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遇缘 于 2011-7-25 01:12 编辑
不经意的一次邂逅,你为我的未来装饰了一个梦。从此,我众里寻君千百度,执著地在尘世中寻找生命的淡泊……
——-题记
随着高楼的拔地而起,绿色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初次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便恋上了这位飘逸脱俗,带有自然气息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四十一岁,正值不惑之年,正是古人建功立业的大好人生阶段,陶渊明却默然远离了官场,来到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田园,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他原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而今返归自然,隐居田园,他寄情于菊,寓情于诗。
家乡的草屋、田地、树木、炊烟乃至鸡鸣、犬吠都显得如此可爱。他在这儿,种出了一片桃花源,当花瓣纷飞,舞出的是一个千年不朽的美丽奇迹。
如果说他的生命是一条奔流的河,那么左岸就是人间的荣华富贵,右岸则是山林的纯朴天然。他选择了右岸,这是他在生命的征程中做出的明智选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好一个“羁鸟倦山林,池鱼思故渊”的眷林之人!
也许有人认为陶渊明胸无大志。其实不然,他也曾有过远大志向,他也曾热衷官场,他也曾立志为国、为民,为他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他说:“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他说:“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然而,只怨命运捉弄,他虽饱读诗书,却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几次出仕让他倍官场的黑暗、腐败和血腥。他对桓玄企图篡弑的丑剧不屑一顾,他对邮督索取贿赂憎入骨髓。但,他无能为力……
他又怎愿奴颜屈膝?又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挂印而去,走得那样潇洒,走得那般清明,像他不羁的性格!
从此,这个“登东皋以舒啸“的闲人,这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雅人,这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人在文坛上享誉千年。
好一个“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陶渊明!
陶渊明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气节却是感人的。官场失意,又痛失爱妻,后续连理,隐归田园,却不料遭遇天灾人祸。
一场大火,使得“一宅无遗宇”;“螟虫为害,风雨纵横”,又让他“收盈不佳”。他变得穷困潦倒,竟至“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地步。但他意志坚定,宁死也不愿和那些鸡鸣狗盗的官僚们同流合污。当朝庭再召他任著作郎时,他厉言拒绝。他说:“吁嗟身
后名,于我若浮云。”他衔着酒杯,吟出的是一身傲骨,醉出的是朗朗清明。
好一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渊明!
隔着上千年的沧桑,我与古人陶潜促膝长谈,那么远,又那么近……他不正是我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找的精神寄托吗?
但,我不能否认,恋上他更多的是因为我生活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只怨繁华太过诱人,世人皆爱追名逐利,商家利益熏心,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连摩天大楼下几棵小树的“避难所”也都成了广告招租位……
可怜!可笑!可悲!
穿梭于“水泥森林”,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被落日拉长的身影,一直延伸到不知未来的今后,闪烁的流光溢彩逐渐淹没了自然的本色——绿,我慌得不知所措。未来怎样,我不敢想象……
如今,我再也寻不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再也寻不到与陶潜相似的处于阑珊灯火处的背影,又怎能不感怀?
感谢您,这位令我最爱、最敬的古人;感谢您,给了我一份生命的淡泊;感谢您,为我的未来装饰了一个梦,梦中有一片桃花林,林中屋前,还有五棵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