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灰路走出村庄
从煤灰路走出村庄冰凌
夜很静。 我思乡无眠,来到榕江边漫步而行,走向有着香蕉园的石子路。大大小小的黑色白色或红色石子按摩着脚底,舒适的感受,透过鞋袜传至全身的神经感官。还好,我需要的这种舒服,眼下正在这条有着心形的、莲花形的石子路上传递。十一点,晚了。溜冰场的孩子不见了,跳舞的人们散场了,只有咖啡厅的灯朦胧着,将夜弄得神秘莫测。
又是春耕的时节了,身在这钢筋水泥城中,只能在每日的晨曦里,在行走于都市的上班途中,在这样宁静安谧的夜色里,念一念“惊蛰过后是春分”、“清明前后落百子”这些我所熟悉的农谚!这春夜,寂静里,还惊喜于远处偶来的点点蛙声,呱呱的,呱呱的,又仿佛让我是走在铺满了煤灰的乡道上。石子路与煤灰路功效相同。
想起当年赤脚的我!湖北松滋我家门前那条“晴天一把刀,下雨一条槽”的乡道,就是老父亲用独轮手推车从家门口的硫铁矿里推来煤渣灰铺成的。他从口袋里掏了几张毛票子来,买了两包“游泳”的香烟给看场子的人,那人就手一挥,派头十足的让我的父亲装了煤灰。我在旁边看着满面煤尘的父亲,父亲看着满面煤尘的我笑,说:琼,以后,下雨天你就可以穿球鞋走出我们家门前的泥泞小道了。再不用赤脚走完后到晃晃悠悠的水桥上洗沾满靴子的黄泥巴了。我在前面给父亲拉车,车总是装得很满,拍得紧实紧实的。那一个周的时间里,肩上的粗缆绳将我细嫩的肩头勒下一条深深的红痕。但我和父亲用黑煤灰铺了一条下雨时不再沾粘上粘下的黄泥巴的利索路。行人比原来多了,自行车与独轮车也叫得欢了,吱吱嘎嘎唱歌一样,让人心受到鼓舞。
从童年走到少年再到青年,我每日经由这条父亲与自己铺的煤灰道上出行,求知求索。后来成了一名文字工作者,沿着这条煤灰路走出了村庄,走向了许多乡村与都市!
我应该给这文章配首什么歌呢????
{:soso_e181:} 好文章,踩一下 如果要配,就配《三百六十五里路》吧!谢谢版主的用心至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