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一书,(东方出版社,1994年)偶见其间有关于北平教师收入状况一段材料,兹摘录之,以备参考——
当时行政官员,一等科员月薪100元;一般公私立中学教员月薪约一百几十元,高初中都教的教员及国语、英语、算学教员,月薪则在200元以上。清华、北大等国立大学的“部聘教授”,月薪最高500元,一般400元(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月薪400,后往上海,南京大学每月送干薪300);由学校聘用的教授,月薪300以上(私立大学因经费不足,情况各异)。因而,北平的教授,多有包车,厨子和几个保姆,社交酬酢之多,“就是一般大学教书的,也几乎天天有饭局”,即使在家中,“天天开饭摆原桌。”而当时北平的生活标准和物价水平是:保姆月薪约3—6元;厨师8—12元;拉包车的车夫16—20元;1元(现大洋)折合铜元为230大枚,而一斤五花猪肉仅30大枚;黄金每两105元,老妈子最低工资月薪3元,也合1克黄金价值。“四口之家,每月12元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城市季风》第142页)
看看吧,民国时期一个教师足以养活一家大小,而现在阳江教师的工资能每月工资不足千元,养得活一个人已是难矣了!唉,我们当地政府在对比下,会有什么感受呢?
那些骂教师的人,不要再骂了,教师付出那么多,你再骂,你对得起良心你就骂吧,不过,冥冥中自有天收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