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之新手扫盲篇
最近坛子日渐火爆,新面孔新机器新镜头新作品新……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好现象。这里抛块砖,同大家探讨一下入门摄影技术,注意,仅仅只是入门技术。当然,论坛不乏许多前辈高手以及专业人士,如有不对欢迎批评指正,共同学习进步。关于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同时也是每个摄影爱好者日思夜想的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除了设备和后期制作之外,普通的卡片机甚至手机也一样能拍出好看的图片,只要你注意以下几点:
1、光线
众所周知,光线不足,阳光射在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就不够,那么不管是肉眼去看,还是被我们用相机记录都会出现偏暗、数码燥点过多等问题,影响图片整体美观。光线够不够,也是照片给人最最直观的东西。所以尽量使用顺光或者侧光拍射,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让被摄物体正对或侧对阳光,而你只需要背对着阳光就行。光线不足,EV加,如果过光,EV减,减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些相机自带曝光检测系统,如Nikon,如果光线过强,回放会显示曝光过度的部分。
2、构图
关于构图这个东西,其实有两种概念。一种是适应人的视觉习惯,也就是去迎合人的视觉重心。拿自己来说,看到一张照片,首先会看图片的哪一部分,或者说哪一个点。第二种就是视觉冲击,那种一眼便留下深刻印象的独特的非主流构图方式。
在构图之前,首先要确保你手持的相机绝对的是正而稳定,这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取景器边框与画面中某个绝对平行或者垂直的物体相垂直或平行即可,当然这个也需要考虑到一个美术术语,透视。有些东西是绝对平行或垂直,但是观察者角度偏离的话,它就不会在照片中反映为垂直或平行。当然,说再复杂也没有意义,大致上正不正,拿边框比一比就能得到答案。比如,房子边缘,地/海平面,等等,这些绝对垂直和平行的东西。
据我了解,论坛里发表的照片,多数以景色和人物为准,大家不妨只采用黄金分割构图法,去试片。
数学不好,只能大致讲一讲何谓黄金分割构图。一个画面,划两条横线,两条竖线,横线把画面横着分三等分,竖线竖分。其中几条线的交点,便为黄金分割点,把被摄物体放在它们身上,再试试出来的照片,感觉如何?
这是需要反复练习的一种构图法,可以说是基本功。根据物体的不同,放在不同的点位,反复练习,使用不同的光圈快门值等等,直到拍得越来越好。然后去尝试更深层次,更有意境的构图。
3、画面色彩
不仅仅只是色彩鲜不鲜艳的问题。
有一个做设计的大师曾经说过,某一画面如果颜色超过三种,人们观看它的时候会有一种心焦的感觉。摄影虽然不完全苟同,但这句话也有一定道理。于是,你需要做的就是,推拉摇移你的镜头,让那些刺眼的不搭调的色彩从屏幕里消失。
4、画面美观
画面讲究干净,清爽,虽然不是照本宣科,但一定要遵循构图法。是什么样的构图,就尽量让构图之外的地方呈现出空白画面,一张照片不要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图,那样无法突出画面主体。黄金分割构图法,除了那几个点位,其它地方尽量少拍其它物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像口袋一样越满越好。大家比较喜欢谈论的那个前景实背景虚,也是为了突出主体而已,因为背景会影响视觉中心呈现出来的主体。
摄影是个细活,不断练习不断尝试,随着技术的提高,你才会觉得你手上的设备不够用,而不是拿着身价昂贵的机器,完全不知道拍什么。 路过的 必须努力学习 版主所说正是俺所困扰的;如光线的取舍.调整,构图中所说的分割线,还有画面色彩的选择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才能够完成。像俺这些尚未入门的菜鸟一时半时还真做不到,还希望版主继续多传授一些这方面的经验知识吧! 非常感谢楼主不藏私
将好经验给大家来分享和学习 学习下。 版主所说正是俺所困扰的;如光线的取舍.调整,构图中所说的分割线,还有画面色彩的选择等等,这些都需要一定 ...
是老兵 发表于 2010-12-8 20:15 http://www.songziren.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摄影涉及的知识面非常之广,部分领域又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人去做讲解时,更多的只能凭自己的判断,拿一些基础的或特定课题的来作说明.但往往说的人很尽心费力,但看的人能得到的启发未必会那么多,很多可能是似懂非懂,而且,即便当时理解了,但一到实际应用时,却抛到脑后了.
我个人觉得更好的学习和沟通交流方法:就自己所感到疑惑的地方,自行进行提问,最好能附带照片实样附上相关参数,便于大家一同讨论.如此方式,针对性会强很多,自己的感受也会更深.甚至,都可以直接在本帖内进行.
因此,希望论坛内有期望提高摄影水平的朋友,踊跃提问;也期望能得到论坛内更多的前辈高人的参与,耐心讲解倾心相授.在
我本人作为摄影版的版副,在摄影技术方面,没办法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唯有希望能搭建这么一个大家能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为此,对于涉及此类相关的帖子和回复,我会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激励(既然在在论坛内,当然也就是说无外乎威望和黄金等这类虚拟激励) 小松版主此举对于论坛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俺老兵就先向各位老师请教一下关于测光模式中的点测光.中心测光和多点测光的应用和区别,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哪种模式?比如风景片.人像片和夜景片。再就是相机像素和ISO的关系和在不同环境中使用设置。 机器的好坏有很大关系,不要按照条框去学,那很扯
不同机器同一选项相差很多,如果有空的话换几个角度拍几张,基本上拍10张删9张这样就会很快找到感觉.
没空也不需要太在意,机器是为人服务的,熟能就生巧了,最好先骑红鸡公,到后来骑五羊就可以3档起步,5秒换到5档加到100码了
个人比较排斥拿着单反做着夸张动作耗着时间的,嘿嘿,当然专门去拍的有点想法的银除外 机器的好坏不是根本,为什么别人的卡片机拍出来的效果就比你的单反效果还要好呢?
不是说别人骑着五羊跑几档,就是排斥那些连卡片都玩不好的银在夸张.。 简单地来说。
同一个人,具备一定技术之后,拿单反拍肯定比卡片效果好。
新手拿单反,老手拿卡片,显然这是没法比。
就好比打花牌。
我是新手,拿一副好牌,你是老手,但是没精。
我技术上去了,就能胡。你技术够好,或者来个别,你也能胡。 因为长期用公家的机,做公家事,还因为重量的关系,为了尽量减轻包袱的重量,所以用的都是卡片机,
本人接触较多的暗光线环境下卡片机微距,对人景拍摄不熟练,
以下有几张典型卡片机缺陷片,基本上都是P模式3秒左右拍的,如下:
1,
这张的困惑是车、建筑的光线不协调,测光改了又有点过曝
2,
这张带闪光拍,但为什么过曝了
3,
这张耍卡片机是否只能这么模糊?
4,
逆光不开闪光有没有更好的拍摄感觉?这张太不协调了
5,
光线充足,能否把远处的景物不显示得那么不自然地模糊
6,
这张特别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定防止抖动,为什么还是很模糊,开了闪光
7,
Y的太多病了,是否主要原因是不打闪光引起的?
请大师高手指教指教,不甚感激 我来随便说说 语文没学好 思路不明晰 别拍砖这可是我进坛子打字最多的
关测光 本人习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这也是最原始的测光系统,按照一般照相规律拍摄重点都
在图片中间(后期构图除外,呵呵)这种测光模式就是中间测光为主,参考周围光线做调整,这种
模式曝光的成功率可达90%。
随后出现的是点测光 也就是画面中央1% (甚至更小)进行测光,这种测光不考虑周围环境,
测光精度高(与你曝光正确无关,后面再讲为什么)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微距摄影、体育摄影、打鸟
片。
现在有了多点测光(每个厂家叫法不一样,阳阳叫平价测光)这种测光就是在是在画面中取多
个点测光,再到相机资料库中去查询与这些测光点最接近的一张照片的曝光资料进行曝光,这种曝
光依赖与照片库资料多少,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相机宣传单上说的我的相机有多少多少张照片资料
的原因。扫街片、到此一游片很实用。普通卡片机资料少,也是经常感觉曝光不正确的原因吧。
在说说曝光正确,所谓曝光正确就是真实还原人眼看到物景(特殊效果除外哦,嘿嘿——),
相机的测光系统是按照把18%灰色正确还原为18%灰为曝光正确(测光系统是黑白世界)而这个也
是我们的世界基本是18%灰(包括彩色)组成的原理设计的。这里就有必要引入一个概念EV补偿,
这是个好东西,当测光系统告诉你所谓的正确曝光是多少后,你就根据你的感觉当时的场景离18%
灰差多少进行补偿,不必去考虑光圈、速度、iso。接到刚才的点测光,由于点测光面积非常小,
而且大多数不是18%灰景物,测光点不受周围环境干扰,精度高,但给你的却是18%灰,嘿嘿,剩
下的就看你的了。
关于像素、iso、远景清晰杂起来了说一下,ccd(coms)采取电压成像原理,有电压就有电流就
有干扰。像素越多成像点就越多,照片越精细(细腻),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在单位面积上增加像
素虽然可以增加精细点,但点数间的干扰就会增加,这样又会影响成像点成像(这就是有的高档相
机ccd面积大,像素反倒少),而且单个像素点面积就会小,对光线敏感度就会降低,有个办法就
是提高电压,同样问题来了,电压高了,干扰也就大了,iso提高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电压,也就
是太高后有了噪点的原因,iso提高的另一个方法是增加感光面积,这样就是原来100像素的也许只
有50像素了,嘿嘿 ,艰难的抉择,现在为了对付噪点在电路中增加了高通滤波器,它的原理就是符合条件就通过,又来问题了,如果有个白色景物超标了,不准通过,嘿嘿那不就是黑色,nnd,原来干的是颠倒黑白的勾当,毙了;改改,不符合要求的就减压通过,唉,换汤不欢药,白色景物变成灰灰了。唉唉.....。由于ccd是光转换电压,在同一光景下远景光线就会相对弱,ccd感应也就弱,也就有可能对景物视而不见,既然没见到就谈不上远景的清晰度了。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抽空打了一上午,回家七饭。 唉,俺老兵也是懵懵懂懂哦。 只怪本人表述能力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