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谈与翁帆婚后生活:去世后赞成妻子再婚 中新网7月6日电 备受各方瞩目的杨振宁与翁帆一出现在台湾更加受到了关注。不少岛内媒体对这两人都进行了专访,让他们谈两年的结婚生活与感想。 台湾《联合报》也刊出数篇文章,将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后生活一一展现,以下摘录部分专访内容:
问:两位结婚快两年了,结婚对你们各自的人生,最大改变是什么? 杨振宁(以下简称杨):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人,婚后,我们从彼此学习到些自己以前没经验过的事情。
我们年纪差很多,媒体有非常多讨论,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没注意到:一个人到了八十多岁,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个年纪很轻的人结婚,很深刻的感受是,这个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一种方式上做了延长。
假如我没跟翁帆结婚,我会觉得三四十年后的事跟我没关系;现在我知道,三四十年后的事,透过翁帆的生命,与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下意识里,这个想法对我有很重要的影响。
翁帆(以下简称翁):振宁讲过:“有些事我看不到了,可是再过三四十年,你帮我看。”我们心底难免有点伤感,但大家都晓得这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会经历。对我来说,婚后经常要旅行,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这跟我以前生活不一样,因为我结婚前还在念书。我想所有人结婚后都少一些自由,但也换来很多好处,比如说,晚上不用一个人吃饭。
问:杨振宁的过去,翁帆没有参与,会造成隔阂吗?或反而可以分享不重迭的人生?
杨:我认识很多人,有的认识很多年,像这两天翁帆和我会看到很多人,我都会预先向翁帆介绍,这个人多少岁、做什么研究。
翁:多的时候我不可能全部记住,但见面谈话后,就可以记起来。我发现,很多人年纪大,可是心态非常年轻。像这回去维也纳,我和法国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太太去逛博物馆,她六七十岁了,但完全不觉得她是个老人,她走路甚至比我还行。
杨:也是在维也纳,见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夫妇请我们吃饭,他夫人问翁帆多少岁了……
翁:她非常开朗,她先说自己76岁了,问我多少岁。我说我快30了。她非常吃惊,说:“我以为妳才16岁!”我们哈哈大笑。
杨:我想人相处了以后,年龄差别没什么重要性,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透过跟翁帆的接触,我也认识很多和她同年纪、在潮州、广东长大的中国年轻人,帮助我对中国今天的各种现象,多一些了解。
问:会不会在价值观上因为世代差距有不同看法?
杨:像吃东西,毕竟我在美国住了快六十年,而她最近才长期接触外国生活。
翁:我发现他吃中餐和西餐份量不一样,西餐吃得比较多,中餐通常吃一点就说吃饱了。
杨:又比如说她对中国的补药,相信的程度,比我大了很多很多。
翁:中国人普遍觉得人参是好的,广东人喜欢煲汤,里头会放一些药材。这些我相信对身体有好处,他一边喝,一边说不相信。不过只要他肯喝,我还是会煲给他。
杨:我对煲汤的作用,信仰没有她那么强。
我想中医里许多观念有它的道理,不过这个道理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清楚(翁笑)。比如说人参对人的身体所以好,因素非常复杂,人体也非常复杂,两个复杂的东西混在一起,就不容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