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的人 发表于 2011-8-12 17:57:33

廖妈妈讲故事

本帖最后由 坐井观天的人 于 2011-8-14 23:13 编辑

          我家隔壁的廖妈妈,那可真是个热闹人。嗓门大,爱笑,心地也善良,尤其对我格外照顾。园子里的瓜果熟了,总会送点给我尝鲜;煮了什么好吃的,也会端一碗给我吃。现在我长大了,她也老了,但是她的笑声,她讲的故事却时时萦绕耳畔,有时想起来还忍不住笑,于是郁闷的心情也变好了。
         每到严热的夏夜,乡亲们就会到三号桥上乘凉。搬一把拖椅,拿一把笆扇,卷几根叶子烟,带几个香瓜,原本安静的桥上顿时热闹起来。我总是搬着心爱的小板凳,跟着爷爷去乘凉。
         廖妈妈也来了,她正摇着笆扇,跟另外一位大妈开心地说着什么,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我搬着板凳过去,挨着她坐,缠着她讲故事。她拍拍我的脑袋,笑着说:“好,先给你打个谜子猜怎么样?”我点头说好,于是廖妈妈就开始说了:
      “这是个字谜子,你要听好了。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沙洋,两个习子在中央,左一甩,右一甩,甩甩甩。你猜是个什么字?”
         我歪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个甩来甩去的谜子倒底是个什么字。廖妈妈见我猜不出来,哈哈一笑说:“给你提示一下,我姓什么?”我不解地说:“姓廖啊?”“对,我打的这个谜子就是廖字。”廖妈妈说,“来,把手伸过来,我写给你看。”我顺从地把手伸过去,廖妈妈就在我的小手板心里用她的手指写起来,边写边解释:“看,这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沙洋就是广字头,这两个习字在中央就是羽毛的羽字,这左一甩右一甩就是人字,而这甩甩甩呢就是人下那三撇。明白没有?”廖妈妈抠抠我的手心问到。我格格笑道:“记住了。”廖妈妈说:“可别忘记了,廖妈妈会考你的哦,不会写要打屁股的。”我一听,连忙又在心里默念了几遍。
         廖妈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好了,这谜子打完了,下面呢我就给你讲个故事听,好不好?”我立刻拍起巴掌说:“好,廖妈妈快点讲。”于是廖妈妈又开始说了:
       “说是在山边头有个伢子出去当兵,几年后回来了,看见他的爹在荞麦地里蒿草,于是走过去,别着一口京片子说,老头,这红梗梗,绿叶叶的是个啥子东西嘛?他爹一听这话还以为是来了个外地人,抬起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伢子,立马火了,拿起锄头就要打,边追边说,你个半吊子,出了三天半门就忘本了,让老子来告诉你这是个啥子东西。伢子一看爹要打他,吓得转身就跑,边跑边喊,拐哒拐哒,荞麦地里打死人哒…”
         廖妈妈边讲边做动作,把桥上所有的人都逗乐了,我也开心地笑起来。廖妈妈说:“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做人呐,不能忘本,要时刻记得对你好的人,懂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廖妈妈说:“你以后长大了出息了,会不会把廖妈妈忘记了?”我急忙说:“不会不会,廖妈妈对我这么好,我怎么会忘记呢?”廖妈妈笑了,摸摸我的头说:“是个乖伢子。时候也不早了,跟你爷爷回去睡吧,以后再给你讲好听的故事。”虽然有些意犹未尽,我还是听话乖乖地回家去了。
         现在长大了,出门在外,难得回一趟家,可是每次回去总会去看看廖妈妈。她老人家天天在家带带孙子,打打小牌,晚年生活过得还算幸福吧。祝福和蔼可亲的廖妈妈身体健康,永远开心。

凉菜 发表于 2011-8-12 22:32:01

呵呵
荞麦地的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
是我姑太太讲的我听滴
听她老人家讲故事是我童年里最温馨的记忆
那个时候总会说长大了要给姑太太称糖吃
遗憾的是在我刚上初中时
姑太太就去世了
所以看到楼主文章里的廖妈妈
就很自然的想起了我的姑太太
她老人家讲故事时也是绘声绘色
故事里的人物栩栩如生
我到现在也没能忘记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岳飞抗金等等一直都记忆犹新
真的好怀念姑太太的哦很睿智的一个老人呀

坐井观天的人 发表于 2011-8-13 09:19:50

靓彩日化 发表于 2011-8-12 22:32
呵呵
荞麦地的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
是我姑太太讲的我听滴


是啊,真的很怀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廖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