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09|回复: 16

[摄影] 木兰天池——你不知道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6 1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石门锁大别,天池秀木兰。古道接悠远,山气入青岚。溪涧听天籁,飞雪落幽潭。空山不见人,但闻溪流
声……这是一位作家游完木兰天池,感怀之中欣然写下的一首诗。这里素有“木兰天池山水秀,幽谷奇景
甲天下”的美誉;在游客中还有“木兰天池,人间瑶池,武汉独秀,天下稀有”、“武汉人不游木兰天池
,枉为武汉人”、“游武汉不游木兰天池,枉称游武汉”等的好评。据当地百姓口头相传,这里还是木兰
将军的外婆家,“木兰与白龙”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木兰将军的英名,也使这里的山石、溪流、飞瀑、
幽潭增添了灵气和神韵。下面,我对木兰天池各个景点典故传说给大家说下——
双龙池(又名鹅池):所谓双龙池,因水池里保留有历经苍桑的古双龙喷水石刻,数百年来流水不断,从
不枯竭。双龙池又名鹅池:木兰将军从小就心底善良,极具同情心。一次,她跟随师傅上山习武,发现了
两只受伤的鹅,便将它们带下山喂养在了该池子中。如今,鹅池里尽管早已经没有鹅了,老百姓还是一代
代地维护着它,还在池边雕刻了两个龙头守护,借此告慰木兰将军的在天之灵。

降龙石:我们抬头所看到的是木兰将军身披铠甲挥剑的雕像,雕像下方的那一块石头上刻有三个大字“
降龙石”。相传小天池里有一条顽皮的小白龙,经常从水池子里钻出来嬉闹,搅得池水泛滥成灾,小木兰
决定要教训一下兴风作浪的小白龙。于是,她提着外公用松木削成的一只长剑,日夜地守候在小天池的池
水边。终于有一天,小白龙又从小天池的池水里钻了出来,小木兰“嗖”地一步腾跃到了半空,一个大亮
相地骑坐在了小白龙的脊背上,手里的松木长剑一下子抵住了小白龙的喉管,喝道:“你的父亲在天上呼
风唤雨,为民造福;你却潜在小天池里兴风作浪,祸害百姓。今天,我要好好地教训你!”耀武扬威的小
白龙立即卷缩在了这块石头上,至今石上还留有小木兰的脚印,小白龙的爪印。木兰将军这一尊飒爽英姿
的雕像,也蕴含着木兰将军外婆家的父老乡亲对来自五湖四海游客们的敬意和欢迎。
外婆桥:木兰将军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是有口皆碑。在清康熙(黄陂志)中载:木兰,本县朱
氏女,生于唐初……,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其母为龙池堰人氏等等。可见,木兰天池景区里的外婆
桥、龙池堰均是一个明证,木兰将军的祖籍在黄陂。不过,景区里日今横跨小天池的石砌外婆桥,这是依
据龙池堰老人们记忆重建的。

聪明泉:聪明泉是传统的石砌台式结构,井上有专供提水的紧箍的木桶。相传,小木兰自小是由外婆带养
,在外婆家生活了10余个年头,可以说是喝这一口井的水长大。相邻的村民们见小木兰天资聪颖,无论是
学武,还是习文,每一样都是那么出类拔萃、无与伦比。于是,大家就认为木兰外婆家门前的这口井非同
寻常,便不约而同地都纷纷到这一口井里来提水饮用,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同小木兰一样聪慧。后人,
由此把这一口井取名为“聪明泉”。
三道门:小天池上的铁索桥连接着观龙亭,池水中平行地排列着三块大条石,名曰:三道门。古“木兰诗
”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三道门”是木兰将军解甲归田之后,返回外婆家为百姓做得一件
好事,为了阻止山洪的肆意泛滥,用利剑劈削出了三道石墙。木兰的师傅李顺天道长欣然提朱笔,在整齐
排列的三道石墙上题写了“三道门”。


八仙座:縻龙桩一边的这块巨石上,是不是排有八个座位?这块巨石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老龙王为了调
教顽劣的小白龙,邀请天上的八位神仙: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
曹国舅等,下凡“大峡谷”分别对小白龙传经布道。八仙驾祥云落下坐于这一块巨石上,便形成了眼前的
“八仙座”景观。
龙须潭:传说,小白龙经八位神仙的苦口婆心地调教,改变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为了回报当地百姓对“
龙”的尊崇,弥补自己以前所犯下的过错,也开始协助老龙王替百姓们降临祥瑞,兴动云雾,呼风唤雨。
一次,山上的一块巨石因风化从山头滚落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小白龙见此情形,从水中一跃而出,用
龙须拖住了滚动的巨石。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这岩石上布满的青藤,是不是十分像龙须呢?
龙脊石:我们沿着委蛇的山谷溯流而上,就能看到一条溪水潺潺的深沟。请看,沟内平卧着的一条巨型长
石,是不是酷似一条巨龙的脊骨?这里峰高林密,风景秀丽,还有一年长流不断的清澈溪水。在我们中国
的民间,龙始终都保留着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即龙代表了喜庆、祥和与富足。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古国,
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就是风调雨顺,这里,许久以来就一直被当地百姓所尊崇,每逢正月十三至十五的
“祭龙会”,各家男性主人都要到这里来祭祀主宰雨水之神的龙。
穿瀑崖:我们眼前的两块巨石有数十米高,如同被巨斧劈成了两半,一条白色巨龙穿崖而下,真可谓鬼斧
神工之作。大家看一看,这瀑布的水流是不是像玉龙走潭、飘雪拖练;听一听,其声是不是如万虎长啸、
万马奔腾。这一个瀑布下的深潭,雾如浓烟,挂起了变幻无穷的雾幔。此刻,我们是不是能从中感受到了
唐代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呢?

龙马石:这里是十里大峡谷的中断,名为龙马石。这里海拔约160公尺,其岩石主要由白云、石英岩构成
,也含有半石墨片岩、大理岩和砂锰矿层。请大家上这里来瞧一瞧,那一块巨石的前部是不是像龙头?后
部是不是很像一匹俊马呢?两者皆是形神兼备,各得其妙。传说,木兰所养的几匹骏马常常与小白龙在这
儿嬉耍。与木兰将军西征的青鬃马战死后就葬在这里,小白龙时常来此怀念昔日玩耍的小伙伴。现在,我
们站在巨石之上,山风柔和轻拂,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假如,你闭目盘腿坐在这布满神奇痕印的石
块上,耳里一定能闻见空谷回响,音如仙乐,美妙悦耳,令人自醉。
面壁洞:木兰将军自小体弱多病,一直都由外婆悉心照料。为了给外孙女医治疾病,强健体魄,外婆拜托
隐身山林修炼的李顺天道长收小木兰为徒。从此,小木兰跟随李道长修身养性,习文练武。面壁洞,便是
当年小木兰打坐练功,修行悟道的地方。小木兰悟性极高,天赋极好,学成了高强的武功。最终,成为了
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年沙场出生入死的巾帼女英雄。木兰天池景区的三期工
程即要开工,有八公里长的太平天国年代的王家古寨、农家博物馆、沙滩浴场、鸟语幽谷及海拔400公尺
之上的“高山风情”等景点。另外,还将在险峻地段开发适合运动俱乐部开展登山、攀岩、野营等活动的
场所。
大家有时间可以亲自去看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看不到图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5: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兰天池山水秀  希望能够贴出图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龙池的意义非常非凡,守护木兰将军的情愫实在感人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14: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写的可真生动啊。好想亲自去看看那乡间的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8 2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想去感觉一下那大自然迷人的风光,感受下那绿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00: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去溜达溜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00: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亲自去看看那乡间的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0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亲自去看看那乡间的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0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亲自去看看那乡间的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08: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去我就感觉到它的美了,有机会我想去感受一番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9 12: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闻不如一见,让我的视觉受到冲击,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2: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楼主的介绍对木兰池有了些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0 13: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清辙的水在我们这地方真的是见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1 01: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像这种美丽的风景越来越少了,反到是人工造假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8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