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棵小草

[松滋人文] 小时候经常看见的收麦子场景,现在再也看不见了(献给曾经农忙的人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年迈的老人借捡韭菜的机会在大树底下做暂时休息
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麦粒和麦穗分离要经过很多次扬场分离。
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夏抢粮,老人, 孩子全民参与
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帖子,图文并茂。为啥没有人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记得先辈们高超的割麦技术-------又快又多,麦茬又短又平,这是现代收割机割的麦茬,跟猪拱的一样
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劳的农民,淳朴的脾性,自给自足的人生态度,这么多的袋子,有一半还要养活不干活的城里人,交公粮。。。。
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点,每一粒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而复始,一圈接着一圈狂转碾场之人
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粒后软绵绵的麦草需要有技术的农民一层一层堆积成优美的形状,以便后来喂牲畜或做饭生火之用。
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高处鸟瞰麦场上顶着烈日辛苦劳作的人们,这些场景勾起多少70后童年的美好回忆。。。
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真实写照
2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风扇的,通常靠自然风 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回来没碾的麦子,这是机器收割的,杂乱一片。。。
2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只有少数有条件的用电风扇扬场。。。。。
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好怀恋那时候  虽然苦 但是心里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压力  现在随处可见的都是麻将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7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