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财物快速流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诈骗犯罪日渐增多。随着通信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在传统街头诈骗的基础上,借助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制造并散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件更是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警方根据破获诈骗案件的特点,将其分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和街头诈骗3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解析,告诉你防骗招数。市民朋友若发现诈骗案件线索,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协助警方打击各类诈骗犯罪。 10大常见电信诈骗方式 您得留意 手法1:假冒司法机关人员行骗 不法人员利用来电任意显技术冒充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诈骗、洗钱、邮包涉毒等理由,谎称因办案需要,要求当事人将钱转至所谓“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 公安机关有严格的办案程序,不会通过电话进行简单操作,收到类似信息应及时拨打110报警。 司法机关不会以电话、短信方式告知当事人涉嫌某种犯罪,更不会提供安全账号要求转款。 通过查询“办案单位”电信进行咨询,切勿拨打“办案人员”提供的电话号码。 手法2:谎称银行卡透支行骗 不法人员冒充银行客服人员,向当事人发送“银行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短信,并留下查询电话。当事人一旦电话“垂询”,不法人员冒充银行客服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服务”。只要确定卡上存有资金,便“忠告”当事人将钱转入制定账户,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 收到银行卡透支或被盗用信息时,千万勿仓促转款。 直接到银行查询或拨打客服电话核实。 手法3:谎称购车退税行骗 不法人员冒充税务人员,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当事人可享受购车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最后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 国家目前未出台购车退税政策。 凡声称购车退税,均为诈骗。 手法4:冒充熟人行骗 不法人员冒充同学、同乡或朋友打电话给当事人,故弄玄虚,让当事人猜其是谁。一旦当事人以为是多年未见的同乡好友,不法人员称在外地因嫖娼、赌博等受到处罚,或发生交通事故、家人住院等需要帮助,请求当事人汇款,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 接到陌生电话,不要随便泄漏自己信息。 接到所谓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的电话或短信,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和相关事件,不要盲目汇款。 手法5:谎称电话欠费行骗 不法人员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声称当事人电话欠费,要求其提供账号、密码或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醒: 切勿匆忙转款。 电话是否欠费,是否需要将钱转到指定账号,应博大电信部门服务热线查询核实。 手法6:谎称无抵押垫款行骗 不法人员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散布免担保贷款信息,当事人一旦与之联系,便要求预先支付保证金或者部分利息,同时要求当事人办理一张银行卡,存入金额不等的“风险金”,并开通电话查询功能,以证明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最后将当事人的钱从卡中转出。 警方提醒: 无抵押贷款,风险极大,切勿相信陌生人能为自己承担风险。 请到银行或有资质的机构办理贷款业务。 手法7:谎称中奖行骗 不法人员冒充某公司,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当事人拨通电话后,不法人员通过“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的手段,要求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费用,骗取钱财。 警方提示 切勿贪图小利而受违法短信的诱惑。 要求先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税费”而后寄大奖的作法,均是骗局。 手法8:谎称账号变更行骗 不法人员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声称账号已变更,要求将款打到新的账号。 警方提醒: 凡事陌生人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都要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联系进行核实。 未经核实前,切勿图方便将资金汇入陌生账户。 手法9:打告急电话行骗 不法人员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当事人及家人电话后,先让一方电话无法连通。再以家人出车祸、意外受伤等理由打电话给另一当事人,要求速汇医疗费。当事人一时无法核实真伪,往往上当。 警方提醒: 凡要求汇钱的陌生电话,一律提高警惕。 汇款前,应通过其他途径核实家人情况。 手法10:谎称医保卡出现问题行骗 不法人员冒充公安局或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拨打当事人家中的座机电话,以医保卡或账号出现问题、个人信息泄露以及有套现嫌疑为名,称当事人涉嫌洗钱,以对方式人保护账户安全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 警方提醒: 对此类电话不予理会。 立即拨打医保中心服务热线查询核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