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shley001

[旅游户外] 最近有人想去凤凰吗?找人陪,费用A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08年和周医生夫妻去过一次凤凰。可惜,天公不做美,出行四天,一直大雨不断。很想再游凤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嫂子的签名我很有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3: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楼上的嫂子;好久不见你了。。
最近身体还好么?大姨妈还正常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去过一次,值得去看看!我把自己写的游记贴上来,让没去过的朋友们有个初步印象吧!
============================================================================================
凤凰之旅散记
艾立新
“美丽总是愁人的。”沈从文恋乡情结的释怀倾诉,给凤凰古城罩上了一层讳莫如深、神秘莫测的色彩,幻彩光环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凄美,那便是湘西特有的古朴风情的蕴涵。早就拜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和《湘西散记》,并为其所诱惑,意欲一往凤凰古城触摸远去的历史、去体验凤凰的深邃和久远的冲动,时常勾起我对凤凰无限的遐想。
一.古丈心结
今年流火的六月,凤凰之旅终于成行。登上豪华旅游车的那一刻,稚童一般的雀跃引来作协旅游团文友们的逗乐。即将亲近魂牵梦萦的古城凤凰,我兴奋地忘了长者应有的矜持和稳重。
一路上,不一样的景致从车窗前闪过,时不时引起一阵惊叹。湘西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她的原始和古朴,古丈、吉首、凤凰……一路走来,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
沿途众多陈旧欲坠的吊脚楼和土墙屋,在清一式簇新的青瓦粉墙建筑的夹持下,极大反差地凸显出时代的差异。扭曲的粉饰标志的频频切换,让旅途的景致时而变得有些滑稽,滑稽得像哈哈镜里折射出来的镜像。原来,湘西不只仅有自然风光之美,还有美中不足的玉璧瑕疵——难以掩饰的贫穷和落后。
都市人的眼里,原始的、原生态的一切才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丽,殊不知“原始”囊括了蛮荒、愚昧、贫困和落后。蛮荒之处才得以幸存青山绿水,贫困落后衍生了离奇怪异的古朴民俗。“原始”远离“前卫”的纷扰,因此,猎奇的都市人才暂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去那里寻觅一方穆寂的净土,荡涤心中的浮躁。
然而,古丈县道山岭上,满山茶树簇拥着的那把巨大茶壶里的英灵,却一生做着想改变“原始”的梦。他用并非全然是原生态的歌,硬把古丈的茶叶唱响到了皇城脚下。都市的人们在欣赏何纪光“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演唱时,可曾意会到湘西儿女渴望走出“原始”闭塞的期求?
我用随身的相机将那硕大无比的茶壶留在了我的记忆里,那是歌者的归宿和陵寝。它是我凤凰之旅中第一个深觉悲壮的景观,我从中看到了美,也看到了“愁”。
二.王村印象
绕道而行,舍近求远,为的是一睹千年古镇——王村的风采。此次旅游行程安排中,一开始,王村并没有引起孤陋寡闻的我多大的兴致,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村名,充其量也不过是些田园风光而已。可当导游土家妹子小曹说出王村就是“芙蓉镇”时,顿时脑海里浮现出谢晋导演演绎的风情轶事。银幕上划过的深嵌岁月留痕的青石板街、挂有酒肆挑帘的深幽窄巷、环绕小镇缓缓流淌的小河……这镜像将我拉回到儿时的记忆。半个多世纪前,依山傍水的故乡刘家场,同样是山青水绿,风光旖旎;同样古老的青石板老街,绕镇潺潺而流的小河;同样幽怡静如处子的小巷;同样朴拙蕴含风情的乡俗。然而,皆往矣,当年追逐小河沙滩,翻石捉蟹、碧水裸游的稚童如今已是霜染鬓发,小镇风光也已不在。
别名“芙蓉镇”的王村,是湘西著名四大古镇之一,西临酉水,倚靠群山,曾为历代土司古都。走进小镇,不断提升和降低的青石台阶,显示出王村街道是建筑在一条起伏的山坡上,顺山势而错落有致。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俗风情,石板长街两旁的土家建筑显得朴拙别致,青瓦木房鳞次栉比。有些翘角飞檐的老式民居门悬红灯笼,两侧贴红联,俗是俗了些,却俗得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温馨。
狭窄的街道被熙熙攘攘的游客弄得有些拥堵,人头簇簇,摩肩接踵,让我想起了影视中的庙会。漫步在小镇的青石板街上,我好想脱掉鞋袜,去重温儿时赤足满街追逐的乐趣,还有那摔倒在青石板上的痛。
长街两侧的店铺,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的布局,紧凑却又透出一种随意。木板墙壁的吊脚楼下成了千金难求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多是都市难得一见的土货。特别是那众多的仿古工艺品、土家妇女酷爱的银质头饰挂件、充溢着原始野性的残骨牛角、色彩绚丽的土机织锦、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精编细织的背篓斗笠、醇香外溢的竹筒糯米酒、辣口甜心的拉丝姜糖、还有那色泽酱红熏香诱人的腊肉块……把五里长街充塞的满满的,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我和不言老弟在一家织锦商铺,各挑了件彩条织锦的对襟短袖衫,那是土家族男人的节日盛装,我们为的是个留念。擅长民俗收藏的不言对编织的篾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头戴斗笠、肩挎背篓站在对门店铺前,望着挂在墙上的那双一米多长的麻编大草鞋发呆时,身后的店主正捏着票子在偷偷地乐着。
在一座贞节牌坊旁边,是个不大的吊脚矮屋,刘晓庆的盛名被用在一碗碗香气扑鼻、形如玉丸的米豆腐上。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店”的佐证,是挂在黑漆漆的板壁上那些《芙蓉镇》的剧照。三元钱一碗的米豆腐,吃到嘴里却辨不出有什么独特的味道,远不如家乡那麻辣清香的“橡子豆腐”来得可口。出于对“亿万富婆”的好奇,总有人在那块黑底描金的招牌下留影,我和不言也不例外地又一次当了俗人。
历史遗留的小街弯道曲折,落差起伏。弯道处旁生幽深小巷,巷口都有一些身着土家服饰的老年妇女在飞针走线,刺花绣朵,献艺兜售手工绣品。游客驻步观摩拍照,她们会置若罔闻,但你若问那刺绣的价格,你会发现她们脸上一道道纹沟里溢满的全是笑意。被热情感动的女性团友予以了实在的回馈,我用相机拍下的是皆大欢喜的场景。
上到处都是惊奇,到处都是“天下第一”的诱惑。“天下第一螺”并非那坐落在店门前硕大无比的石螺,店内飘出的肉香,会无声地勾起食客一饱口福的欲望。“天下第一铜柱”倒有些名副其实,长约5米,重2.5吨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是溪州民俗风光馆中的镇馆之宝。站在馆中厅堂瞻仰铜柱,我仿佛听到一千多年前楚王马希范与土司王彭士悉征战夺地的故事,铜柱擎天,它该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承载了多少历史演变,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啊!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观景台,举目眺望,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呈现在我眼前。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从数十米高的悬崖飞泻而下,形成两级飞瀑汇入碧绿的酉水。几十米宽的水帘将一条小道遮掩,水珠四溅,雾气袭人。远远望去,那些穿越小道的游人在阳光渲染的水帘中,犹如瓶中行蚁。这便是让人震撼的王村瀑布。
瀑布下的小道通往对岸的“土王行宫”—— 酉阳宫,这里曾是是历代土司王避暑消夏之处。据说公元910年,溪州刺使彭士悉建立土司王朝,定都王村,并在瀑布湾建造了酉阳宫。酉阳宫依山傍水而建,依势而立,树丛间檐角飞扬,瓦色青灰,与瀑布相映成景,甚有王者之势。本想过河一览佳境,导游小姐唯恐耽误行程而劝阻。毕竟到凤凰才是主题,我和不言只得随之,临别之时我匆匆拍摄下了这摄人心魂的美景。
据悉王村还有众多的景观,如古城墙、芙蓉楼、王村八景、猛洞河……可惜随团旅游不能随心所欲,王村之游也只是走马观花,略领风情。但愿来日重访王村。
三.苗寨猎奇
文人墨客都说,凤凰就是一首唯美的诗,一幅秀美的画。在凤凰观光的日子里,能充当画中的元素,诗中的字符,我为此陶醉而兴奋。凤凰太多的美景和传说,搅得我眼花缭乱,在我紊乱的记忆中总是交叉映现,如今写来倒忘了先后。
到达凤凰古城的第二天早晨,领略了风味小吃独具的味道,我们便驱车前往苗家寨开始凤凰观光的游览。一路上,活泼开朗的导游、土家族姑娘曹阿妹,用一首首苗族的爱情山歌把我们引入美妙的遐想。
要到苗家寨,需先入峡谷库区乘排筏抵达“苗王洞”(俗称“土匪洞”)。“苗王洞”前是用茅草楠竹搭建的山门,吊脚竹楼上的鼓声、牛角号声把我们迎进飞瀑轰鸣、水雾弥漫的洞窟中。原来进洞数十米有一处露天的豁口,洞中飞瀑就从那里直落而下,随之是主洞的延伸。踩着搭桥走过积水成谭的洞窟前段,躲过飞瀑的溅珠,跳入延伸的续洞里。阴暗中,只见一条栈道窄梯倚壁蜿蜒而上,仰望不见尽头,那便是所谓的“回望一线天”。扶着护梯的栏杆,小心翼翼地攀登,虽然我没有恐高症,但依然觉察得到过速的心跳和血压的攀升。百多米的天梯间遍布刀锋般的洞石,顺势而上的洞道崎岖险峻,倒不失“匪窟”之雄关。攀上天梯顶端,无不气喘吁吁,我们又摸黑穿行了一段人工地洞,才像穿山甲般钻出山腹。然后换乘双鱼木船渡水到达彼岸。
当我们到达苗寨时,一群苗家姑娘把远来的客人挡在了寨门口。秀美中略带野性的姑娘们端着盛满甜酒的土碗,唱起了动人的山歌:
天上白云河里飞,
哥妹相交不用媒。
哥有情来妹有意,
唱支山歌带哥回。
这就是曹阿妹告诉我们的“拦门酒”。幸好刚才在车上接受过曹阿妹的“短训”,知道这是苗族人迎客的礼节,不知哪位大方的团友带头亮喉回应:
唱得好来唱得乖,
唱得桃花朵朵开。
桃花十朵开九朵,
还有一朵等你采,
等你采!哟吙喂……
或许是见多不怪,拦门的阿妹们并没挑剔客人们的黄腔走调,慷慨地让客人们带着嘴边甜酒的余香和脸上幸运的黑色烟迹,步入苗寨的大门。
数百平米的坪场上早已聚集了众多的游客,循环不断的演出正在进行。身着盛装的苗寨姑娘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彪悍勇敢的苗族汉子击打着擂鼓,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坪中高耸的旗杆上迎风猎猎的杏黄龙凤旌旗、道场上道袍加身念念有词的巫师、还有那脚踩火焰腾腾的滚烫铁犁的赤足妇女,都给游客留下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印象。虽然烈日当头,酷热难忍,我始终蹲在坪场前沿,用相机捕获那些美丽神奇的动感瞬间。
坪场四周是青石垒砌的丈余高台屋基,那些灰黑色的低矮板房名为“吊脚屋”,是吊脚楼的“嫡亲”。屋里几位年迈的老阿婆想必是景区的特意安排,纺纱、织布、绣花、编结……是那样的娴熟而安详。我憋着拗口的“普通话”想与阿婆们交谈,不知是语言障碍还是“工作时间请勿打扰”,老阿婆们的沉默让我有些难堪。幸好随团文友招呼午餐,我才讪讪离去。
午餐在苗寨的“谊情苗家餐馆”。以其说是“餐馆”还不如说是“食棚”,用杉木圆木和红蓝相间的彩条塑布搭建的简易餐馆,可容纳百余人同时进餐。坐在这敞亮而透风的餐厅里,品尝苗家美酒菜肴,感受苗家的真实生活,不失为一种难得的享受。
我非美食家,却也进过不少餐馆酒楼,唯有此次进餐让我感到新奇和爽心。十碗平常小菜,一桶营养米饭,一坛醇香的糯米酒,比起都市酒楼里的七荤八素少了些花样,少了些佐料,却多了那种原汁原味的精髓。更为实惠的是桌上所有的菜肴还可以免费添加,真可谓“谊情待客,独此一家”!
午餐后,顺着后山的崎岖山道我们走向苗家寨的出口。山道右侧山腰,散布着的一个个土墙青瓦的苗人群居屋场,簇簇葱绿的遮掩中露出青灰的屋脊,炊烟缭绕的屋场里,时而传来几声高亢的犬吠。山道的左侧,是一条青石垒成的高高的护坡石墙,数十米长的石墙上布满斑驳色沉的苔藓,顺墙吸附的藤蔓像老年人扭曲的手指,在石墙上划出一道道岁月的痕迹。我背靠墙壁想感受下时光倒逆的幻觉,却被热心的导游曹阿妹误为是疲劳而打扰。石墙下,我给靓丽的曹阿妹拍了张留影,让青春的气息也给古老的石墙带来一些生气。
随着团队前行,不久便走出景区,乘车奔向另一个游览景点——凤凰古城。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3: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沱江惊艳



沱江的那头便是闻名遐迩的凤凰古城。立于江边,微风拂面,候渡的人群把岸边的堤坡挤得满满的,游人脸上无不流露出内心的惊喜。

一处立有围栏的石台上,几位穿着炫丽盛装亭亭玉立的苗家姑娘,或笑对游客致意;或掩口交耳笑谈,或倚栏临江凝望,投足之间无不透出一种炫目的柔美。我和不言走上前去和姑娘们站在一起,让团友给我们拍了张合影。

站在渡口的平台高处,通观沱江,下游不远处的江面上冒出的一个接一个等距的石墩,那便是自成一景的过江跳岩。踏石过江的多是好奇的青春男女,多彩的颜色点缀在碧绿的江面上,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离得太远,不知水的深浅,但遥望那些游客在跳岩上缓缓挪步的身影,我想,他们定然是在悄悄地欣赏着自己映在水面的倒影,在与江水进行心灵的交融。

逆江而上,望见一座长亭楼阁建筑风格的古桥,卧龙般的横跨沱江两岸。远远望去,沱江两岸垂柳依依,阁楼幢幢;绿水间,竹蓬小船悠悠荡然,沱江娇艳,美不胜收。

好不容易轮到我们登上了小船。泛舟江上,从动态的角度观看古老而神秘的古城,让人萌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心动。

碧绿的沱江水,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她的流动。手触江水,心头泛起丝丝的凉意和那柔柔的快感。我突然忆起童年时,家乡小河水面上那些扑腾的光屁股,没有什么比暑夏清凉的河水更让孩童们依恋。此时的我,好想重温旧梦。也许是美妙的巧合吧,当舟船行至数百米,一处转动着圆盘水车的柳岸边,两个娇美的长发少女正趣戏在齐胸的河水中。岸边轻柔飘拂的柳条下,碧绿的江水荡起微微涟漪,姑娘们纤手托起珍珠般的水花相互嬉闹挥洒。看到我在船头拍照,身着湿漉漉的翠蓝色方格短袖衣的少女,做出个俏皮的双手捋发转身亮相,脸上的笑靥灿烂得如同出水芙蓉。轻舟驶过,岸边清脆的笑声依然从水面上传来。



小船沿着河岸缓缓行驶。沿河林立的吊脚楼群相似得惊人,翘檐青瓦、板壁木栏,悬空的楼脚全凭一根根笔直结实的木柱支撑着,就像古时的栈道。一幢幢灰暗色的吊脚楼上,几乎全都挂有连成串的红灯笼。

数着吊脚楼的撑柱,船慢慢驶近楼桥,船老大说,这就是沱江的项链——虹桥(也叫“风雨桥”)。好一个形象的比喻!虹桥的多个拱形桥孔与倒影连在一起,如同一串幻彩的珍珠项链戴在沱江诱人的颈部。

小船穿过桥洞,沱江在此转弯,前面鼓声隆隆,呐喊声声,原来正在赛龙舟。弃船上岸,找一高处眺望,掠过江中红黄赛舟上的杏旗,一眼看到对岸河湾凸显出一群层层叠加的吊脚楼。我虽第一次来此,却也知道画坛怪才黄永玉的凤凰画室就在吊脚楼群的最顶层。毕竟我在在网络上曾多次做过“沱江神游”,沙湾的景致早融入在我脑海里。



顺沙湾北岸漫游,青龙山下的万名塔引起我的好奇。小巧玲珑的塔身三檐六角,亭亭玉立在静谧流淌的沱江边。我实在弄不明白,一座小小的炉塔怎配得上“中流砥柱”之誉?琉璃的顶戴倒还有些“夕光射斗”的韵味,不知嘉庆年间的文人墨客为何要弯道此处来焚烧“墨宝”,也许是为了求得一个“雅”字的缘故吧!。

与万名塔相望的是那座风雨桥,风雨桥的名字总有些苍凉的感觉,远不如“虹桥“令人陶醉。跨进桥门,犹如进入一座长长的琼楼画廊,橙黄色的基调使整个桥廊显得金碧辉煌。那高高突兀翘首的檐角,精工雕琢的木窗,无不透视出古典淳朴的建筑美。站在临江格窗前,蓝天白云下的沱江和两岸古香古色的吊脚楼群豁然映入眼帘,沱江的美丽风韵一览无遗。到底年龄不饶人,我虽然游兴不减,双腿却显得沉重起来。要了杯清茶,倚窗而坐,品茗观景,甚感惬意。



古城遐思



由于王村的游历,我倒不觉得凤凰古城街道的景观更美,只是看起来比王村要大得多。一样的石板长街,一样的喧嚣闹市。古朴而杂乱的建筑,错落有致的封火墙,雕刻精美的门楣、雀递,一切都像是王村的翻版。铺面除了挂上齐整的大红灯笼,更多的是雕刻鎏金的商铺招牌。沿街铺面经营的不外乎都是些精致的银器,散漫香味的蜡染、优劣混杂的姜糖、野生的猕猴桃片和工艺品,古镇石板街上到处漫溢着原始与现代交融的商业气息。

不好意思让导游太失望,我们大都购买了她推荐的“熊氏姜糖”,导游也不容易,商家的一点回扣是她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高兴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古城的概况,凤凰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围城”,古老的城池被四座风格各异的城门把守。北门临江,百级石阶从沱江边码头一直步向城门。护城高墙上一座飞檐卷瓦,竣伟不凡的城楼望江而立。蜿蜒的城墙与绕城的沱江相随相伴,忠诚地守护着凤凰远古的血脉。

进入城门,大街小巷都在这里交汇,青瓦灰墙四下延伸,弥漫出浓浓拙朴味。我们匆匆领略了石板长街的繁华,随着导游去小巷寻找岁月的烙印,追寻前人的足迹。

巷子两旁都是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屋檐下挂着羞涩的灯笼,映衬着小巧的阁楼,在习习微风中摇摆着身姿。在幽静的小巷里行走,你会感受到别有一番韵味和收获。古城的小巷幽深而厚重,与喧闹的主街有着很大的反差,若说热闹繁华的主街是凤凰的风姿倩影,也许曲曲窄窄的小巷深处才是古城真正的精魂所在。只有这里才能感觉到小小边城蕴涵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城的小巷里深藏着众多的四合小院,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的万寿宫;有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的杨家祠堂;有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被誉称“湖南神童”的熊希龄的故居;有大文豪沈从文的故居……这些独具风格的四合院就像一个个世纪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向你诉说着早年的故事。

在营街的一座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我满怀虔诚的敬意瞻仰心目中的偶像,从文先生坎坷而富有传奇的一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的成就远非一般文人所能比,他的情操和胸怀堪称现代文人之楷模。

知道从文先生的人无不被他的《边城》、《湘西》所倾倒,是他将一个深山里默默无闻的凤凰推向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从文先生也许就没有凤凰的腾飞。也正因为此,沈从文故居成为凤凰古城旅游景区中最耀眼的人文景观。

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沈从文故居显得有些萧寥,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昔日已成过眼烟云,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思慕先生,不禁令人凄然心酸。

小巧玲珑的陈列室中,先生的书斋风雅备至,古色古香的书案橱柜、砚台豪笔无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我遐想着先生在昏暗的油灯下托腮凝思、挥笔疾书的情景,还有他那“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的教诲,无限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挪着轻轻的脚步,走过一间间厢房,观看陈列的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我仿佛看到沈老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先生憨厚纯正,昭示自我,一生勤奋劳作,孜孜不倦追求的高尚品德和情操,怎不使人深省德行,自愧不如!走出四合院,我在写有一行遒劲沉凝的大字——“沈从文故居” 牌匾前留影留念。



徜徉于古城小巷,感受着一番别具一格的民族韵味和人文风采。凝听到的那些有关于民族英雄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文学巨奖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的故事,无不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我一路用手中的相机将古城的唯美定格在难得的古色古香中,忘了时空,忘了时间,忘了同伴,直至导游来寻。



长城相约



短暂的凤凰之旅即将结束了,我等依然游兴未尽,在登上归程前,还特地登上了全长三百八十二里、被称为“苗疆万里墙”的“南方长城”。我站立在长城的最高处,头顶着蓝天白云,一览凤凰山水,心中依依难舍。借一句他人之言,凤凰之旅不虚此行,短短数日,无不是醒在梦境上,梦在古城里。别了,美丽的凤凰!





      艾立新  2010.9.于刘家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2: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在话,凤凰真没什么意思,除非你找个好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3: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去西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还活着列~~那唱阴阳怪调的小P孩现在在哪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9: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嫂子我久仰大名啊!
公害的马甲这位朋友说话太那个~啥了~
阴阳怪调好像不是小P孩了吧?我上论坛都好几年了~ 他比我还早,估计是个老男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9: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这帖又给整成水贴了/
楼上的,在本嫂子眼中你永远是小P孩,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9: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凝芸冰澜同志,您的思维不能这样停滞不前的。
几年前可能还是您所谓的小P孩i,现在绝对不是了。我的个子都超过你了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9: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子超过我了,年龄没有超过我啊,见了我不还得叫大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1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没去过,,呵呵,想去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5 17: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计划去凤凰啊?周末我都有时间在松滋!可以一起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凝芸冰澜 发表于 2011-6-3 19:13
个子超过我了,年龄没有超过我啊,见了我不还得叫大姐

{: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soso_e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松滋人网 ( 鄂ICP备2023004758号-2 )

GMT+8, 2025-2-8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