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08:05

汉字大观

汉字大观      在塘沽海河边有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这就是“汉字大观”文化墙。近日我有幸游览了“汉字大观”,感受到了滨海新区浓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墙原为海河防洪墙,为了使滨海新区居民获得更多的亲水空间,政府从2004年开始策划兴建,到2005年1月19日“文化墙”正式开放,仅用了10个月,这面墙便呈现在滨海新区人民的面前。文化墙设计共为八个部分,分别为“汉字源流”、“字里乾坤”、“文海泛舟”、“商灯射虎”、“联苑撷英”、“奇诗共赏”、“名言警句”、“名人手笔”。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东起海河外滩西侧,西至河滨公园博物馆的海河防洪墙,全长1285米,包括了前三个组成部分:“汉字源流”、“字里乾坤”、“文海泛舟”。 在参观期间,我拍摄了几百幅图片,现分多帖附上,与网友共享。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11:02

    文化墙由东向西展开,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首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汉字大观”这四个端庄雄伟的楷体大字,集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帖》,每个字2米见方,既结构严密,大气磅礴,又稳妥规范,秀媚多姿。依次八个部分洋洋洒洒地介绍了汉字文化和汉语言文学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15:29

               “汉字源流”




“汉字源流”介绍汉字由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进脉络的文字发展史。汉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23:38

“汉字源流”介绍汉字由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进脉络的文字发展史。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28:53

“汉字源流”介绍汉字由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进脉络的文字发展史。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32:09

“汉字源流”介绍汉字由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进脉络的文字发展史。




Linux 发表于 2008-11-20 12:32:38

要带孩子多去这种地方看看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35:32

在“汉字源流”部分里,有一幅长达40米的怀素《自叙帖》,业内人士评此帖“字能上下连属,行间笔不连而意连,大气磅礴而章法全备”。据介绍,要将这样一幅作品在石料上呈现出来其实相当不易。为了将书法作品中的“枯笔”展现出来,制作人必须事先请书法家将墨色的深浅标注出来,再由工匠严格按照标记雕刻制作。对于石料的选用,文化墙也相当讲究。《自叙贴》的石料便是选用了西柏坡的“柏坡黄”,因其颜色和原作宣纸的颜色非常接近。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42:37

“汉字源流”,介绍了汉字从远古的陶刻符号和图画发展到象形文字以及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向楷书演化的进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大篆、小篆、隶书、草书一直到楷书……使市民和游人直观地了解汉字发展之轨迹,并欣赏到从先秦到近代历代书法大家的手笔。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43:58

“汉字源流”,介绍了汉字从远古的陶刻符号和图画发展到象形文字以及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向楷书演化的进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大篆、小篆、隶书、草书一直到楷书……使市民和游人直观地了解汉字发展之轨迹,并欣赏到从先秦到近代历代书法大家的手笔。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45:40

“汉字源流”,介绍了汉字从远古的陶刻符号和图画发展到象形文字以及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向楷书演化的进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大篆、小篆、隶书、草书一直到楷书……使市民和游人直观地了解汉字发展之轨迹,并欣赏到从先秦到近代历代书法大家的手笔。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47:32

“汉字源流”,介绍了汉字从远古的陶刻符号和图画发展到象形文字以及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向楷书演化的进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大篆、小篆、隶书、草书一直到楷书……使市民和游人直观地了解汉字发展之轨迹,并欣赏到从先秦到近代历代书法大家的手笔。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2:52:45

“汉字源流”,介绍了汉字从远古的陶刻符号和图画发展到象形文字以及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向楷书演化的进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大篆、小篆、隶书、草书一直到楷书……使市民和游人直观地了解汉字发展之轨迹,并欣赏到从先秦到近代历代书法大家的手笔。


szshkq 发表于 2008-11-20 13:14:02

“汉字源流”,介绍了汉字从远古的陶刻符号和图画发展到象形文字以及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向楷书演化的进程,从甲骨文、金文、石鼓大篆、小篆、隶书、草书一直到楷书……

旅鼠 发表于 2008-11-20 14:14:04

创意不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汉字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