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3|回复: 0

[育儿] 走在春天里——松滋教育事业发展纪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8 14: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教育,春天的事业。
    岁末年初,松滋教育团队“拎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一个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的春天。
    2010年,松滋教育质量实现了新突破。该市中考“两率”保持高位增长,荣登荆州榜首。曾经令人诟病的高考精彩突围,全市重点本科上线436人,同比净增106人;本科上线2942人,上线率达48.3%;时隔4年,松滋再有应届考生投入清华怀抱。松滋高考在迎来“拐点”的同时,也迎来了外出求学高中学生的回流热潮,也在时隔10年之后迎来了荆州市高中教学工作大会重新光顾松滋。
    这一年,松滋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成功争取中央建设资金3933万元,有序推进了“校安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年,松滋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新进步。出台了《松滋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推进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实现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快了“班班通”建设步伐,建立了教育资源配置新机制。
    这一年,松滋教育民生增添了新亮点。投资额达5000万元的黄杰小学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成立了资助贫困学生联合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心助学•成就梦想”资助活动,募集捐款108万元,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140万元;惠民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全年发放助学金1800万元。
    这一年,松滋校园安全工作攀上了新台阶。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均配齐了门卫和保安人员,安装了“110”联网直通报警装置;90%的学校安装了校园电子监控系统。
    这一年,松滋教育队伍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这一年,松滋教育“成绩单”上写满了惊叹号。

    党政“给力”  教育升温
    松滋教育温暖如春,得益市委、政府以及全市上下的共同“给力”。
    “读书,既是最低的诉求,又是最大的民生。万事悠悠,教育优先。教育发展,必须戴望远镜,切忌近视眼。”在一次议教会议上,松滋市委书记蒋鸿掷地有声,一语中的。
    “给力”的不只是观念,更是行动。松滋的决策者们从战略、制度、投入、管理等层面不遗余力,突出教育第一战略,加大教育第一投入,全面推进“科教强市”。
    “七大制度”烘托第一战略。
    定期议教制度。一年至少召开一次市委常委议教专题会议,至少召开一次市政府教育工作会议。近5年来,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共专题研究教育工作18次,出台教育工作文件5个。
    领导干部和单位联系学校制度。市镇两级主要领导和市直各单位都有自己的联系学校,做到了工作在现场研究,问题在现场解决。
    人大、政协调研教育工作制度。市人大、市政府每年确定重点,进行教育工作专项调研。教育部门每年都有议提案进入人大、政协的视野。
    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市委、市政府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义务和目标要求。
    教育专项奖励制度。设立了“金松教育奖”,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感激励业绩突出的师生。
    校园安宁日制度。学生在校期间,部门进校检查必须事先报批、检查结果备案,严禁擅自闯“红灯”。
    学校建设审批简化制度。相关部门对教育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做到手续从简、办理从速、费用从优。
    “三大增长”保障第一投入。市政府通过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并逐年增长。
    党政“给力”教育,正在建设中的黄杰小学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在黄杰小学规划用地的决策会议上,市委书记蒋鸿动情地说:“必须把城区最好的地段划拨给学校,因为孩子是松滋的明天,教育是松滋的希望。”
    松滋市政府将黄杰小学建设作为承诺办理的十件大事之一,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如此,市长洪文革还亲自担任了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城建、国土、发改、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在建设规划、土地报批、项目申报、环境评估、资金调拨等环节一路“绿灯”,形成了“大合唱”。

    敲响新教育的晨钟
    当下,教育事业正值转折时期,公平教育时代和素质教育时代已然来临。松滋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正在实现由重点突破向均衡发展,由规模发展、速度优先向内涵发展、质量优先的优美嬗变。新教育的晨钟,响彻金松大地。
    教育发展,教师先行。为打造一支与新教育理念匹配的教师队伍,松滋市建立了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多管齐下,激活了队伍。该市建立教师补充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录了131名公办教师,接受省派资教生80余名。从2010年开始,每年带编招聘10名以上免费师范生前来任教。该市完善了教师流动机制,积极引导城镇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鼓励乡镇范围内的初中与小学、中心小学与城级小学之间的教师交流。最近3年,全市选派了30余名教师到师资比较薄弱的中小学任教,推进了人才均衡配置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原万家学校副校长马德军,2009年初从质量强校调任纸厂河中学校长后,很快使纸厂河中学摘掉了“薄弱学校”的无形帽子。该市创新教师培训机制,最近3年共组织小学、初中教师3000余人次参加“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培训活动,收效明显。2010年,市教育局组织355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加中考,社会反响良好。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他们还创造性地组建了“松滋市师德标兵报告团”,在全市巡回演讲,引领了良好师风。
    呼应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的教育需求,松滋科学调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新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布局调整规划,该市撤并初中10所,撤并完全小学59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着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争取资金8457万元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该市加大薄弱学校帮扶力度,设立了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3年来,共为10所薄弱学校倾斜310万元。
    坚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松滋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一方面,突出爱国主义、习惯养成、励志勤学、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等五大主题,狠抓德育。一方面,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做法,认真开好体、音、美等课程,让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2010年,陈店小学学生张田恬在全国电脑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填补了我省农村小学空白。松滋特校学生参加全国第五届特奥会,收获了两块铜牌。
    面向未来,松滋市教育局局长易文慧、党组书记王军表示,将坚持科学引领,注重内涵发展,用责任看守教育,用激情经营事业,争做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优等生”。
    在春天里出发,松滋教育正在步入又一个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9 0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