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 发表于 2008-12-23 09:20:25

问道武当

C:%5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5CAdministrator%5C%E6%A1%8C%E9%9D%A2%5Cwd%5C%E6%96%B0%E5%BB%BA%E6%96%87%E4%BB%B6%E5%A4%B9%5CIMG_1720.JPG
C:%5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5CAdministrator%5C%E6%A1%8C%E9%9D%A2%5Cwd%5C%E6%96%B0%E5%BB%BA%E6%96%87%E4%BB%B6%E5%A4%B9%5CIMG_1730.JPG
C:%5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5CAdministrator%5C%E6%A1%8C%E9%9D%A2%5Cwd%5C%E6%96%B0%E5%BB%BA%E6%96%87%E4%BB%B6%E5%A4%B9%5CIMG_1669.JPG
同在湖北西部,我离武当虽然不近,但也算是广义上的本地人吧。父母二十多年前就去过,给了四字评语:穷山恶水,他们的评价让我丧失了对武当的好感。远远绕绕地跑了几处大山,始终对武当提不起兴趣。
《再说长江》的“道化武当”一集拍得很抽象,也很美轮美奂,我清楚,电视镜头里的圣地,是源于武当,又高于武当的。我抵制着梦幻镜头与男低音解说构成的蛊惑,保持着对本土名山的偏见。

没有一点蓄谋,成行武当纯粹是一个偶然、一场意外。十堰公干之余,主人盛邀上山问道。既来之,则安之,权当一次户外锻炼罢,我确实对武当缺乏起码的好奇与尊重。
临行武当时,天气好得吓人。冬日里,山坳间的晨雾还没有散尽,空气清冽而湿润,阳光嫩嫩地从林间洒下来,亦真亦幻,有身在仙境的味道。也许是武当用它的妩媚,给我的浅薄与偏见上了一课?
油黑的柏油公路盘旋而上,山莽也远也近,有一点晕眩。山野之处,少有满目翠绿的松涛,落叶乔木在冬日的山林间,只剩一身瘦削的枝桠。我有点挑剔地打量着满山的枯黄,导游是丹江口旅游学校毕业不久的小女生,她调皮地为武当的班驳辩解:“冬日的武当,有一种萧瑟之美。”难得她的诗意。

道是什么?这个大大的问号一直盘旋在心头。
在我的印象中,道士不过是农村葬礼上,念奇怪的经文,画奇怪的鬼符,穿着肥大的黑色道袍的那些人。他们平常生活中,是我的乡亲,是下地干活的农民。他们的道袍,经年不换不洗,皱皱巴巴,黑色里透出落魄的脏。看着平日里插科打诨的他们,一本正经地戴着道帽,眯缝着眼睛念经文,我就感觉特别滑稽。
我不是道教的信徒,也缺乏信仰,甚至对企图成为信仰的事物充满了反感。那些虔诚的信徒们,一拜三磕的膜拜,我却看出了其中的私与小。道教所架构的玄虚与神秘,不过是源于最朴素而原始的欲望——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在菩提祖师传道的时候,不耐烦那些装腔作势的形式主义,只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可得长生否?可得长生否?我欣赏他的直白与本质。
看着那些在蒲团上见着菩萨就磕头的信徒,我对信仰的疑问更深:他们的信仰不是来源于对道教的尊重与景仰,他们信仰的基础更多来自于恐惧,来自于贪婪,来自于欲望,他们不是为了赎罪,为了清洗灵魂,而是为了收获,为了得到。信徒的虔诚也许是比世人更痴迷的一种欲望。

武当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图腾,有追根溯源的必要。
武当按道教风水说法,五行属火,属极阳之地,非水神坐镇方得天下太平。西青龙、东白虎、北朱雀、南玄武,玄武乃龟蛇同体的图腾,属水神。正好坐镇极阳极火之地,道家有言: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此说为“武当”一名来历。
玄武大帝是谁呢?按道家说法,是太上老君的八十二次轮回之身。太上老君是谁呢?是出函谷关留下五千字《道德经》的老子。闹来闹去,原来是那个骑着青牛的李聃,仙去之后,在庙堂上享受香火和冷馒头。教派莫不是都是这样?把人一步一步变成神,然后让我们撅着屁股给他磕头,往功德箱里塞钱。
得罪了,敬爱的老子。我对您的思想充满敬意,但对您摆在神坛上的皮囊没有兴趣。

武当山曾经是一位隐者,很久之前就有炼丹的术士,武当古名记载为“巫丹”,我想,用当地话练一声“巫丹”,外地人听上去也许正是武当。
湖北蕲春的药王李时珍到过武当,采过曼陀罗花,说是蒙汗药的原料,有些鬼魅之气。我只是想,在我来之前,应该有人来过,在寂寞而空灵的山间吟哦再三: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当然,我说的事情已经很久了,起码比明朝更古一些。那时候,武当应该有种蒙昧鸿荒的上古之气吧。

展旗蜂下,是巍峨的紫宵宫。说是明永乐皇帝一张图纸,北造故宫,南修武当。硬生生在崇山峻岭间复制了一个皇宫。
紫宵宫正殿有点堆砌,廊下有二十四孝图,有民间吉祥图腾的雕饰,有佛家菩萨造像,有藏教法轮翘檐,有道家太极,还有一些,连导游也说不出含义。我很欣赏这样的气度,管他是谁家的神仙,只要能保吉祥,统统请来上坐。作为本土宗教,也真是把实用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不说肇始者,我们这群信徒,不也是见了菩萨就磕头吗?可惜基督教传入中国太晚,并且耶酥也不负责保佑众生,没有来得及一起享受香火。
紫宵宫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左是青龙山,右是白虎山,前有影壁山,下有紫宵谷里一泓碧水。风水真是了不得,难怪张三丰跑来这里练太极,难怪大型法事把道场铁定在这里。导游说,这里的风水在中国排行第三。我问她,风水最好的地方在哪里?她笑而不答,一幅天机不可泄露的神情。

永乐皇帝曾对武当匠人们下旨,修造过程中,山体不可动一份一毫。他应该算是环保意识第一人吧,即使是出于对神山的敬畏,后人也充满感谢了。
南岩是修在峭壁上的宫殿,险峻与恒山的悬空寺有的一比。附在峭壁内的寺庙通体是巨石打磨砌筑而成,厚重、坚硬,有万年不朽之意。栏杆处下望,是崖断处的深渊,让人陡生寒意。正殿内,介绍说是观音菩萨,我有点糊涂了。这道教的神坛上,怎么敬奉的神仙没有一点谱啊?
听说修造南岩时候,跌下悬崖死的工匠最多。我想,永乐皇帝修庙积德不够支付这一笔孽债的了。
龙头大香不好上。峭壁处伸出去一个龙头,看着就眼晕。也有胆大者,挪到龙头上香,有平安返回的,也有失足掉下深渊的。说是心诚者无事,心中有鬼者会掉落悬崖。可怜那些上香跌下悬崖者,死便死了,还落个臭名声。
从南岩返回,看了一眼御碑亭,阳光斜斜地照在翠绿的琉璃瓦上,有一点冰冷的感觉。我忽然想起张爱玲的那句话:这里并没有巍峨的过去,有的只是中产阶级的荒凉,更空虚的空虚。

天柱峰是武当山最高的山峰,是“七十二峰朝大顶”的绝顶之处。
行前曾夸口要徒步爬上金顶,到了山下仰望,心中一顿绝望。随了众人,心惊肉跳地坐缆车上山。
无论宫殿多么雄伟,在大山面前都显得渺小。但金顶不同,它比最高的山峰更高,它凌驾于所有山峰之上。在武当,金顶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尊严。就是这种尘世里的高度,让人心生震撼。
金顶上是玄武大帝的神像,传说模特是永乐皇帝。我懂他的意思,金顶是他的一个梦想,是他最接近永生的天堂。万水千山之外,他的肉身享受着尘世的膜拜,而在武当的绝顶处,他的灵魂或者他的真身已入天堂了。
金顶确实名副其实,是一座铜铸镏金的宫殿,如何铸造如何安装倒不去说他,只感觉身处金顶之上,关于长生的梦想太真实了。谁来这里,谁都会生出无穷的痴心妄想。
金顶太神圣了。很长时间内,只有得到钦令,只有明王朝的高级官吏,才能前往祭拜。为了维护金顶的权威,后期还沿金顶边修了一道拱卫的城墙。亏他们真想得出,真做得到。曾经的神圣与高贵已经不在,现在的金顶,贩夫走卒、红男绿女,凭一张门票,就可以摸一摸转角处暗藏的一块金砖。
金顶处远眺,碧空如洗,蓝得让人陷进去。我有点飘飘欲仙,使劲控制自己在栏杆边一跃而下的冲动。

他们说,乌鸦是武当的神鸟。我深以为然,通体漆黑的巫鸟,像极了和我们一起下山的那位道士。
回头望一眼,暮鼓阵阵,山间有乌鸦盘旋其上,有几只在哑哑地鸣叫,像是送别,又像是对尘世的嘲笑。

[ 本帖最后由 磐石 于 2008-12-23 09:24 编辑 ]

龙翔神州 发表于 2008-12-23 17:26:33

楼主的文章写得不错,文笔很好,赞一个!

山路十八弯 发表于 2008-12-23 19:05:14

文章写的真不错,也是极好的游记。只是对“道”理解的似乎浅了一些。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我觉得它是一种朴素的世界观,也是一种养身方式。这种世界观曾经被汉代文、景两朝借鉴为治国思想,无为而治,取得了文景之治的美誉。汉武帝才有了扩张的本钱。道家一直追求"天人合一" 的理念和境界,它是一种养身意境。

此外,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但是应该注意,张三丰所说的神仙,不是长生不老,而是益寿延年,尘俗不染。后人却有太多误解,期盼长生不老的太多,又抛不开权力金钱与美女,误解越来越深。

近年来,这种思想和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西人译之为 Religion “TAO"),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看了哈勃望远镜从遥远的太空拍来的各种有趣的照片,坚信现代科技迟早会揭开宇宙的本源,它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本人也坚信,1800年前道教始祖对宇宙的看法,其大方向是对的。或许那个时候,才真正是它取得伟大宗教世界性地位的时候。

laijichen 发表于 2008-12-23 21:31:48

楼主文章写的不错,确实!~
建议楼主下次有机会过克可以在深夜克紫霄宫宽敞的道场看看,过克或回来路上你会听到天籁之音哦,永生难忘的;如果有幸你还可以一饱眼福欣赏地道的武当道场法事。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餐之前可以克大殿领略哈何为诚心!~人生之幸事!~喜哉乐哉足哉!~

磐石 发表于 2008-12-24 08:56:36

原帖由 山路十八弯 于 2008-12-23 19:05 发表 http://www.songziren.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文章写的真不错,也是极好的游记。只是对“道”理解的似乎浅了一些。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 ...
学习!作为本土教派,我确实理解太肤浅了.谢谢

磐石 发表于 2008-12-24 08:59:32

原帖由 laijichen 于 2008-12-23 21:31 发表 http://www.songziren.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文章写的不错,确实!~
建议楼主下次有机会过克可以在深夜克紫霄宫宽敞的道场看看,过克或回来路上你会听到天籁之音哦,永生难忘的;如果有幸你还可以一饱眼福欣赏地道的武当道场法事。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餐 ...
如你所言,武当妩媚的一面,我还没有更深刻地领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问道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