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留守的娃娃
2012年7月,暑假,儿子和奶奶一起坐火车从湖北经过湖南来到东莞。这是儿子第二次来东莞,第一次来时已是2008年,到的第二天刚好儿子一百天,2009年的元旦回家时,已是一岁多。现在想来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让人记忆犹新。 我来东莞打工,将近十多年。我是城市的过客,儿子是我的过客。来返广东与湖北之间,每一次东莞的相聚仿佛只是为了站台的离别。聚少离多的不是次数,而是岁月的长短,往往一次离别等价了五倍的相聚光阴。相聚固然短暂,父爱母爱势必全力以赴。嘉荣超市中,儿子中意的玩具和喜欢的食品,狠下心来,一一买单。肯得基里,我和儿子第一次尝了家庭桶的滋味。佛灵湖游泳场里,带他在水中嬉戏玩耍。相聚确实短暂,人渐熟悉,感情日趋浓烈时,我还来不及教儿子看书写字,儿子却又要离开,学前教育只能靠十几本彩色儿童书的目视陶冶,只能寄希望于我的爸爸妈妈、儿子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爱勿庸置疑,但是他们隔代监护,跨世纪教育,老思想能否与时俱过,不能强求,也不敢奢求。 我似乎还有一些选择。让五岁的儿子来东莞,照顾他的责任就要落在妻子身上,无法工作,一副肩膀挑起一个家庭,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让父母来东莞,他们深知打工的艰辛,不愿增加儿子的负担。让父母单独一人来东莞,我又于心不忍,老有所伴正是父母的宿愿。于是,我只能把儿子留在故乡,做一名留守儿童,给爷爷奶奶冷清的生活增添一点生机和情趣。 回去的前天晚上,我带他到游乐场所,任他在气垫床上蹦跳,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从七点到十点,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他仍玩得兴高采烈,我也没有催促他回去,因为我知道明天他就要回家,离开东莞,下次不知何时才能到这里来玩耍。 儿子回去一个星期了,电话接通那头儿子在说:“爸爸,明年暑假我还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