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
本帖最后由 坐井观天的人 于 2011-8-24 21:21 编辑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养着一头水牛。这头牛比我的岁数还要大,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来到了我们家。两只弯弯的大角挺立在牛头上,两只眼睛如铜铃般大小,大大的肚子,宽宽的背,粗壮的四肢,稳健的蹄,一副威武雄壮的样子。
在以前的农村里,牛是必不可少的牲口。耕种要它,收获要它,就连农闲的时候也要用它碾稻场,一年四季都不得闲。家里的这头牛是我们与其他四家共同出钱买的,由我们五户轮流来养,每年的暑假,牛就转到我们家来了,因此,清晨放牛的工作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早上天刚亮,母亲就会叫我起床去放牛。因为这个时候太阳还不大,田里的露水还没干,青草又嫩又新鲜,是牛最爱吃的。我穿上套鞋,牵着牛绳就出门了,之所以要穿套鞋是因为光脚踩了露水会烂脚丫子。
牛慢悠悠地跟在我后面走,蹄子踩在石子路上咯吱咯吱的响。家乡没有宽阔的草地用来放牛,因此我们只能顺着稻田埂子走,让牛吃埂边的青草。来到田埂边,牛似乎已经迫不及待了,大口地吃起来。牛吃草很奇怪,它吃得很快也很毛,吃一口,走一步,再吃一口,绝对不会停在同一个地方吃很久。于是我就把牛绳绕到牛身后,跟着它走,却是不敢松手,怕它吃了田里的稻子就不好了。曾经有一次,我去抓一只蚂蚱,松了绳子,等回过头来看,牛已经把人家的稻子吃了一片了。这下祸可闯大了,那户人家不依不饶地找到家里,一顿责骂自然是少不了,还赔了一担谷子才作罢。后面我就小心多了,一刻也不敢松手。
牛悠然自得地吃着草,鼻孔里不停地发出呼呼的喘气声。那条长长的尾巴不停地摆动,赶着落在身上的蝇子。我也会帮着赶蝇子,拿一根树枝,在牛身上轻轻地划。偶尔,牛会转过头,瞪着那双大眼睛,感激地看我一眼,又低下头吃草去了。无聊的时候,我会坐在牛背上,看着天空,想一些不知所谓的事情。有时也会蹲在稻田边,数一根稻穗上有几粒谷子。微风轻拂脸颊,很舒服。空气中充满禾香,很清新。
为了让牛吃到更新鲜的嫩草,我每天都会走不同的田埂。有一次,我竟然走到文昌宫去,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看着太阳越升越高,我只能牵着牛在田里转圈圈。我又急又害怕,终于哭了起来。这时一个扯水草的老乡看到我在哭,就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他父母的名字,他就把我送了回来。从此,我再走到远的地方去,就会认真的记住路,怕再走丢了。
牛吃饱了,我就把它牵回去,再由爷爷牵去喝水。牛很喜欢水,看到有水的堰塘,它都会去困一下水。打个滚,滚一身稀泥,碰到水深的地方还会扎个猛子,然后舒服地躺在水里,嘴里还在不停地咀嚼着,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你去拉它,它才不情愿地从水里爬起来,慢慢地走上岸,鼻子里还不停地喷着气。每到此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不敢近身。
过了几年,牛的年纪大了,身体渐渐的消瘦,干活也没有力气了。于是大人们商量着把它卖了,再换头小牛。一个阴沉的午后,牛贩子来牵牛了。牛似乎明白了什么,竟困在牛圈里不肯起身,爷爷打的一篮子鲜草,它连闻都不闻一下。但终究是要卖的,爷爷走过去,摸了摸它的脖子,牵起绳子递给牛贩子。牛依依不舍地走在牛贩子后面,时而回过头来看一看曾经喂养过它十几年的主人们,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泪水。人们不忍再看,看也没有办法,这就是它的命啊,辛苦劳作一辈子,到头来却成了人类的口中食,哎!
时代进步了,种地都机械化了。耕地有旋耕机,收获有收割机,连稻场都不用碾了,直接铺上水泥,又平整又结实。过去农民的好朋友,耕牛,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了。队里的牛有些早已卖给牛贩子了,现在偶尔还能看到几头,怕是再过几年,只能在电视机或者书上看到那耕地拉车的牛了。
{:soso_e109:}很有感觉,曾经也是放牛过来的. 属于童年回忆里的一部分,放牛,也放过马。嘻嘻
其中,跟楼主一样,犯过同样的错误!比楼主的更严重!那个时候吓得。。。。。。。。
很喜欢楼主的文章。
继续关注。。。。 很有感觉,曾经也是放牛过来的. 这种感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一个阴沉的午后",我看到了楼主的灵魂! 楼主没骑过牛啊我还骑过呢不过从牛背上摔下来了{:soso_e110:} 拿分拿分,闪人闪人。 你总是让我想起以前在家的日子 左撇子 发表于 2011-8-26 21:47
你总是让我想起以前在家的日子
又快到中秋了,却没有办法和家人团圆,只能思念了 我们都是放牛娃,咿呀咿呀呦 你是在木天河那边的吗? 都放过牛,呵呵,印象还蛮深刻,从牛背摔下来,鼻子都摔破了,流好多血,{:soso_e15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