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福音时报)
我们这一代人孩子少,由于种种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辛酸也有过收获。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我们都会有很多的改变,但转瞬即逝,孩子会不停的长大,过了这个时期他就再也没有这个时期的习性。其实当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
一、学习怎样做父母
近年来家长教育方兴未艾,这就说明了家长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只有家长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1、学会认识自己
要知道一个人里面到底是怎样,我们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是这个人的“行为”,看他做了什么事;另一方面是这个人的“话语”。听他说了什么话。如果你不注意自己所讲的话,你根本就不会认识自己.
我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认为我需要努力地去工作去赚钱去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按照我的方式将孩子5岁多的孩子放到了寄宿制学校,没想到从这时开始孩子就离开了家,从小学到高中直到离开长沙到天津上大学。
孩子常年在外读书缺少陪伴这一直是我内心深处最深的痛,但在那时我自认为这样很好,孩子很安全,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她需不需要寄宿,她的梦想在哪里。只是告诉孩子好好学习,成绩好我就会很高兴,稍有欠缺就要去补习,我认为这是对孩子好。孩子也如我所期待的那样每年都是优秀学生,区三好等等。但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想起5岁多的孩子留在文具盒内的纸条“妈妈,我想你可不可以”就眼泪朦胧。可孩子刚寄宿那会总告诉孩子,到了学校就不要想妈妈。所以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一直带着妈妈的照片在身上,孩子想家呀。曾记得孩子在5年级的一篇作文里清楚的写着“妈妈你爱我和我爱你是不一样的,我十分的听话使你高兴,我努力学习使你高兴…”那时候我很感动。但孩子长大了我也步入中年,经过岁月的洗礼,我终于懂得了孩子身心健康是我最大的满足。
那时由于不认识自己将孩子功利化和工具化了。作为家长自己也无力抗争整个时代的思潮。家长的功利化,导致我很迫切地按照社会的功利追求来塑造孩子,包括很小就要求孩子这样那样,本来这也不一定是问题,人的很多才能都要从小时候就开始发展,但当你的决定会给孩子生活环境带来改变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信赖感,引导孩子对你的提案产生兴趣,让孩子内心感觉到幸福和被尊重,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替别人着想。因此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来帮助我们的孩子从正面看自己,让孩子知道他有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宝贵孩子就不容易随波逐流。
2、学会不惹儿女的气
保罗在讨论家庭生活与主仆关系时,他指出较为强壮的一方应尽力维护处于弱势的一方。保罗劝勉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意思是“不要用不合宜的言词或行动,去惹动儿女们进入愤怒状态,以致在他们心中产生一种持久性的怨恨。
其实做父母挺难的要求也很多,孩子们小的时候最容易从长辈身上学习,如果作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你反说孩子不诚实,做父母你就要反省了。还有的时候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如意就情绪失控,拿孩子作发泄的对象大吼大叫,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小时敢怒不敢言,孩子长大了你想和他沟通就困难重重。还有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比较喜欢孩子成熟一点,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其实现实环境中成人因要承担责任,要生存,必须有一个自律性的要求。而孩子观察世界的眼光是梦幻一般,你不能要求他像大人,孩子的本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本真,就很难有纯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都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标志。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2009年暑假是孩子在家最长的一段时间,那时由于荷尔蒙的原因女儿进入了青春期与家长有不协调的地方,难免引起父母生气,为了家的宁静我选择了有真理没恩典的方式改变女儿,要她像个成人一样的自律,然而在打扫房间的时候我捡到了一张纸条,孩子写到“看来我又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有我的地方别人就不快乐,在家里不要把自己当什么,爱好我的弟弟对他好点,干什么只要别人开心就好,我开心又能怎样,我用着最大的努力来约束了自己了也许不够,其实我内心十分无助,我也痛苦,我也无奈,我也孤苦,我也彷徨……”就这样一张纸条让我陷入了沉思。
原来我就用这样一种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得到无数错误的信息:爱,是有条件的;我做事情,是为了得到周围的人的重视、承认;我要使自己成为别人要求那样的人,才能得到爱;于是纯洁的孩子对人世间的爱,产生了错觉,孩子心灵慢慢丧失了温柔和宽容。于是我开始寻求神的帮助来改变自己来爱孩子,改变的过程真的是人生漫漫,悠悠光阴,我做了很多的功课,感谢上帝改变了我也让孩子重新感受到了爱,使孩子的梦想扬帆起航。
圣经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但他们不是物品,不能随意对待或予以弃置。儿女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神把你的孩子造成这个样子,他有他特别的地方,他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在你的生活中,你要让孩子知道,你肯为他牺牲为他摆上。因为主耶稣他为我们什么都可以舍,什么都可以摆上。
“不要惹儿女的气”不等于说不理不管,任由孩子胡作非为,保罗接着强调对孩子要有积极的教导:“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4)。
二、探讨怎样教养孩子
1、如何爱孩子
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会爱才是真的爱,真爱需要学习。用力的爱是满足孩子一切的要求是有条件的,而用心的爱是无条件的包括,爱孩子的优点也包容孩子的缺点信任孩子。
圣经里有很多关于养育孩子的教导,新约圣经《以弗所书》六章4节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歌罗西书》三章21节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这两段圣经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做父母的,不要任随己意管教子女,结果会使孩子感到气馁,无所适从,或激怒孩子,伤了孩子的心。孩子们是天使,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
老一辈人喜欢说:“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现在想起来这句话是错的,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出丑”,以为这样做,就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改正缺点。其实,这种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当众表扬,背后批评。”把你对孩子的要求变成鼓励,孩子一定会“配合”你。其实,人生最先应当接受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没有情感或感情淡漠的人,他的人生很艰难,生活会变得多么无味。孩子一旦有能力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有人爱我”,就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地成长,能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会不会与人相处,有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孩子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宽松、愉悦、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来。父母的鼓励、信任、支持将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前提。
圣经告诉我们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父母就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想法,按照上帝的教导来抚育孩子。肯跟孩子沟通,倾听他的心声,尊重他的选择,让孩子感到父母爱他。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那么我们怎么按照主的警戒教训来养育孩子呢,
2、管教训练孩子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今天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享整个家庭的资源,包括父母全部的爱与关注,孩子是父母唯一关注的对象,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当孩子们要求得不到满足,自由空间得不到保证,生活习惯得不到尊重,子女就容易和父母爆发冲突,父母应该注意措辞,从正面角度尊重孩子而不要变成负面的指责:比如;“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要说成“你的看法很幼稚”。另外,“匙弄丢了”变成“你总是丢三落四”等等。当你用爱心管教你的孩子的时候,他会知道你管他是爱他,他会感谢你。但是“管”必须是在“训练”之后。什么是“训练”?训练就是把认为对的事情养成习惯。
而今天的父母都在用力的爱孩子,拼命地在外边赚钱,希望为孩子买房子,把钱留下来给孩子。当然钱也很重要,钱是用来使用的,对孩子要适时管教,也会做量力而行的投资,因为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教会孩子生活的本领,好让孩子们来日自由快乐的飞翔。那么我们是不是一个很忠心的管家,为了神的荣耀呢。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养育是很简单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而管教训练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更包括属天智慧的供应,要培养孩子的品格。但父母最容易忘了教导孩子的就是——怎样孝敬父母!大部分父母从小就对孩子说:“孩子,你好好努力,只要你好就行,不用管我们,我们有退休金!”这是爱孩子呢?还是“害孩子”呢?圣经上说:孝敬父母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应当鼓励孩子孝敬父母,因为神祝福孝敬父母的人。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神喜悦的,让孩子开心别人也受益。教养孩子最重要是让他知道耶稣有多爱他,让他通过圣经知道神看一个人有多么的宝贵,帮助孩子爱上耶稣,帮助孩子认识耶稣!
日本经营家稲盛和夫先生总结的人生成功的方程式(人生的成功=考虑方法X热情X能力)中说到:能力是上帝赐予的后天改变不大;热情是与人生观、价值观有关联的;一个人的态度可以从0~100分;那么考虑方法是最重要的,可以从-100~+100分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我们需要仰赖神帮助我们正确的教养孩子,相信上帝会照顾并使孩子的生命蒙福,我们只要尽本分地管教、教导、养育并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
(作者孙立涵姊妹为长沙市城南堂同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