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8|回复: 17

[心情] [转帖]杨振宁翁帆笑改徐志摩情诗 再谈婚后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7 2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杨振宁与翁帆谈婚后生活

    杨振宁夸翁帆聪明可爱没心计依旧单纯,翁帆则说杨振宁常拿数学题考她


    据中新社9日电杨振宁夫妇近日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再次谈及两人婚后的幸福生活。


    (今年84岁的杨振宁教授,浅蓝色衬衫外是深蓝色外套,显得精神奕奕。30岁的翁帆一身深蓝色连衣裙,青春的脸蛋散发着娟秀之气,难怪杨振宁要说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杨振宁已被传媒追逐50年,接受记者采访是小儿科。翁帆初则略有防卫神态,不过,聪敏机灵的她,很快进入受访状态。)


  两人在一起很愉快


    记者:“很高兴看见你们两位神采飞扬,最近感觉怎样?”


    翁帆:“我们两人在一起很愉快。我想,要神采奕奕,首先要心情好,感觉快乐。而且,我们两人有很多话要说,谈的并不是深奥的东西,不一定讲哲学、讲生命,总是什么都谈。振宁的朋友都说他这两年年轻了,每次看见他,都说比上回年轻了。”


    记者:“那这是你的功劳了。”


    翁帆:“我们是互相的。他也让我觉得很快乐。”


    记者:“你把青春浇灌在他身上,而他把智慧灌注在你身上,是这样交流吗?”


    翁帆:“并非全是这样。”


    杨振宁:“我觉得你智慧这个词用得不恰当,翁帆只是从我这里得到些经验。我尝试把这几十年的经验,慢慢传给她。”


    参观时一定玩游戏


    翁帆:“我们看见什么就谈什么,去参观美术馆一定玩游戏。”


    杨振宁:“游戏是这样的。参观后我会问她,如果这家美术馆要送你一幅画,你选哪幅?来看看我们两个人是否选的是同一幅画。这样我们就有很多话题讨论了。”


    记者:“你们的合拍率怎样?去10家美术馆,有没有8家都选同一幅画?”


    翁帆:“我们的审美观大致相差不远,虽然不一定同选一幅画,但是小范围还是一致的。”


    记者:“你觉得翁帆怎样?”


    杨振宁:“她聪明可爱,而且是一个没有心计的女孩。我认识她的时候,用guileless(单纯)来形容她,两年后,我觉得她仍然是这个样子,这就是她的特点。她也不是aggressive(行为激烈)的人,对世界并不是主动要去改变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题做诗乐悠悠
 


    记者:“你觉得杨教授怎样?”


    翁帆:“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绝不令我沉闷。开始认识他的时候,还会常想着他是大人物,很尊重他。慢慢接触后,这些已不重要。他很好,常会出些数学题目给我做。”


    记者:“你什么水平?”


    翁帆:“我的水平有时高,有时低。”


    记者:“你出题给他做吗?”


    翁帆:“我可能有给他出题吧,但不是数学题。”


    杨振宁:“我们还一起改徐志摩的诗。我记得我们的第一句是‘你我相逢在晚霞灿烂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我们把徐志摩的‘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改了。


    翁帆:“后面我们还改了很多,现在忘了。”

 

vGFqUByh.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7 23:26:1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23: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振宁谈与翁帆婚后生活:去世后赞成妻子再婚

 中新网7月6日电 备受各方瞩目的杨振宁与翁帆一出现在台湾更加受到了关注。不少岛内媒体对这两人都进行了专访,让他们谈两年的结婚生活与感想。


  台湾《联合报》也刊出数篇文章,将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后生活一一展现,以下摘录部分专访内容:

 
  问:两位结婚快两年了,结婚对你们各自的人生,最大改变是什么?


  杨振宁(以下简称杨):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人,婚后,我们从彼此学习到些自己以前没经验过的事情。


  我们年纪差很多,媒体有非常多讨论,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没注意到:一个人到了八十多岁,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个年纪很轻的人结婚,很深刻的感受是,这个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一种方式上做了延长。


  假如我没跟翁帆结婚,我会觉得三四十年后的事跟我没关系;现在我知道,三四十年后的事,透过翁帆的生命,与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下意识里,这个想法对我有很重要的影响。


  翁帆(以下简称翁):振宁讲过:“有些事我看不到了,可是再过三四十年,你帮我看。”我们心底难免有点伤感,但大家都晓得这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会经历。对我来说,婚后经常要旅行,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这跟我以前生活不一样,因为我结婚前还在念书。我想所有人结婚后都少一些自由,但也换来很多好处,比如说,晚上不用一个人吃饭。


  问:杨振宁的过去,翁帆没有参与,会造成隔阂吗?或反而可以分享不重迭的人生?


  杨:我认识很多人,有的认识很多年,像这两天翁帆和我会看到很多人,我都会预先向翁帆介绍,这个人多少岁、做什么研究。


  翁:多的时候我不可能全部记住,但见面谈话后,就可以记起来。我发现,很多人年纪大,可是心态非常年轻。像这回去维也纳,我和法国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太太去逛博物馆,她六七十岁了,但完全不觉得她是个老人,她走路甚至比我还行。


  杨:也是在维也纳,见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夫妇请我们吃饭,他夫人问翁帆多少岁了……


  翁:她非常开朗,她先说自己76岁了,问我多少岁。我说我快30了。她非常吃惊,说:“我以为妳才16岁!”我们哈哈大笑。


  杨:我想人相处了以后,年龄差别没什么重要性,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透过跟翁帆的接触,我也认识很多和她同年纪、在潮州、广东长大的中国年轻人,帮助我对中国今天的各种现象,多一些了解。


  问:会不会在价值观上因为世代差距有不同看法?


  杨:像吃东西,毕竟我在美国住了快六十年,而她最近才长期接触外国生活。


  翁:我发现他吃中餐和西餐份量不一样,西餐吃得比较多,中餐通常吃一点就说吃饱了。


  杨:又比如说她对中国的补药,相信的程度,比我大了很多很多。


  翁:中国人普遍觉得人参是好的,广东人喜欢煲汤,里头会放一些药材。这些我相信对身体有好处,他一边喝,一边说不相信。不过只要他肯喝,我还是会煲给他。


  杨:我对煲汤的作用,信仰没有她那么强。


  我想中医里许多观念有它的道理,不过这个道理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清楚(翁笑)。比如说人参对人的身体所以好,因素非常复杂,人体也非常复杂,两个复杂的东西混在一起,就不容易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23: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你们谈话都这么科学吗?跟诺贝尔奖得主生活在一起是什么感受?


  翁:我想他首先是一个人。当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很少去想他是什么得主或什么人物,就只把他当作丈夫一样来相处。


  杨:我可以解释得更清楚一点。比如说我看电视或看电影,了解的速度不如一般人,一方面是我的耳朵有点问题,不过不只是这个。我跟翁帆看电影,她会觉得:喔,原来杨振宁这人,并不这么聪明。


  翁:每看完一部电影,过一两天他就完全忘了,我再跟他提起,他就说没看过。他说他年轻时就是这样,所以一部电影看上十次,都不会觉得闷。


  问:结婚两年,院士做过的什么事让妳最感动?


  翁:嗯,现在我刚好想起两件事,心里觉得是甜的。有一回我们在日本,早上我病了,头晕、肚子疼,没法起床,振宁到楼下帮我拿一碗麦片粥上来,喂我吃。(杨:多半时候,都是她照顾我。)


  另一件是在三亚的酒店,他通常比我早起看报纸、看书。那天他不想开灯吵醒我,就到洗手间里头去看。我醒来后跟他说,你可以开灯的。


  问:你似乎对老这件事很坦然?


  杨:是,很幸运,我现在身体很好。假如我不能行动了,我们的关系和对前途的看法,不可能跟现在一样。


  有人认为我们的年纪差这么多,兴趣可能完全在不同方向,过去经验也不一样,会影响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不过,我觉得这些婚姻不成功的可能性,在我们之间都没有。


  相反的,年纪差这么多的婚姻,有特别促进两人关系融洽的地方。比如说,一个人年纪大以后,反应会比以前慢一点,英文说slow down。年轻时你走路反应很快,绊了一下立刻可以调节,年纪大的人调节速度慢一点。


  所以我跟翁帆走路,很自然就拉着手。一般人说这表示我们的关系很亲密,当然如此,不过还有一个更深的道理,就是我拉着她的手,我走路的安全感会增加。


  问:翁小姐会刻意慢下来配合吗?


  翁:我没有,其实他走路很快的。


  问:婚前你们曾讨论过如何排解别人的议论或亲友的压力吗?


  杨:亲人的看法,当然是我们比较重要的考虑(杨有三名子女),不过在我们两家的情形,他们没有任何异议。至于朋友,我想绝大多数都觉得这是一桩不寻常的婚姻,不过他们也认为是值得做的事情。


  最近我们到美欧去了一趟,因为翁帆是念英文的,所以她和别人交谈一点困难也没有。我曾经想过,如果她不大会说英文,我们会不会结婚?这是没办法回答的问题,人的感情很复杂,不过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


  翁:我们结婚是先自己决定,再通知家里人。当然希望他们支持,不过我想,首先是我们自己做了决定。


  振宁说过三四十年后,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罗曼史,我也这样觉得。我这样想没什么特别理由,只因为我们生活得很好。


  杨:我想(看了翁一眼),翁帆也许不会反对我给你们讲这个故事。讨论结婚的时候,我跟翁帆说,将来我不在了,我赞成妳再结婚。她说:“我当然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讲!”


  但我的话是有哲理的。人生非常复杂,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我告诉她,赞成妳将来再结婚,是年纪大的杨振宁讲的;年纪轻的杨振宁,希望妳不再结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23: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月的第一个夜晚,香港浸会大学金禧校庆音乐会在香港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近八时,音乐会来了对稀客──杨振宁教授和妻子翁帆。杨教授身着细格灰西服、精神颇佳,翁帆穿了件乳白色的风衣,略施淡妆,文静典雅,两人十指相扣,悄悄走进音乐厅,在中间偏右的普通座位入座,并未惊动主人。

    由浸会大学学生和老师组成的交响乐团正为著名小提琴家李传韵伴奏演绎韦尼奥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李传韵激情澎湃的演出深深地感染了杨振宁夫妇,两人听得如痴如醉。

    酷爱音乐 雅兴颇高

    中场休息时,杨振宁、翁帆与记者聊开了音乐。当杨振宁知道李传韵五岁即获奖、十一岁获得第五届韦尼奥夫斯基国际青年小提琴大赛青年组冠军时,连连颔首称赞,而翁帆听说李传韵今年只有二十四岁时惊叹“真年轻!”

    翁帆告诉记者,在家时她和杨振宁都喜欢听音乐。不过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杨教授坦言还是喜欢西方经典音乐多些。至于何占豪、陈钢作曲的《梁祝》,杨教授也是喜欢的,不过听的地方不是今天这个音乐厅。

    当然,杨振宁夫妇也注意到在音乐会上领唱《我要尊主为大》的女高音丘爱恩。丘小姐是浸会大学的毕业生,后在美国取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杨振宁告诉记者,在今晚的音乐会上演出的有不少是浸会大学的校友。

    新人下厨 体贴温馨

    从音乐聊到生活,记者问翁帆会做菜吗?翁帆说“在家里有时也做”。翁帆说她做的是南方口味的菜,潮汕特色的,譬如煲汤。“在内地,家中有工人,在香港没请工人”,翁帆悉心照料杨教授。

    记者注意到,翁帆对杨振宁细心入微。进入音乐厅时台阶拼木地板的颜色有些晃眼,小翁提醒杨教授注意台阶。音乐会册子的英文字体较小,费眼,翁帆时而悄声地向杨教授解说着什么。

    记者由衷地说“你们很温馨”,杨振宁与翁帆听了相视露出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9 01: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了,世界上的事情有它的多面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15: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兴趣的是相差50多岁的两个人有真正的爱情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21: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

爱情是没有年龄的,共同经营的是两个人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21: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爱小MM,很天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事实,对于楼上的问题我也同样很感兴趣,相差50多岁的两个人有真正的爱情吗?

不是不相信,而是现在这个社会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有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23: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em12]也许吧

    还是坚持,爱才可以驾起彼此沟通的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2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故事让我温暖

呵呵。。要是以后我嫁的人就是年纪悬殊很大的,千万不要诧异哦[em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0 22:48:5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2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是毒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1 23: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好。顶上去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21: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em27][em27][em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12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