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0|回复: 7

[心情] 伙伴4:一场场从头再来的人生困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3 1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他的工作来自世袭,舅舅提前退休,是为他接班作出的牺牲。而舅舅的工作,是因为他爷爷从物资局局长位置提前离休作出的交换。单位、组织、接班,然后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所有的一切,显得如此按部就班、顺理成章,他其实也在谋划着和前辈一样的组织梦,每月的固定工资,发发领导的牢骚,开开同事的玩笑,过着并不宽绰但是足够规律和优雅的组织生活。

人生经不起谋划,人生远比想象中困难许多。许多我们赖以庇护的东西其实很脆弱,比如一种叫做组织或者单位的东西。也许之前被我们所抱怨、所轻视、所不以为然,只有在我们离开组织的那一刻,我们才清楚我们其实是如此无助。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担当物资计划调配的物资局,几乎一夜之间消亡了。他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接到下岗通知的职工。

陪他去办离职手续的那天,天气很不错。尽管单位的气氛冷清而沉闷,但我们似乎并不沮丧,情绪偏有些兴奋。也许是有大把青春在手的我们,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重大和严肃。捏着买断身份的一沓薄薄的钞票,他说准备去做点小生意,那表情,似乎有大把的机会等着他。我对他的未来并不担心,这种信任也许来自他在我面前表现的自信和主见,也许来自我对他近乎盲目的迷信。回想起来,面对这从头再来的困局,面对着人生的归零,我们的乐观态度真是有点匪夷所思。

蹲在大排档前面的街沿边,他笑着说:“你看我现在像不像讨米佬?”说这话时,他眼神中有自嘲,也有宿命的成分,我一直不承认困局中的他有过绝望。

他在县城的街道边开了一家十五元火锅摊,是夜摊形式,白天收起来,晚上支出去。看得出,沦为贩夫走卒的他,不再精致和讲究,那些轻松的调侃也少了许多。人变得隐忍,心事重重的样子。守着清冷的生意,看着远处一家已成气候的火锅摊,满脸羡慕。

我已经很少去他那里了,不太忍心看他辛苦而落魄的样子,另外,我优雅的上班生活,已成为了彼此之间交流的障碍,他有些疏远我了。和他最好的伙伴,是他乡下老家的邻居,一个在县城跑摩的的小伙子。没有生意的时候,那个摩的小子就把摩托车靠在他摊位前面,和他一起蹲在街沿上,和他一起抽劣质香烟。对于他,那个摩的小子是他同病相怜的伙伴,正在和他共同面对生活的苦难。而我,这个曾经的伙伴,则像一个局外的看客了。

一家夜摊上在放谭咏麟的歌曲: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这样的歌词,像风吹过青春岁月的一些感慨,一些喟叹,让人不禁为之黯然神伤。

后来再去时,所有的夜摊全部消失了,说是统一规划,搬进了新建的大市场。那些出不起高昂房租的摊位,像被城市清扫的垃圾一样,淘汰出局了,这其中也包括他。

再联系上他的消息时,他已经去了一家养猪场。他说是在养猪场做厨房后勤,表嫂也在一起,在养猪场外面一家独立的餐馆做服务员。他说,养猪场是一家公司的下属企业,效益不错,公司老板是他一个本家,对他不错。我知道他,无论多难,他总是努力把好消息告诉我。

我去了他那里。养猪场规模确实不小,而他所谓后勤工作,不过是一个小食堂。他负责每天骑摩托到县城买菜,同时和一个婆婆换班炒菜。无论多么艰难,但总算安定了一些。他已经把自己看的如此卑微,生活的一点施舍他都当作恩赐。

他带我去看表嫂工作的餐馆,表嫂依旧安之如素,我不清楚私底下,表嫂是否会对他有所抱怨,是否对婚姻生活感到失望?他有点神秘地说:“柜台上那坛泡酒,是用脚猪卵子泡的,一瓶价值上千块,一般公司的贵宾来了会点着喝。”我听得犹如天方夜谭。

瞥一眼那瓶奢靡的泡酒,和他窘迫的生活而言,像一个黑色的笑话。

与他一场场从头再来的人生困局相比,我的生活像一篇励志文章,一点点看到曙光和未来。不断变动和改善的际遇,使我逐渐淡了和他的联系。调到外地工作很长时间后,我忽然想起了他,才发现,我竟然这么久地遗忘了这位在生活中无言挣扎的伙伴。

电话中,他的声音很惊喜,说是也在和我一个城市打工,正在学车床技工。当晚,他就骑着摩托车来看我。尽管依然困顿,他气色还是不错。他说师傅很喜欢他,收入也不错,想以后专业干车床。他在我面前表现的乐观,我已经半信半疑了。他的手变得粗糙而干硬,不复之前的干净和柔软;他的长发已经凋零,秃顶的他开始显出了老相。那些苦难生活对他的折磨,明明白白地写在他的身上,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了。我没有去看他的工作环境,我是躲开苦难现场的弱者和逃兵。

在他沉重到无从言说之际,作为伙伴的我,这份优雅的现实是如此轻浮而可耻。我们曾经在青春岁月中发下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呢?他是我的伙伴,是另一个我,又像在替另一个我,一遍遍在生活的困局中重新出发,去承受人生的苦难岁月。而对于这一切,我却无能为力,或者是袖手旁观。为此,我对他怀有深深的愧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7: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楼主的文章,感觉就像自己在叙述过去,很真实,很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4: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就像是我小时候的一个邻居!经历什么的简直一模一样!他家的情况一直比我们家好,初中毕业靠关系就去了新江口一家吃皇粮的单位,每周末会回家,让我羡慕得不得了!而我只有青灯黄卷穷读书的命。然真的是世事难料,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他们那个单位改制被撤了,他也顺理成章下岗了,夫妻分道扬镳,在新江口买的买房也卖了,如今只能靠在新江口开摩的为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6: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就是一本书,每个人写出来的故事都不会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故乡——少年闰土。
曾经常在一起玩的我的那些伙伴们,有好多年没看见过了,但是我已感觉我们之间已有了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7: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穷缘于命、世冷出自风!!!
可怜五、六十年代出生,在地方工商企业改革中做出牺牲的受难者们,只有用宿命论的观念宽慰自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17: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人生如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2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经不起谋划”。作者唯有这篇让我有泪,有太多的“我们”在不断地重头再来,生活有太多的劫难总是不期而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9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