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岳<<悼亡诗>>到元稹<<遣悲怀>>,李商隐<<房中曲>>,纳兰性德<<金缕曲>>等等,都各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但苏轼的悼亡,既不同于潘诗中睹物思人,触目惊心的沉痛哀思;更不同于元稹的"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那种报恩情愫;与李商隐.纳兰性德的缕述往事,说不尽的"昵昵儿女语"也有别.从这首<<江城子>>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余窃以为,悼亡词可类分为二,一以元稹潘岳等为代表,多为直面死亡而读来震撼,一以东坡纳兰性德等为代表,深沉,隽永,生命好比醇酒,经历越久,就滋味越浓,
其余各人,莫不以此两类划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12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