也是可以的<br/></p><p>谁在偷吃农家的樱桃--主动给农户给钱。<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1:53:19编辑过]

湘西寻梦 发表于 2008-5-4 14:42:27

<p></p><p>第二天早起,樱桃树上不见樱桃。<br/></p><p>暴雨留下的痕迹<br/></p><p>披着雨衣打着伞摸索上山<br/></p><p>雨中登顶鸡笼观<br/></p><p>GPS最后显示到了529m<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2:16:31编辑过]

湘西寻梦 发表于 2008-5-4 14:44:26

<p></p><p>山顶是野猪或者是采药人留下的印记<br/></p><p>山顶树林茂密,视野不太开阔。<br/></p><p>山顶途中我们看见好多的马陆(回家在网上搜索才知道)</p><p>马陆,也叫千足虫。无毒,对人体无害。是属于害虫。详细资料如下:</p><div class="box2"><span class="Tit">马陆</span>
                <div class="kind f14"><strong><font color="#999999">开放分类:</font></strong>
                        <a href="http://baike.baidu.com/w?ct=17&amp;lm=0&amp;tn=baiduWikiSearch&amp;pn=0&amp;rn=10&amp;submit=search&amp;word=tag:%C9%FA%CE%EF&amp;tagfromview" target="_blank">生物</a>、<a href="http://baike.baidu.com/w?ct=17&amp;lm=0&amp;tn=baiduWikiSearch&amp;pn=0&amp;rn=10&amp;submit=search&amp;word=tag:%C0%A5%B3%E6&amp;tagfromview" target="_blank">昆虫</a>、<a href="http://baike.baidu.com/w?ct=17&amp;lm=0&amp;tn=baiduWikiSearch&amp;pn=0&amp;rn=10&amp;submit=search&amp;word=tag:%D7%D4%C8%BB&amp;tagfromview" target="_blank">自然</a>、<a href="http://baike.baidu.com/w?ct=17&amp;lm=0&amp;tn=baiduWikiSearch&amp;pn=0&amp;rn=10&amp;submit=search&amp;word=tag:%C9%FA%CE%EF%D1%A7&amp;tagfromview" target="_blank">生物学</a>、<a href="http://baike.baidu.com/w?ct=17&amp;lm=0&amp;tn=baiduWikiSearch&amp;pn=0&amp;rn=10&amp;submit=search&amp;word=tag:%B6%AF%CE%EF&amp;tagfromview" target="_blank">动物</a><br/></div></div><p><table class="htb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div class="box2 p14"><a href="http://baike.baidu.com/pic/12/11893408140363452.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alt="" hspace="5" src="http://baike.baidu.com/pic/12/11893408140363452_small.jpg" align="right" vspace="5" border="0"/></a> 马陆,也叫<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8101.htm" target="_blank">千足虫</a>。详细资料如下: <br/><br/>马陆隶属<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89922.htm" target="_blank">节肢动物门</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45300.htm" target="_blank">多足纲</a>倍足亚纲。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br/><br/><b>生物学特性</b>
                                                        <br/><br/>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动危害。马陆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原活动。马陆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茎、嫩叶。马陆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粘性物质,每头可产卵300粒左右。在适宜温度下,卵经20天左右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马陆1年繁殖1次,寿命可达1年以上。 <br/><br/>马陆(maln)(Prospirobolus)无脊椎动物,多足纲,倍足亚纲,山蛩虫科。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躯干部能区分出短的胸部前4节和长的腹部。体长圆而稍扁,由25~100多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小颚1对。眼为聚眼。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从发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气孔,是由于2个体节愈合的结果。昼伏夜出,多栖息潮湿耕地、或枯枝落叶堆、瓦砾、石堆下,行动缓慢,常成群游行。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农作物。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我国各地多有分布。 <br/><br/>马陆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在IlIHJLIh~ 厦,马陆摄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据初步估算,马陆对 落物的分解量约占请地区年平均啁落物量的0 21 马陆对同一种、不同腐解程度的叶片摄食量不同,对半分解凋落物的摄食量大于对未分解凋落物的摄食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马陆的生意效率l小同,其同化效率随温度爿高而降低.而粪便串卿I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在不同林型下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通常,阔叶林&amp;gt;针阔叶混交林&amp;gt;针叶林 在土壤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马陆的个体数量季节变化明显,以夏末最多,冬末最少。 <br/><br/>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重要的分解者,马陆是土壤动物中的常见类群,主要以凋落物、朽木等植物残体为食,是生态系统物质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对大型土壤动物的饲养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 ’ ,但对马陆所作的研究在国内尚束见到;通过对马陆的生态分布鼓摄食量等的研究,探讨并揭示r该类群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分解过程中的功能. <br/><br/><b>马陆的生态分布</b>
                                                        <br/><br/>对帽儿Ill~~态实验站的5个林型的调查结果如图1~ 图3所示。分析表明.① 马陆在不同林地上分布有差异,其个体数量排序为:硬阔叶林(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amp;gt;蒙古栎林&amp;gt;桦树林&amp;gt;红松阔叶混交林&amp;gt;红松纯林。由以上结果不难看出,马陆的个体数量分布.阔叶林&amp;gt; 针闻Ⅱf混交林&amp;gt; 针叶林。② 马陆数量在土壤中的垂直变化明显。在两落物层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由表层向下锐减。两落物层、0~5、 5~ 10、l0~】5cm 土层各层中·马陆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50 、32.7 、10.9 6 4 !③ 马陆个体数量年内变化明晶;夏末最多一冬束最少。其中,6- 1O月5个月的个体数量占全年总个体数量的79.2 。 <br/><br/><b>马陆的摄食选择与摄食量</b>
                                                        <br/><br/>4组马陆的摄食结果如表1所示 第l组喂未分解的桦树叶和蒙古栎叶、实验中平均每克体重乌陆对未分解的蒙古栎叶与拌树叶的摄食量及所摄取的能量值分别为9. 1mg,g·d、1 57X 1 0 J悝.fI和10 1 mg <br/><br/>g‘d、189× 10 J嵋’d,即对桦树叶的摄食量厦获取的能量值均高于蒙古栎叶。第二组喂的是蒙古栎叶和桦树叶的半分解叶片一叶片均已破损并有霉斑菌丝等+叶片质地较新叶片变薄变脆。喂养lod后平均每克体重‘ 陆摄食蒙古栎叶片16-9 mg/g‘d一其能值为283&amp;gt;:10 J/g·d,摄食桦树叶15. 4 ng,g.d.其能值为273×10 J/g’d,即马陆对蒙古栎 f的摄食量及获取的能量多于桦树叶。第3、 第4组分别喂以来分解和半分解的桦树叶和蒙古栎叶。不同分解程度两落物的摄食实验表明,马陆对半分解桦树叶的摄禽占59. 6 ,对未分解桦讨叶的摄食占40—4 。马陆对半分解的蒙古栎叶摄食占62. 1 ,对未分解的蒙古栎叶摄食占。 <br/><br/>马陆个体数量,水平分布阔叶林&amp;gt; 针阔混交林&amp;gt;针叶林,垂直分布由表层向下锐减.年变化夏束最多. <br/><br/>冬束最少;马陆的摄食量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加.就同一种捅藩物而言,其摄食量半分解的&amp;gt;末分解的;马陆的同化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粪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马陆与环境土壤及凋落物中微量元素之间无明显相关,但马陆体内sr、V、Ba、zu的古量较高;马陆对凋落物的分解量约占年凋落物平均l门还量的0.21 。<br/><br/>千足虫又称马陆,是一种陆生节肢动物。它体形呈圆筒形或长扁形,分成头和躯干两部分,头上长有一对粗短的触角;躯干由许多体节构成,多的可达几百节。除去第一节无足和第2—4节是每节一对足外,其余每节有两对足,所以足很多。在北美巴拿马山谷里有一种大马陆,全身有175节,加起来共有690只足,可以说是世界上足最多的节肢动物了。<br/><br/>千足虫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这么多足的。初生的幼虫只有7 节,蜕皮一次增至11节,有7对足;二次蜕皮后增至15节,有15对足;经过几次变态发育后,体节逐渐增多,足也就随之增加。<br/><br/>当然,其他还有许多种类的千足虫。有的身体较小,才2毫米长;和大马陆相比,它们的足少得多。<br/><br/>千足虫行走时左右两侧足同时行动,前后足依次前进,密接成波浪式运动,很有节奏。不过,它虽然足很多,但行动却很迟缓。<br/><br/>千足虫平时喜欢成群活动,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枯枝落叶堆中或瓦砾石块下。专吃落叶、腐殖质;也有少数种类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农业上的害虫。<br/><br/>千足虫虽然无毒颚,不会螫人,但它也有防御的武器和本领。当它一受触动就会立即蜷缩成一团,静止不动,或顺势滚到别处,等危险过了才慢慢伸展开来爬走。千足虫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气味难闻,使得家禽和鸟类都不敢啄它。 <br/></div></td></tr></tbody></table>&nbsp;<br/><br/></p><p>原鸡笼观道观遗址废墟<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9:28:55编辑过]

三藏 发表于 2008-5-4 15:22:09

<p>潇洒~~哈哈~</p>

阳光。爱 发表于 2008-5-4 15:59:29

勇敢快乐的探路者们!

中天熊 发表于 2008-5-4 16:26:33

好过褮啊!

偶尔の不帥 发表于 2008-5-4 16:32:06

我就是那个戴帽子的小朋友.好累啊!我下次绝对还去,建议张叔叔下次把他女儿带上!爱春叔叔把陈冲带上!<img alt="" src="http://www.songziren.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3.gif" style="MARGIN: 6px; CURSOR: pointer;"/>

szr001 发表于 2008-5-4 17:46:05

<p>登顶没有啊,砖头那儿是山顶吗?狗的故事很感人</p>

寻梦湘西 发表于 2008-5-4 18:04:0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zr001</i>在2008-5-4 17:46:05的发言:</b><br/><p>登顶没有啊,砖头那儿是山顶吗?狗的故事很感人</p></div><p>多谢关注。狗的故事是真实的。</p><p>我的GPS显示到海拔529米,地图指示531米,听人说山顶原来是有一个道观,就此判定我们登上了山顶。</p>

小哥涛涛 发表于 2008-5-5 09:00:43

不错,等 我的姑娘大点了我就会参加的!!!

寻梦湘西 发表于 2008-5-5 13:42:1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本草纲目</i>在2008-5-5 13:24:27的发言:</b><br/>揭开起龙山神秘的面纱,沿着传说中陡峭的石阶登顶,站在古鸡笼观遗址极目远眺:唯见茫茫丛林和灰蒙蒙的雨雾。</div><p></p><p>你是难得上网的,下次上山去烧烤千足虫(马陆)吧</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3:46:00编辑过]

一步天涯 发表于 2008-5-5 16:27:57

很遗憾的是这次没有登顶。不过,体验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雨中登山。别有一番情调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6:28:25编辑过]

三藏 发表于 2008-5-5 18:01:02

<p>下次回家再和大家一起爬山~!!</p><p>条件允许的话自己探路,自己做饭之类的就更好玩了~~~</p><p>烤毛虫应该很不错,有机会要44~</p>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探路者●户外一族风雨露营鸡笼观(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