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hkq 发表于 2010-6-29 17:23:13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30 11:07 编辑

szshkq 发表于 2010-6-29 17:25:35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30 10:56 编辑

游人不多,香客也少,空空荡荡。

szshkq 发表于 2010-6-29 17:26:26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30 10:52 编辑

szshkq 发表于 2010-6-29 17:27:30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30 11:02 编辑








小松集团 发表于 2010-6-30 07:41:05

楼主后面的照片,都需要点击进入楼主的微博才能看到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09:19:20

楼主后面的照片,都需要点击进入楼主的微博才能看到
小松集团 发表于 2010-6-30 07:41 http://www.songziren.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怎么我这都看得到啊

小松集团 发表于 2010-6-30 10:26:49

呵呵 我也不清楚
类似情况很经常碰到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0:47:45

呵呵 我也不清楚
类似情况很经常碰到
小松集团 发表于 2010-6-30 10:26 http://www.songziren.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那就只好一张张重新上传。

windming 发表于 2010-6-30 12:48:27

我在今年年头也去过,发两张与楼主共享。。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15:18

费了老大的劲,说算改过来了。

南山寺的僧人没有事,他们几个在山门边下象棋(光线很暗,长焦拍得糊了)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23:20

殊像寺

它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后毁于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万历年间(1573-1620)又予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 明代天启六年(1626),在寺后西北角清净处修建了一间客堂,后来被清廷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26:15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27:44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29:59

殊像寺的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 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其中,狻猊高3.95米。狻猊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张口卷舌,双眼圆睁。面部、腰间、腿上呈蓝底白点,颈上长满深绿色的穗缨。它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这尊文殊菩萨于天空显真容,匠人争中生智,拿出他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像文殊菩萨的称谓。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37:20

广宗寺 沿灵鹫峰小山脊的石台阶继续登高,路过的第二处寺院叫广宗寺,该寺的天王殿就在路边。广宗寺俗称铜瓦殿。该寺背依灵鹫峰,面临台怀诸寺,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列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 广宗寺创建于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清凉山志》载:“正德初,上为生民祈福,遣中相韦敏建寺。铸铜为瓦,今称铜瓦殿,赐印,并护持。命秋崖等十高僧住。”寺内正殿背后立有明正德三年石碑,对创建广宗寺的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原来,广宗寺的铜瓦殿,计划在东台顶建造,后因“峰顶极高,风势雄猛”,“无益于后”,才选址于此处。正殿前内额挂有康熙御匾,上师“云嵋”二金字。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五台山及名刹光影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