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马槽 发表于 2008-11-29 13:47:18

扫拍侗寨

高定侗寨(三江县独峒乡)


民族舞蹈


侗族服饰~~头饰






夹马槽 发表于 2008-11-29 14:59:27

三江侗乡牛憋独步古今http://www.8448.org/news/editor/UploadFile/2007122122134190.jpg    http://www.8448.org/news/editor/UploadFile/2007122122120721.jpg到过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人,都会惊奇地发现街上林立着“牛憋”招牌,大泡几多,小泡又几多!其实少数民族并非茹毛饮血,而是崇尚自然。这是日前记者在该县考究得出来的结论。这“牛憋”并非牛粪,实乃牛胃液煮牛全宴。嘿,这侗家“牛憋”独步古今,开创者眼光大胆独到之处不由人不服。     其名“牛憋”,意为牛死后憋在牛胃里的东西。因当地话“憋”又谐音为“粪”的意思,故称“牛粪”,实为商家招徕顾客的噱头。因胃液养胃,对治疗胃病有奇效,“食得牛憋,百事可做”。过去没有专门的“牛憋店”,这道菜是侗族人民过年过节,招待贵宾的上等好料子。其原材料难得,一头牛就这么点胃液,不是贵宾还吃不上呢。
    我遂翻开《柳州方言词典》查证: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容南土风》中写到:“既饱,即以盐酪(即醋)姜桂调齑而啜之,——齑是牛肠胃中已化草,名曰圣齑——腹遂不胀”。
    吃龌龊,肥糯糯,好奇心驱使下,我也当起 “通吃教教主”,拼死吃河豚,大胆吃“牛憋”:牛胃液、牛的胆汁、小肠里的消化物和辣椒、生姜、陈皮等熬汤做火锅锅底,蜂窝肚、黄蜂肚、毛页肚、百页肚随便用水冲冲,不洗太干净,有的还残存着没消化的东西,有的甚至还有草。再加上牛骨髓、金针菇、凤尾菇、芹菜、蒜等一起下锅。
    “牛憋”看似简单,其貌不扬,实则大有玄机,惜我等都是门外汉,说不出什么名堂,只觉牛吃百草,无腥膻之气,有美味十足,甜香脆口,清香浓郁,仿佛回到了内蒙古的大草原。越吃越好吃,汤汤水水一锅端,舌头也险些一块嚼掉,就差没转着圈舔碗了。配上侗家自酿的农家乐米酒,如此美酒好菜,自己都想灌倒自己,先自有了端杯走一圈,喝五吆六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已像武松初上景阳岗,碗撂了一大打,桌面不够放,又搁在了桌下。
    “牛憋”好吃是好吃,只是想像力暂时不能开启,对于文弱书生和娇柔女子,是须大吼《好汉歌》、“妹妹你大胆地吃”,再加上“挑战自己的食欲、胃口、胆量和识见”的怂恿,才能下箸的。就像我,当看见锅边泛上来形似牛粪的沫沫,“牛气冲天”,赶紧停筷。回头又“吃情不改”,后悔当初没多下手。

广州老胡 发表于 2008-11-29 15:03:15

哈哈,楼主好口福

旅鼠 发表于 2008-11-29 17:14:14

楼主最好别解释 看了还真不敢七

楼上的 发表于 2008-11-29 17:23:16




好个七粪..

chocolate 发表于 2008-11-30 10:06:39

想七,但是怕七。那里的人倒是很淳朴的。

蝴碟迷 发表于 2008-11-30 14:09:48

,听说三江的杨梅最好吃哦........野杨梅,呵呵....

浩子 发表于 2008-11-30 21:15:56

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尝哈!

张深爱 发表于 2008-12-1 12:05:16

是个很漂亮的地方,但是楼主发的两道所谓的美食,实在不敢恭维。

Cathy 发表于 2008-12-1 12:50:57

很美的地方,侗言辭族姑娘戴耳環的方式好特別呢,可以借鑒下

凝芸冰澜 发表于 2008-12-2 07:03:54

清风,你真是厉害,什么虫子,牛粪你全吃了

夹马槽 发表于 2008-12-4 17:08:04

下次你也喝喝。。不错的。。是胃里面的半消化物。。。。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扫拍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