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菜
妈妈菜
妈妈菜,顾名思义就是妈妈常做的菜,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却弥漫着爱的味道。我想,每个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两道妈妈菜,因为那是镌刻在心灵深处的味道。
我母亲就是一位善于把农村随处可见的食材做得色香味俱全的好手。不论是路边的野菜,还是自家菜园里的蔬菜,经过母亲烹饪之后总会碗底朝天。家簇的侄辈大年初一都爱来我家拜年,都说是冲着母亲的美味来的。
母亲的厨艺源于做厨师的外祖父。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早辍学的母亲便随着父亲给村里的红白喜事做饭,名为给外祖父打下手,实为四处蹭饭吃。不觉间也练就了一手好厨艺。自我有记忆起,幼年印象最深刻就是香喷喷的鸡蛋煨饭。一个大号搪瓷杯盏,把盛有鸡蛋和米粒的杯盏放进火炕里慢慢煨熟,再放入少许食油和葱花再焖一会儿,我的大餐就好了。在那个鸡蛋都算稀罕物的年代,这是我作为长孙的专利。黄橙橙的米粒,香喷喷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梦里!
上了中学,远离了父母。正处发育期的我似乎在校从来就没吃饱过,就盼着周末回家饱餐一顿。没钱买肉,所以父亲无论有多忙都要腾出一点时间去捞些鱼虾,给孩子们补充钙质。母亲做鱼的菜式很多,小的炸,大的炖,鱼多的时候便做成阳干鱼。麻辣鱼是母亲最拿手的,她总是在我上学的前一天夜里,把鱼儿煎成两面焦黄、外焦里嫩的,再用玻璃瓶装好,走的时候还不忘交代我:“这些鱼儿自己吃,不要和同学分享,连骨头都吃下去,补补钙,就可以长得高高的……”读书的时候因为家贫,吃的最多的还是酱腌菜。但我从来不因只能吃酱腌菜而自卑,因为母亲做的酱腌菜对城里的孩子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总爱以那些“高级蛋白质”跟我交换。尤其是母亲做的豆腐乳,颜色鲜艳、质地细软、酱香浓郁、口感醇厚,开胃消食。至今我都还有一种腐乳情结,是我餐桌上的必备之物。
结婚之后,我便与父母分居了,加上一些工作应酬,和父母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就少了。也不知道咋回事,面对那些名师名菜总觉得吃不出心底的那种“香”。这些年里家境有所改变,母亲的菜式也在慢慢开始讲究,厨艺越来越精湛。有空的时候,我喜欢买一些中意的食材去看望父母,与父亲小酌两杯。与应酬相比,此时不必察言观色,讲究礼仪,可以狼吞虎咽,发出吧唧吧唧的响声。老婆总爱嘲笑我的吃像,母亲则爱笑眯眯的替我解围。我很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氛围,心里很舒坦、宁静。
岳母的去世对我的触动很大。尽管妻嫂也很热情,相聚的时候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失去了依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袭上心头,一下子惊醒了我的孩子梦,蓦然发现我已到中年,母亲也是一头白发了。虽然身体还很健康,年老的孤寂却越来越明显。每当儿孙满堂的时候母亲就显得很兴奋,总想做出一大桌的美味,无奈年事已高,盐和味精总爱搞错,火候也把握不准了,味道可想而知。母亲这时的神色显得十分落寞,就像魔术穿帮了,再也不吸引人了一样。好在我老婆是个贤妻良母,很自然地接过锅铲,母亲则在锅边当起了“大师傅”,一边指点,一边介绍这道菜是那个孩子的最爱,有一些什么典故。可能母亲认为,只有这些菜才能让孩子回到她的身边。
如今,我的孩子也已渐渐长大。每到周末,老婆总是挖空心思的做出各种样式菜肴,去抵御垃圾食品对孩子的诱惑,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在自己付出之后,才想起母亲当年在昏暗的油灯之下,用麦草把鱼煎得两面焦黄,自己却变成一张猫脸的不易;才明白了那一道道美味原来是浓浓的母爱……
母亲菜是爱的味道,也是孩子永远的牵念! 好好爱妈妈 好感动!妈妈菜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菜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