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6|回复: 35

[摄影] 云冈石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22: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24 11:27 编辑

                                       云冈石窟


P1190251.JPG
    云冈石窟大同市最有名的历史古迹,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始凿于北魏年间,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齐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jpg

P1190166.JPG


    云冈石窟共有大小洞窟53个,其中第二十窟前的露天大佛(释迦牟尼坐像)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高约14米,脸部线条柔和,双目有神,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的精品。可惜的是,云冈石窟周围的污染非常严重,许多塑像身上都落满了煤灰。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小松集团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23 22:35 编辑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
P1190053.JPG
P1190058.JPG
P1190060.JPG

    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头。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P1190061.JPG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3 22: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去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23 22:58 编辑

第五窟
P1190063.JPG
P1190072.JPG



第六窟
P1190062.JPG






P1190065.JPG

P1190064.JPG
P119007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3: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窟内不允许拍照,不能使用闪光灯,有些窟内照片模糊。
P1190071.JPG
P1190066.JPG
P1190067.JPG
P1190068.JPG
P1190069.JPG
P11900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3: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082.JPG
P1190075.JPG
P1190076.JPG
P1190077.JPG
P1190079.JPG
P1190080.JPG
P11900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0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087.JPG
P1190083.JPG
P1190084.JPG
P1190085.JPG
P11900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0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才是真正的文化瑰宝,远比现在涂脂抹粉搞的一些东东强万倍
值得一看 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09: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楼不?多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十几年前曾经在大同工作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印象就是一个:风沙特别大.环境特别脏。
很遗憾没有去过云岗石窟。
[xnyucai (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0: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087.JPG
P1190093.JPG
P1190088.JPG
P1190090.JPG
P119009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095.JPG
P1190104.JPG
P1190098.JPG
P1190101.JPG
P11901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0: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105.JPG
P1190112.JPG
P1190106.JPG
P1190107.JPG
P11901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113.JPG
P1190120.JPG
P1190114.JPG
P1190115.JPG
P1190116.JPG
P1190117.JPG
P1190118.JPG
P11901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P1190121.JPG
P1190125.JPG
P1190122.JPG
P1190123.JPG
P11901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8 1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