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1|回复: 1

[心情] 敢问路在何方 谢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1 23: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敢问路在何方                                 ——当前农民工的现状和困惑
                                                    谢亮
        有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象迁徙的候鸟一样,每年的春节前后,他们拥挤在民航、高铁、火车站、汽车站等各种有交通运输工具的地方,等待着回家过年或者返回工作地方,人们称他们为“农民工”。所谓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企业或外出进城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一般是指从事着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人员。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也是家乡建设的支持者。但农民工身在异乡为异客,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等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随着民工潮的涌起,大量的农民工挤身在城市,他们既要面临工作的压力,又要安慰远方的老人和孩子,还要考虑以后的出路。  作为千万个农民工中的一员,笔者走访了大量的工友,和他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沟通,试图对当前农民工的现状和困惑作一个全面的了解。
                                               当前农民工的现状
       当前的农民工主力大部分在40岁左右,他们留下小孩在老家上学读书,留下老人在家种地处理家务,他们活动在各个工厂、各个工地。
       张中炎,湖北省松滋市人,今年39岁,和老婆一起在一家制衣厂打工,小孩留在老家请人照看。相对别的行业来说,制衣厂多少也算是技术活,近几年,随着棉花的大幅涨价,制衣厂的布料跟着涨价,老板为了工厂的利润,只有在工资上做文章。比如,在2008年期间,他们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有5000元左右,到了现在,虽然各种物质涨声一片,同比2008年的工资,至今还在5000元左右徘徊。
为此,他和厂方进行了多次交涉,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想到家里的老人生活要钱、看病要钱,听小孩每次打电话来都要买这买那,无可奈何之下,张中炎两夫妻只能选择继续在工厂做下去。
         张中炎曾对笔者表示,每个月都要寄钱回家,要购买农药、化肥,农忙时请人帮忙,生活开支,小孩的学费,打预防针的费用,所以,一个月下来,根本上就攒不到多少钱,家里的房子已破烂不堪了。但如果不打这份工,情况将更糟糕。
          李天山,湖北省江陵人,今年41岁,因为没有一技之长,2007年出来打工时,直接找到深圳某工地做小工,在工地上,他搬砖、搅拌混凝土,从早上6点开工,一直忙到天黑,有的时候搞室内装修,需要加班加点。当时工头每月给他400元生活费,承诺年底完工后结清工资,可到了年底,工地一完工,工头结了全部工资就消失不见了,无奈之下,李天山找老乡借了钱才得以回家过年。近来他还是在工地做小工,和一帮同村的朋友一起,虽然工资不会再打水漂,但工地的体力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路面可以烤熟鸡蛋的时候,他照样在工地忙活。他说,这份工作苦累不怕,怕的就是安全上出问题,前几天,有个老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死了,一家老小从老家赶来,悲痛欲绝,可惜啊,他和我差不多年纪,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一家老小以后怎么办?
           在中山的工友王明,是在一家生产玻璃的工厂打工,他主要的工作是在加工好的玻璃上涂上一层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味道很冲,刺鼻难闻,为了挣钱,王明在这家工厂干了两年多,今年的三月,当王明再次象往常一样打开一瓶粘合剂时,一股强烈的气味喷了出来,他随之晕倒。当王明苏醒后,发现自己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告诉他,由于长期接触甲醇、甲苯、醋酸乙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长期刺激到呼吸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危害到生命安全,并对他就行了气管切开术,因为肺部也受到感染,他必须长期服用抗生素。
           厂方决定给王明补偿一笔钱,但他准备先去申请工伤和赔偿,结果一打听,申请工伤要60天,鉴定要30天,仲裁要40天,再一审、二审,到法院强制执行,这一流程下来,最少也要一两年。想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自己实在无力应付,无可奈何,他只有接受厂里单方面的决定。
          梦想总是美丽的,当前的农民工的梦想比起父辈更加多彩,可现实也是残酷的,他们离开自己老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梦想,该在哪里的土壤生根发芽?
                                               当前农民工的困惑
           随着当前农民工的年龄增大,物价的不断飞涨,衣、食、住、行、读、生、老、病、死等等问题,都压在这些年近四旬的农民工身上。
           在与笔者进行沟通的一百多位工友中,80%的人读到初中,95%的夫妻只有一个小孩,60%的人父或母键在,65%的小孩由祖辈照料,20%的孩子寄宿在学校或寄宿在亲友家中,98%人是在年前回家年后返工,5%的人带着小孩读小学或初中,他们的老家,80%的家庭有人在外面打工,也就是说,有7亿到8亿的人和农民工有直接的经济关系。
           笔者的好友班海伟,贵州黔西州人,在一家制衣厂从事烫衣工作。工厂是按记件算工资,他每天早起晚睡,中午吃饭后就到车间去连班,休息的时候,他找来手工能完成的工作,剪剪线,钉一钉钮扣,可一个月下来,他只领到2700元的工资。工厂上班一般都是12个小时左右,记件工资如果是按照劳动法每月22.8天计算,根本连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如果不主动加班,自己养活自己都难。长时间在日光灯下的细致工作,让班海伟的视力下降,今年,为了能正常上班,他佩戴了眼镜,而长期的站立姿势,使他的脚趾骨增生,虽然才40出头,却疾病上身。他常问,去哪里买药便宜,请假去看医生工资怎么办,脚趾头动手术谁来端茶送水?
           来自湖南的工友李小飞,是为数不多的带小孩在工作地上学的农民工,他今年38岁,小孩已经跟他在东莞读完了小学,现在读初三,关于小孩明年在哪里读书已成为他最大的烦恼,小孩说普通话,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学校和老师,缠着父亲不愿回老家去读书,可不回老家读书,在这里读书又不能参加高考,怎么办?不参加高考就意味着不能读大学,对于只读到初二就中途缀学的李小飞来说,孩子不读大学,就只能走他的老路,而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自己年纪大了,同时,家里的老人日渐衰弱,该怎么办呢?
             班海伟和李小飞的困惑,也是当前所有农民工的困惑。一方面,他们不再满足于在长时间的加班及恶劣环境中从事艰苦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只能换来微薄的工资,另一方面,他们牵挂着老家的老人、孩子、妻子。养儿防老的困惑,望子成龙的困惑,改善住房的困惑,回家了失业的困惑,生活中入不敷出的困惑,等等问题扑面而来。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毋庸置疑,正是因为有了亿万个农民工吃苦耐劳的工作和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推动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农民工不仅仅给所工作地区带来GDP的增长,对拉动内需和发展原籍的经济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农业投资、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赤手空拳外出谋生的农民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同时给自己的人生创造了新的价值。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自己脚下。面对困惑,农民工将何去何从?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己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打破二元制的户籍局限,给予农民工多重就业的选择,给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实实在在的关怀,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这些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的党,起于贫瘠的农村,现在,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而农民工,将在这广袤丰稔的土地上,拥抱灿烂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14: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可叹、可悲
   无奈一把心酸泪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8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