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983083 发表于 2016-6-4 09:17:41

宜家的智能家居不叫Smart Home

  质量是宜家在中国受到质疑的环节。大多数消费者的逻辑是,宜家会为了低价而降低产品质量标准。但实际上,这个逻辑正好相反。
  “其实越早在宜家产业链上发现质量问题,越有利于宜家控制成本。在一开始就选对了材料、做好了设计,对宜家和供应商来说都是节省成本的。”。
  一件宜家产品要进入大规模生产,必须经过质量部门与产品研发测试实验室(Test Lab)的层层把关。Test Lab独立运营,共有30名员工,平均每年完成1.1万个测试,测试的全部为研发阶段或更新换代阶段的样品。
  一般来说,宜家的供应商会先制造出一个原型产品,然后质量部门会将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执行产品将销往国家中的最高标准,一般宜家还会增加自己的高标准)告诉Test Lab。测试完成后,质量部门与供应商都会拿到报告,如果测试失败,这个产品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发。“我们有一个卖得很好的长脚凳就进行了三十多项测试。”Pfleug说。
  Test Lab质控副总监Stefan Bertilsson介绍道:“来到Test Lab的产品很少有一次性通过测试的。我们需要反复测试,直到这个产品完全符合各项标准。一般一个产品需要测试3到4次。”Test Lab一共会做12个方面的测试,包括化学、面料、明火、蜡烛、材料表面、腐蚀、家具整体、餐厅家具、组装、灯泡长明、气候变化以及特殊测试,专家会根据质量部门的要求与不同的产品品类选择测试项目。
  牵涉到质量控制的人员在宜家产业链上非常多,“几百个人会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参与质量测试,而在供应商环节中,多达几千人会参与,他们不会直接向我汇报,但每个供应商都会有人负责质量监控。所以在产品销售之前我们有很多机会发现问题。此外,每一个商店也会有质量控制团队,我们希望让每个宜家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环节,以保证顾客的消费体验。”。
  对于宜家在质量上的把控,Pfleug感到自豪:“宜家的出众之处在于,我们很好地平衡了民主设计中的五个维度,不会因为要降低价格而做质量差的产品。我们希望顾客的钱花得值,即使价格不高,也能有好的质量、设计、功能,并且对地球没有伤害。我想没有多少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不再低调保守,这才是真正的宜家模式!
  眼下,低调的宜家正着眼于将更话题性的家居产品融入自己的民主设计体系内,比如已经于今年4月在美国、欧洲等市场上市的Home Smart无线充电智能家居系列;在米兰设计周上,宜家发布了一套“未来厨房”的原型机“概念厨房2025”。
  “家居行为的改变趋势非常快,如果你观察当下人们如何使用家居时,会发现几乎所有东西都同科技联系在了一起。过去宜家在这方面的反应比较慢,现在我们想做得更快一些。我们刚跟MIT的媒体实验室签订了三年合作,开展一些很有趣的项目和测试,比如自动组装的产品。这些都是我们做的比较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项目。”。
  宜家不是一个科技公司,而是一个希望把地球人都变成自家顾客的公司,宜家在尝试科技与家居产品的融合时,主要考虑的是大众化与实用性。
  “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大部分是失败的,它们由工程师主导,加入了很多很酷的技术。但实际上人们并不使用这些功能,既不懂,也不需要,它只是一些酷炫的、高利润的玩意儿。智能家居系列产品体现的是宜家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宜家的做法是由下而上,科技在底子里,在人们需要的时候进行服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容易。”Ydholm说,宜家的智能家居不叫Smart Home,而叫Home Smart,这不只是语法上的转变,而是把家和用户放到了中心。
  在艾姆尔胡尔特的宜家博物馆里,挂着这样一幅油画,出自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一位俄罗斯朋友之手:宜家将商店开到了月球上——地球人已经不能阻止宜家了。

Harry6588 发表于 2016-6-4 10:18:22

IKEA

linzi81797797 发表于 2016-6-19 21:19:11

其实宜家只是设计不错,但是产品质量真的很差......我们以前的老板也是在国外生活,在欧美宜家的客户群体是黑人或亚非等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客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宜家的智能家居不叫Smart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