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家族
周末,秀一下我养的金鱼.8 漂亮!!!!我養不來,在我手上總是活不了多久 不错!还是没热带鱼好看! 养了不少啊
0.o···
养过一条带街上3快钱买滴
没几天就翻了! 相关经验,共同学习:
刚买的鱼就死原因有很多,初养鱼者都有死鱼的经历。一般来说,凡是精心饲养,管理得法,饵料新鲜,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注意放养密度,掌握好水温变化,维持水质良好等要令,就能够把金鱼养好的。
以下向您介绍养好金鱼必须注意到的要令,我已很多次告诉过深受金鱼死亡和得病困惑的朋友们,或许以前您也已看过,现再奉上供您参考。
一
养好鱼要先学会买好鱼,怎样挑选健康金鱼
健康的鱼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觅食且争食,游姿自然、悠闲、同其它鱼合群,尾鳍清澈透明、飘逸。沉底、浮头、游动现挣扎状,有外伤、白毛、白点,尾鳍肥厚、浑浊、严重血丝的、眼球浑浊,体色暗淡无光及单身独处的,是病鱼不能购买。
二
金鱼买回家后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鱼儿逐步适应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三
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金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剧改变温度,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甚至购鱼时就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度以内是允许的。
四
不能一次换水过多,
否则水质突然变化过大,会导致水质不适症发生。
水质包括pH值、硬度、余氯、溶氧量、硝酸盐、硫化物、蛋白质及混浊度等。金鱼已适应了在原来的水质中生活,突然改变了水质,金鱼无法适应而得病,甚至突发死亡。所以准备给金鱼换水用的新水,必需先经过一两天的存放,称为晒水。晒水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去水中的除部分氯气,另一个作用主要是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
五
要注意鱼的投放密度。初养者常会见到喜爱的鱼就买,极少顾及缸内究竟能养多少条鱼,就算徵求鱼贩们的意见,以营利为目的他们,能说让你少买吗?以本人经验,最少要保证达到3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如果您的鱼缸容纳了100升水,那么可喂养10厘米的鱼3条,5~6厘米的鱼(其体形比较窄小)可养8条。在较大的空间内金鱼比较活跃,体色较鲜艳。密度过大易导致水中缺氧、水质恶化,导致金鱼生病死亡。
六
怎样投食。以每天一至两次和5至10分钟内吃完为宜。阴雨天少喂食,晚间不喂食。鱼在消化食物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阴雨天、晚间气压较低,溶入水中的氧也就低,如此时喂鱼将可能导致水中严重缺氧而死鱼。死鱼大都发生在晚间,主要原因就是水中严重缺氧。可根据鱼粪的颜色来分辨别金鱼饥饱和消化吸收情况:鱼粪呈绿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鱼体摄食适合,吸收良好。如果鱼粪呈白色,则表明鱼食过饱。
七
饵料一定要清洁。喂饲了不洁鱼食,极易导致鱼病的发生。虽然金鱼最喜欢活食,喂活食的金鱼生长也较快。但活食都生长在污染的水环境中,极易污染病菌,故投放活食要慎重。建议购买由专业公司生产的品牌冷冻新鲜食料,如血红虫、丰年虾等,再辅以豆类及蔬菜,以维持全面的营养。面包虫也是金鱼喜爱的活饵,也可以投喂。
八
要保持水的清洁。金鱼进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气及排出大量废物,都对水产生污染并滋生病菌。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应该安装过滤器,每天还要利用从缸底部抽除排折物和残饵的同时换去十分之一的旧水,特别是夏天一定不能忽视。最好采用带充气设计的过滤,让过滤和充气同时进行,既使水体得以净化又补充了氧气。
九
不能将油脂类带入水中。油污会浮在水面将空气隔绝,使水中的氧得不到补充,会导致金鱼缺氧死亡。投食肉类或手上涂抹过护手霜操作,都会将油脂带入水中,应该仔细避免。
十
最好先从文种金鱼养起。
文种类金鱼觅食能力强、体质较强健、身体较不易受到意外伤害,可先从养文种鱼着手, 哈哈,楼主挺有雅性的 这个鱼炖来味道应该不错 更新了一组图片,
[ 本帖最后由 彬彬有礼 于 2008-12-13 14:53 编辑 ]
那条黑的是不是老换伴啊,
嘿嘿 我前一段时间也做了一口缸:120×55CM 鱼买了几百元。。主要是发财和锦鲤。。水老是浑浊(雾状)鱼也日日有死的。。药一直在买。。也是用上虑(外加氧)。。也有电热。。想送人算了。。可没人要。。郁闷之极 好可爱的金鱼,可惜我现在只能一门心思的养孩子,没工夫养它们,只能看看饱下眼福了. 楼主用滴是麻相机啊,在列种低光线下燥点控制得闷少,不错啊! 原帖由 better1210 于 2008-12-21 09:25 发表 http://www.songziren.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用滴是麻相机啊,在列种低光线下燥点控制得闷少,不错啊!
是吗?你的宝塔照片也不错!我用的是SONY-H10 为什么只有一条黑色的?我以为你最少要养三条啊.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