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跳舞的鱼 于 2016-8-8 22:14 编辑
8月4日,继7月31日对第一批优秀贫困大一新生26户上报资料的核实走访后,今天又走访了第二批16户,共有16名志愿者参与,分为4个小分队穿梭在各个乡镇。刘艳分队 参与志愿者:刘艳、陈文、伍玲、裴静、李雪琴。 第一户走访的是纸厂河十字岭村肖丹丹。看了着实让人心疼,六旬父母,一个弱智的兄弟,住泥坯房,种四亩水田、八分旱田。用群里家人的话说,仿佛生活在五十年代一样。爱心家人吴海艳当即捐200元助力金。
志愿者当即出谋划策为他家谋出路:家人聂敦文建议帮助他的家庭发展经济苗木,并愿意无偿提供各种苗木让他家去种植。建议挺好的,我社也希望助其难为一时之举,励其志方有幸福人生。
第二户杨梅:母亲,残疾,父亲在外打零工。被中南民族大学录取。
第三户李梅,父亲在外打工做缝纫,年收入4万左右。志愿者给孩子的家人们讲了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的扶持政策,让她们自己去努力去争取,那么进入大学之后的费用就不会成为家庭的负担。
第四户是万家乡邓家铺村5组的姚琳。孩子父亲骨结核做手术后不能做事,现在附近一所学校做门卫,千余元工资,母亲患精神病。走访中,姚琳的父亲,一个大男人在志愿者面前数度哽咽落泪,让志愿者也忍不住落泪,守着病妻靠微薄的工资供女儿读书。谁知录取学校费用最高,达1.8万元每年。面对如此高额的学费,深感无能为力。
参与志愿者:黄诗军、黄志平、黄明艳。 第一户走访新江口镇狮子嘴村徐孝灵家。家里一直是村里的低保户,房子是村里危房改造项目做的,房内空空如也,孩子放假在家还和父母住一个房间,爷爷瘫痪,奶奶从年轻就患有精神疾病,妈妈腿脚残疾不能做事,全家靠爸爸一个人打零工。志愿者们都说这孩子更需要心灵抚慰,要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变压力为动力。
后面接着走访了老城镇的许月梅家,母女把家建设得很温馨。 老城芦洲村的双胞胎黄玉昆家,这是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健在,带两孩子应该没问题,但由于前面生育了一对双胞胎白血病夭折,加上爷爷得癌症去世,家里欠下了许多外债,至今没有还完,现在供两孩子上大学很困难。 下午走访八宝白水淌3组的周子豪。高考484分,被湖北工程学院录取。爸爸冠心病,妈妈精神疾病,家中一贫如洗,低保户,现有欠款几万,正在努力筹集大学费用。 第二户是白水淌村王娇。父亲在她很小时去世,爷爷脑梗,奶奶中风,爷爷奶奶有低保,要强的妈妈把家里建设得可以,遗憾今天没有见到孩子。 梅芳分队 参与志愿者:刘梅芳、黄年友、刘业娟、辜江红、小刘。 第一户,洈水后坪的罗涛以577分被福建华侨大学录取。他的爸爸高位截瘫,可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家绣十字绣补贴家用。他妈妈十几年来始终对家庭不离不弃,用她柔弱的身躯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 第二户的罗梓宇也是洈水后坪的,以509分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录取。她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爸爸是一个货车司机,全家人的生活全靠他爸爸跑运输来维持。妈妈在她高一时不幸去世,对她心灵创伤比较大。几个阿姨就坐在她旁边轻轻的安抚她。临走的时候她跟辜妈妈说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这些话,跟您说话真的感觉好亲切!这话让辜妈妈听得泪眼婆娑。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需要更多精神上的安抚和心理上的疏导。
辗转反复,一路问询,终于找到了走访的第三户南海裴家场村的卢友华。孩子以522分被武汉轻工大学录取。他妈妈患有小儿麻痹症,只能在家里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家庭主要来源靠他爸爸卖小菜,家里的房子还是十几年前砌的,家里算得上一贫如洗。但他很阳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跟信心!
覃现平分队 参与志愿者:覃现平、陈仁贵、小志。
第一户田梦圆家。这是一栋已经建了二十多年的三间平房,房前杂草丛生。经了解,梦圆爸爸2013年因病去世,生前一直生病。梦圆妈妈患红斑狼疮,治疗花了不少药费,平时在家附近打零工供梦圆上学,84岁的奶奶瘫痪与叔叔生活。家里目前还有欠款2万多元,低保每月有180元。家里阴暗潮湿,没有值钱的家具。梦圆小小年纪,个子较高,落落大方。
第二户是八宝永兴场裴奇家。一家为了上班、上学方便,租住亲戚家。一家四口,他和妈妈身体残疾,继父刘继全在酒厂上班,目前放假在附近做摩的生意维持家用。妹妹今年小学毕业,上初中开支会增加。母亲身残志坚,在附近打零工,一月有几百元收入。原先有的低保因为妈妈打零工挣钱被取消了。
(左一女为村干部) 第三户是王家桥廖万彪家。廖万彪被湖北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收到。家里2007年砌了三间两层小楼后,在附近做零工的爸爸不幸工伤,右手臂受伤,不能受力:万彪妈妈在家务农,身体嬴弱娇小的她打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身体患有各种疾病,平常吃药花了不少钱;一个姐姐已经出嫁。万彪学习刻苦努力,墙上有不少奖状。
后语:
走访后,爱心人士用各种方式转汇来爱心款。 感恩!
参与者,记录流程,抒发内心感受。感谢!小爱来科普一下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的扶持政策: 1、首先大一新生可以在当地教育局申请助学贷款,每年申请的最高金额是8000元,毕业之后的5-10年内还清。 2、然后入学后直接申请贫困生补助,应该有2000-6000元。 3、成绩优异还可以申请奖学金,奖学金又分为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院系奖学金; 4、学校会为贫困学生提供很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借凭这些国家和学校的助学政策,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只要同学们自己发奋图强,他们大学的费用不会是家庭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