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44:07

普化寺
五台山建造最早的寺院,应为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较晚的一座寺庙,当为普化寺。普化寺,初名帝释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因这里建有一座玉皇阁,里面供着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庙之称。现在建筑是民国十四年(1925)在玉皇庙的废墟上重建的。

普化寺的照壁用石与砖砌成,是五台山寺院中最长的照壁,正中嵌石刻“福禄寿三星”图案,两边是“文五别子”和“番溪求贤”,背面雕有观音、善财和龙女,并有花草作陪衬。这些石雕十分出色,可与龙泉寺照壁相婢美,是五台山砖石建筑中的杰作之一。照壁上还残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标语。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3:47:21

照壁背面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6:06:34

从照壁后侧的南门入院,迎面是天王殿,殿门的门楣上悬着“普化寺”三个字。两侧挂着对联:“皈依三宝极乐地,遵守五戒未来天。”殿门两侧墙上除“法轮常转”四个大字外,砖石雕刻举目都是,仔细一看,有孙悟空大闹芭蕉洞、盘丝洞、无底洞、琵琶洞故事,还有石雕牧童吹笛、羊倌放羊、牧人赶像、老人骑驴过桥等,可以称得上是近代雕刻艺术佳作。这些砖石雕刻是民国年间南山寺普济和尚的弟子募化修建的,所以石雕内容与南山寺的一样,染上了儒教、道教的色彩。 天王殿内的雕工也一样精细,例如木雕弥勒佛龛,龛柱上雕有盘龙,称为“木雕盘龙柱”,可以将它左右旋转,令人叹为观止。该寺还是一座净土道场。此外,殿后檐明间设有一道板门,左角供骑狮子的老年文殊,右角供骑朝天吼的大悲观音,手抱小孩。这两尊塑像的神态和衣饰均大方自然。尤其特别之处是:文殊菩萨塑造为老者的形像,这在佛像塑造中是极为罕见的,突破了原来的框框,颇为不凡。

小松集团 发表于 2010-6-30 16:08:30

呵呵 图片又看得到了
楼主辛苦啦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6:11:27

普化寺正在准备一场庆典法事,洋溢着喜庆气氛。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6:16:23

普化寺也有不少石雕。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15:39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23:54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29:08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34:28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38:51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40:31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41:45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30 18:10 编辑

虔诚的信徒们心甘情愿地在这洗碗,不过看那几十上百个碗,只用一盆水,实在不敢恭维卫生,但想到斋饭又有几油水,也释然。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44:56

szshkq 发表于 2010-6-30 17:46:50

本帖最后由 szshkq 于 2010-6-30 18:12 编辑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五台山及名刹光影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