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1|回复: 4

[心情] 争名与改名 谢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18: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争名与改名                                                             谢亮
         广东省的东莞市,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铁路交通发达,途径东莞的铁路线有广深、广梅汕两条,樟木头、石龙、常平、茶山等多个镇都设有客货运火车站。在东莞,现在正常运营的长途客运火车站设在常平镇,站名为“东莞东火车站”,在相隔一公里左右的广深线城际动车组停靠站,也是在常平镇内,站名为“东莞站”。随着近两年来新石龙火车站的建设,“东莞站”这一名号引来多方的争论。
        可以看到,从1997年原常火车站更名为东莞站之后,加上后来东莞东火车站的运营,常平的经济发展因坐拥两个东莞站而如虎添翼,常平镇抓住机遇,打好铁路牌,如大京九人才市场、大京九物流园、大京九塑料城等等,就是充分展示了铁路元素。因为人流的兴旺,常平镇的第三产业也同步发展,现在,在常平镇仅星级酒店就达数十家,作为一个镇,因为有了两个名字叫东莞的火车站,在其形象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名字起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目前,石龙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新石龙火车站站名一事回应称,新石龙火车站将在通车前改名为“东莞站”,东莞市委市政府已下发文件,将新石龙火车站命名为“东莞站”,位于常平镇的东莞站将命名为“东莞南站”,东莞东站不改名。广铁集团已向铁道部提交了改名申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常平镇内的两个火车站已经让人晕头晕脑、搞不清方向了,如果新石龙火车站命名为“东莞站”之后,那么混乱的就不仅仅是站名,更多的是一些急着赶车的乘客。
          都是因为名,前几年,有专家学者建议把湖北省的简称由“鄂”改为“楚”。他们认为,从时间上讲,“鄂”出现的要比“楚”晚,楚是周代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而“鄂”是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从面积上讲,楚统治的范围不仅是湖北,还包括现在的湖南、河南、贵州、江西等省的一部分,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悬挂至今。而“鄂”只是湖北鄂州一带的小地方。更有民间戏言,“鄂”字上面两个口,表示喜欢与人口舌之争,或言多必失,右边的耳旁表示偏听偏信,亏字就更惨了。“楚”字表示人在树林中行走跋涉,有开拓进取之意。
          打着研究和推广楚文化的旗帜,建言把湖北省的简称由“鄂”改为“楚”,我觉得有些牵强附会的味道。且不说改简称别的省份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只说湖北省现有的机动车辆1000万的保有量,如果要把车牌上的“鄂”字改为“楚”字 ,照一个车牌100元计算,就需要投入10个亿。如果真正想把楚文化发展壮大,那么拿出这10个亿的费用来对楚文化进行研究推广如何?
           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罗哲文指出:“中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之地名文化,世界独一无二,堪称国之瑰宝。”无论争名还是改名,总会诞生一个新的地名或简称,而在之前承载地域文化的名字,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名字,一旦失落,又该怎样去挽回?
           争名与改名,争来改去的其实是名背后的利,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仅仅想依靠某个名字来换取成功,我认为,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21: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砖家叫兽吃饱哒就是无鸟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23: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极是。。。。支持鄂该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 2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口舌之争是是非非,耳,偏听偏信。亏,寓意不祥。支持鄂该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谢谢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8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