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第七天:孩子们的改变和不改变
在我落笔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两个男生为了一个座位吵架了。彭佳宇和李景川因为座位问题互不相让,李景川的哭声一下子惊动了所有的志愿者。 下课后,我坐在彭佳宇和李景川的中间,问彭佳宇为什么要把李景川的袋子扔在别的地方。他闷闷不乐地说:“因为他占了我的座位,还把我座位里的伞扔到地上。”“那你把他的袋子扔在其他地方和他把你的伞丢到地上有什么区别?”彭佳宇没有回答,我继续说道:“他这样对你你很生气,那你这样对他,他不应该生气吗?”“可是他过来打我。”“那是因为你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对不对?”彭佳宇默默地听着,他没有反驳代表他接受了这个观点。我又转过身去问景川,“你为什么要把伞丢到地上?”“我没有,我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了。”“那你为什么要过去打他?”“因为他把我的东西丢了,而且是他打我的,而且还跟我喊让我出去!”“你就没有一点做错的地方?如果没有做错的地方,佳宇为什么会生气?”李景川不回答,依然红着眼睛,“他总是诬陷我,上次他还跟他爸爸告状说是我弄破了他的腿。”我没有将谈话继续进行下去,而是找到几个志愿者,商量应该怎么教育这两个孩子。最后商讨决定,还是两个带他们的志愿者回去和他们单独谈心,教会他们不能独占,而是要学会分享,有了矛盾要学会自己找到自己的错误,而不要一味指责。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能理解并学会分享和宽容。 记得我在去年种太阳“灯芯计划”的招募令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十五天,无法形成一个习惯,差十三天;十五天,无法治愈一段恋情,差十八天;十五天,无法感受一个城市细节的浪漫;十五天,看似什么也完成不了。”今天是我们到金狮的第八天,夏令营正式开始的第七天,孩子们在悄悄改变。 程明辉,一年级,我们叫他小灰灰,头顶刘海的几根毛因为跑闹出汗所以总是直立起来。他第一天来的时候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淘气包。各处疯跑,一刻不停,不知哪来的那么多的力气,带他的志愿者跟他这么跑了一天终于也虚脱了。上课的时候他不怎么太听课,因为年纪较低,听不懂,也无法总是集中注意力。但是,他是这些小朋友中变化最大的一位。第二天来的时候,他不再那么上蹿下跳,当志愿者叫道:“小灰灰,不要跑了!”他会立马停下来改成走路。上课的状态也好了很多,英语课会开始跟老师念,手工课认真折纸,下课后就跑过来把折好的鹦鹉和荷花送给带他的志愿者和我,体操课属他最认真动作最标准。我看着喜欢,跑到他身边跟他讲“小灰灰你好可爱。”他害羞地笑,第二天又把折好的东西送给我。 第二个想讲的小朋友是邱雨,六年级,是志愿者最头疼的小朋友。每天晚上的会议,我们有固定的邱雨时间,话题围绕在“邱雨昨天日记写得什么”、“邱雨今天又没上什么课”、“邱雨今天说了句什么话”等等等等。为什么这么在意她,是因为她实在是有些特殊。第一天来的时候,她就对一些课程表示出不感兴趣甚至是鄙夷,原因是觉得有些幼稚,跟一帮比她小的小朋友上课让她觉得羞愧。对于这点,我们一开始的解决方案是把英语课稍微提升一点趣味和难度,其他音乐、文化类邱雨不喜欢的课程我们对她进行单独辅导。后来经过多次讨论,我们认为不能助长孩子这种“自我特殊”感。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音乐课在唱《隐形的翅膀》,好可惜我没上课没有学到。”这更加证明了并不是她对一些课程不感兴趣,而是高傲的自尊心作祟让她拉不下脸面和一帮小孩子上课。知道了这个后我们更加鼓励她上课,如果碰到她不喜欢的课我们就让她先去上,实在不喜欢再不上也可以。就这样,她上的课越来越多,上课的时候也不再那么心不在焉,甚至在我们志愿者给她写小纸条的时候,她第一次敞开心扉地回复道:“其实,我认为在生活中的种种事情都不是你能想到的。其实在做每一件事情中,我也想过要把它做好,可是我却偏偏做不好,就是要相反的,不过我认为你现在可以放心了。今后我一定会说到做到的,只要有人相信我我就一定会做好的。I love you.” 孩子们有改变,当然也有不改变。比如依然不知道分享,总是会为一些东西争风吃醋,比如依然学不会宽容,会为了一些小朋友的某种言行而斤斤计较。从小缺失的基本家庭教育,十五天是远远无法弥补的。越发地觉得十五天真的太短太短,我们要做的实在太多太多。只能做好今天,就算我们再迫不及待地想让改变发生,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孩子们因你们而改变! 孩子们天性使然,顽劣而淘气,质朴而纯真,都是可爱的小天使! 孩子们天性使然,或质朴或顽劣,或纯真或淘气,但他们都是最可爱的小天使! 你们终将会带去实质性的帮助,加油! 志愿者们棒棒的! 志愿者们棒棒的! :victory::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