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继父至今仍记得1949年的夏天,一支解放军渡过松滋河,经过新江口镇向南追击国民党军队的情景。胡春永槽坊的老板、帮工和所有的新江口居民一样对解放军夹道欢迎。他们用木桶装着茶水,请解放军战士喝,并邀请他们进屋。“同志,我们有纪律规定的,不能进老百姓的家!”解放军战士亲切的回答让历经战乱的继父倍感温暖,珍藏在心田。也就是这一天,松滋县人民政府在新江口镇成立。 孰料,不到三年时间,一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来临,让胡春永槽坊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1952年5月(估计是农历),县人民政府指令县税务局组建松滋县人民酒厂。县税务局组建了由谢季伯任人民酒厂负责人、陈东平任供销、胡世民任出纳、杨大惇任会计的班子。县税务局、县人民洒厂以及新江口镇工商联找到继父开会,宣布胡春永槽坊停止烧熬,厂房和酿酒设备由县人民酒厂接管,没有办理任何手续,并在胡春永槽坊挂起了“松滋县第一人民酒厂”的牌子。 随即不久(仍是当年5月),新江口镇税务所、镇工商联、县人民酒厂三家单位负责人议定召开新江口镇酿酒业主会,要求胡春永、泰顺和、玉源等槽坊在泰顺和槽坊成立联营槽枋,指定继父任负责人。同时也要求继父停将停酿后的原料、成品酒及资金等一一不漏地投入联营。即前文所述的5000多斤稻谷、小籽,3000斤酒、120元钱作股本投入联营。随即,原料和酒由新江口搬运站从胡春永搬到泰顺和。参加联营的私营业主都很高兴搞联营,叫做“个人上班有事干,家人也有饭吃”。他们为什么高兴,因为他们的效益并不好,大多欠税,包括泰顺和也是一样。唯有继父是不愿意的,因为胡春永槽坊不欠税,实力最雄厚。但迫于形势,他只有唯命是从,何况他被指定为负责人,还是有光明前途的。 然而不到三个月,县税务局派人到联营槽坊召开股员会,宣布联营槽坊停止烧熬,立即查封了联营槽坊所有资产和帐簿,只留酿酒技师一人,其他人各自回家。 联营槽坊停业后,县人民酒厂一度将继父吸收到酒厂任业务员,负责粮食兑换酒的业务。不料几个月后,酒厂负责人谢季伯说继父是资本家,通知他不用来上班了。继父从此告别酿酒的祖业,胡春永槽坊也彻底在新江口消失。后来他到牲畜交易所司帐,又因交易所改为公营再度失业。 社会主义改造将私营业主的继父改造成了无产者,继而考入了供销系统,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虽然在那个年代,继父对政府的安排只有唯命是从,但心里对自已的祖业是铭记在心的。在1959年6月10日,继父当时30岁,可能因工作调动写了一个自传,相当于现在的简历,对自已槽坊有另一种说法:“……至解放后继续经营槽坊,直到五二年五月九日止,为了使政府税收按时入库和税局同志的动员下,将我店全部资金拿出来给同行欠税户垫出税款,事后因他们不能及时偿还,致使我店停业……”我想这应该是他当时为了工作调动采取的温和说法,担心暴露自已是“资产阶级”,用停业委婉替代被接管、被联营、被改造的这一过程。这里面也还透露出垫税这一说法,这与我先前了解到的接收、接管、入股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涉及到胡春永槽坊的资产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