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去过一次,值得去看看!我把自己写的游记贴上来,让没去过的朋友们有个初步印象吧! ============================================================================================ 凤凰之旅散记 艾立新 “美丽总是愁人的。”沈从文恋乡情结的释怀倾诉,给凤凰古城罩上了一层讳莫如深、神秘莫测的色彩,幻彩光环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凄美,那便是湘西特有的古朴风情的蕴涵。早就拜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湘西散记》,并为其所诱惑,意欲一往凤凰古城触摸远去的历史、去体验凤凰的深邃和久远的冲动,时常勾起我对凤凰无限的遐想。 一.古丈心结 今年流火的六月,凤凰之旅终于成行。登上豪华旅游车的那一刻,稚童一般的雀跃引来作协旅游团文友们的逗乐。即将亲近魂牵梦萦的古城凤凰,我兴奋地忘了长者应有的矜持和稳重。 一路上,不一样的景致从车窗前闪过,时不时引起一阵惊叹。湘西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她的原始和古朴,古丈、吉首、凤凰……一路走来,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 沿途众多陈旧欲坠的吊脚楼和土墙屋,在清一式簇新的青瓦粉墙建筑的夹持下,极大反差地凸显出时代的差异。扭曲的粉饰标志的频频切换,让旅途的景致时而变得有些滑稽,滑稽得像哈哈镜里折射出来的镜像。原来,湘西不只仅有自然风光之美,还有美中不足的玉璧瑕疵——难以掩饰的贫穷和落后。 都市人的眼里,原始的、原生态的一切才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丽,殊不知“原始”囊括了蛮荒、愚昧、贫困和落后。蛮荒之处才得以幸存青山绿水,贫困落后衍生了离奇怪异的古朴民俗。“原始”远离“前卫”的纷扰,因此,猎奇的都市人才暂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去那里寻觅一方穆寂的净土,荡涤心中的浮躁。 然而,古丈县道山岭上,满山茶树簇拥着的那把巨大茶壶里的英灵,却一生做着想改变“原始”的梦。他用并非全然是原生态的歌,硬把古丈的茶叶唱响到了皇城脚下。都市的人们在欣赏何纪光“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演唱时,可曾意会到湘西儿女渴望走出“原始”闭塞的期求? 我用随身的相机将那硕大无比的茶壶留在了我的记忆里,那是歌者的归宿和陵寝。它是我凤凰之旅中第一个深觉悲壮的景观,我从中看到了美,也看到了“愁”。 二.王村印象 绕道而行,舍近求远,为的是一睹千年古镇——王村的风采。此次旅游行程安排中,一开始,王村并没有引起孤陋寡闻的我多大的兴致,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村名,充其量也不过是些田园风光而已。可当导游土家妹子小曹说出王村就是“芙蓉镇”时,顿时脑海里浮现出谢晋导演演绎的风情轶事。银幕上划过的深嵌岁月留痕的青石板街、挂有酒肆挑帘的深幽窄巷、环绕小镇缓缓流淌的小河……这镜像将我拉回到儿时的记忆。半个多世纪前,依山傍水的故乡刘家场,同样是山青水绿,风光旖旎;同样古老的青石板老街,绕镇潺潺而流的小河;同样幽怡静如处子的小巷;同样朴拙蕴含风情的乡俗。然而,皆往矣,当年追逐小河沙滩,翻石捉蟹、碧水裸游的稚童如今已是霜染鬓发,小镇风光也已不在。 别名“芙蓉镇”的王村,是湘西著名四大古镇之一,西临酉水,倚靠群山,曾为历代土司古都。走进小镇,不断提升和降低的青石台阶,显示出王村街道是建筑在一条起伏的山坡上,顺山势而错落有致。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俗风情,石板长街两旁的土家建筑显得朴拙别致,青瓦木房鳞次栉比。有些翘角飞檐的老式民居门悬红灯笼,两侧贴红联,俗是俗了些,却俗得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温馨。 狭窄的街道被熙熙攘攘的游客弄得有些拥堵,人头簇簇,摩肩接踵,让我想起了影视中的庙会。漫步在小镇的青石板街上,我好想脱掉鞋袜,去重温儿时赤足满街追逐的乐趣,还有那摔倒在青石板上的痛。 长街两侧的店铺,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的布局,紧凑却又透出一种随意。木板墙壁的吊脚楼下成了千金难求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多是都市难得一见的土货。特别是那众多的仿古工艺品、土家妇女酷爱的银质头饰挂件、充溢着原始野性的残骨牛角、色彩绚丽的土机织锦、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精编细织的背篓斗笠、醇香外溢的竹筒糯米酒、辣口甜心的拉丝姜糖、还有那色泽酱红熏香诱人的腊肉块……把五里长街充塞的满满的,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我和不言老弟在一家织锦商铺,各挑了件彩条织锦的对襟短袖衫,那是土家族男人的节日盛装,我们为的是个留念。擅长民俗收藏的不言对编织的篾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头戴斗笠、肩挎背篓站在对门店铺前,望着挂在墙上的那双一米多长的麻编大草鞋发呆时,身后的店主正捏着票子在偷偷地乐着。 在一座贞节牌坊旁边,是个不大的吊脚矮屋,刘晓庆的盛名被用在一碗碗香气扑鼻、形如玉丸的米豆腐上。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的佐证,是挂在黑漆漆的板壁上那些《芙蓉镇》的剧照。三元钱一碗的米豆腐,吃到嘴里却辨不出有什么独特的味道,远不如家乡那麻辣清香的“橡子豆腐”来得可口。出于对“亿万富婆”的好奇,总有人在那块黑底描金的招牌下留影,我和不言也不例外地又一次当了俗人。 历史遗留的小街弯道曲折,落差起伏。弯道处旁生幽深小巷,巷口都有一些身着土家服饰的老年妇女在飞针走线,刺花绣朵,献艺兜售手工绣品。游客驻步观摩拍照,她们会置若罔闻,但你若问那刺绣的价格,你会发现她们脸上一道道纹沟里溢满的全是笑意。被热情感动的女性团友予以了实在的回馈,我用相机拍下的是皆大欢喜的场景。 街上到处都是惊奇,到处都是“天下第一”的诱惑。“天下第一螺”并非那坐落在店门前硕大无比的石螺,店内飘出的肉香,会无声地勾起食客一饱口福的欲望。“天下第一铜柱”倒有些名副其实,长约5米,重2.5吨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是溪州民俗风光馆中的镇馆之宝。站在馆中厅堂瞻仰铜柱,我仿佛听到一千多年前楚王马希范与土司王彭士悉征战夺地的故事,铜柱擎天,它该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承载了多少历史演变,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啊!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观景台,举目眺望,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呈现在我眼前。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从数十米高的悬崖飞泻而下,形成两级飞瀑汇入碧绿的酉水。几十米宽的水帘将一条小道遮掩,水珠四溅,雾气袭人。远远望去,那些穿越小道的游人在阳光渲染的水帘中,犹如瓶中行蚁。这便是让人震撼的王村瀑布。 瀑布下的小道通往对岸的“土王行宫”—— 酉阳宫,这里曾是是历代土司王避暑消夏之处。据说公元910年,溪州刺使彭士悉建立土司王朝,定都王村,并在瀑布湾建造了酉阳宫。酉阳宫依山傍水而建,依势而立,树丛间檐角飞扬,瓦色青灰,与瀑布相映成景,甚有王者之势。本想过河一览佳境,导游小姐唯恐耽误行程而劝阻。毕竟到凤凰才是主题,我和不言只得随之,临别之时我匆匆拍摄下了这摄人心魂的美景。 据悉王村还有众多的景观,如古城墙、芙蓉楼、王村八景、猛洞河……可惜随团旅游不能随心所欲,王村之游也只是走马观花,略领风情。但愿来日重访王村。 三.苗寨猎奇 文人墨客都说,凤凰就是一首唯美的诗,一幅秀美的画。在凤凰观光的日子里,能充当画中的元素,诗中的字符,我为此陶醉而兴奋。凤凰太多的美景和传说,搅得我眼花缭乱,在我紊乱的记忆中总是交叉映现,如今写来倒忘了先后。 到达凤凰古城的第二天早晨,领略了风味小吃独具的味道,我们便驱车前往苗家寨开始凤凰观光的游览。一路上,活泼开朗的导游、土家族姑娘曹阿妹,用一首首苗族的爱情山歌把我们引入美妙的遐想。 要到苗家寨,需先入峡谷库区乘排筏抵达“苗王洞”(俗称“土匪洞”)。“苗王洞”前是用茅草楠竹搭建的山门,吊脚竹楼上的鼓声、牛角号声把我们迎进飞瀑轰鸣、水雾弥漫的洞窟中。原来进洞数十米有一处露天的豁口,洞中飞瀑就从那里直落而下,随之是主洞的延伸。踩着搭桥走过积水成谭的洞窟前段,躲过飞瀑的溅珠,跳入延伸的续洞里。阴暗中,只见一条栈道窄梯倚壁蜿蜒而上,仰望不见尽头,那便是所谓的“回望一线天”。扶着护梯的栏杆,小心翼翼地攀登,虽然我没有恐高症,但依然觉察得到过速的心跳和血压的攀升。百多米的天梯间遍布刀锋般的洞石,顺势而上的洞道崎岖险峻,倒不失“匪窟”之雄关。攀上天梯顶端,无不气喘吁吁,我们又摸黑穿行了一段人工地洞,才像穿山甲般钻出山腹。然后换乘双鱼木船渡水到达彼岸。 当我们到达苗寨时,一群苗家姑娘把远来的客人挡在了寨门口。秀美中略带野性的姑娘们端着盛满甜酒的土碗,唱起了动人的山歌: 天上白云河里飞, 哥妹相交不用媒。 哥有情来妹有意, 唱支山歌带哥回。 这就是曹阿妹告诉我们的“拦门酒”。幸好刚才在车上接受过曹阿妹的“短训”,知道这是苗族人迎客的礼节,不知哪位大方的团友带头亮喉回应: 唱得好来唱得乖, 唱得桃花朵朵开。 桃花十朵开九朵, 还有一朵等你采, 等你采!哟吙喂…… 或许是见多不怪,拦门的阿妹们并没挑剔客人们的黄腔走调,慷慨地让客人们带着嘴边甜酒的余香和脸上幸运的黑色烟迹,步入苗寨的大门。 数百平米的坪场上早已聚集了众多的游客,循环不断的演出正在进行。身着盛装的苗寨姑娘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彪悍勇敢的苗族汉子击打着擂鼓,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坪中高耸的旗杆上迎风猎猎的杏黄龙凤旌旗、道场上道袍加身念念有词的巫师、还有那脚踩火焰腾腾的滚烫铁犁的赤足妇女,都给游客留下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印象。虽然烈日当头,酷热难忍,我始终蹲在坪场前沿,用相机捕获那些美丽神奇的动感瞬间。 坪场四周是青石垒砌的丈余高台屋基,那些灰黑色的低矮板房名为“吊脚屋”,是吊脚楼的“嫡亲”。屋里几位年迈的老阿婆想必是景区的特意安排,纺纱、织布、绣花、编结……是那样的娴熟而安详。我憋着拗口的“普通话”想与阿婆们交谈,不知是语言障碍还是“工作时间请勿打扰”,老阿婆们的沉默让我有些难堪。幸好随团文友招呼午餐,我才讪讪离去。 午餐在苗寨的“谊情苗家餐馆”。以其说是“餐馆”还不如说是“食棚”,用杉木圆木和红蓝相间的彩条塑布搭建的简易餐馆,可容纳百余人同时进餐。坐在这敞亮而透风的餐厅里,品尝苗家美酒菜肴,感受苗家的真实生活,不失为一种难得的享受。 我非美食家,却也进过不少餐馆酒楼,唯有此次进餐让我感到新奇和爽心。十碗平常小菜,一桶营养米饭,一坛醇香的糯米酒,比起都市酒楼里的七荤八素少了些花样,少了些佐料,却多了那种原汁原味的精髓。更为实惠的是桌上所有的菜肴还可以免费添加,真可谓“谊情待客,独此一家”! 午餐后,顺着后山的崎岖山道我们走向苗家寨的出口。山道右侧山腰,散布着的一个个土墙青瓦的苗人群居屋场,簇簇葱绿的遮掩中露出青灰的屋脊,炊烟缭绕的屋场里,时而传来几声高亢的犬吠。山道的左侧,是一条青石垒成的高高的护坡石墙,数十米长的石墙上布满斑驳色沉的苔藓,顺墙吸附的藤蔓像老年人扭曲的手指,在石墙上划出一道道岁月的痕迹。我背靠墙壁想感受下时光倒逆的幻觉,却被热心的导游曹阿妹误为是疲劳而打扰。石墙下,我给靓丽的曹阿妹拍了张留影,让青春的气息也给古老的石墙带来一些生气。 随着团队前行,不久便走出景区,乘车奔向另一个游览景点——凤凰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