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q
发表于 2018-2-8 08:08:22
2014/8/5 058059060佛菩萨对众生总是随缘。你做善,他欢喜;你做恶,他叹息。他不干涉你,都随你。恒顺众生。就以什么身份得度就现什么身。真正发愿求往生,真干。这一生当中就这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就一部经就够了。不能搞太多,搞太多就搞杂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多长时间?一般讲三年就够了,你就有把握往生。没有往生现前就得到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托事显法生解门。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不要执着名字,名字是假的。何期自性:没有想到自性。实报庄严土的众生,都是长生不老。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到那里去。当处出生,随处出尽。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一个人有正气,他居住的场所磁场就不一样。你一进入,就感觉非常和谐、非常安详,舍不得离开。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我们遇到别人的侮辱陷害,不但不能怨恨,还要感谢他啊。释迦牟尼佛当年忍歌利王凌迟之辱,得于提前成佛,他本来应该是贤劫第五尊佛,在弥勒菩萨之后,因修忍辱波罗蜜修得圆满而得于提前成佛。成佛之后,他首先度的是憍陈如尊者,前世就是歌利王。仁者无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累了,自然就不打不骂了。九、十世隔法异成门。表延促无碍。你以为你觉悟了,那是错误。真正觉悟,是要往下一切。
jzq
发表于 2018-2-22 09:24:47
2014/8/6060061 你真的觉悟了,肯定选择极乐世界。觉悟的人不会干傻事,不会给自己添麻烦。觉性就是菩提心。我与我所都放下了,就成正觉了,成阿罗汉。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因为这里大风大浪。这个地方修行进步快,但堕落也快。修行不离开生活,不离开人群,五十三参,哪里都能去。理事无碍,事事不碍。060—50分时间和空间,在唯识看来,都是不相应行法,不是真的,是抽象概念。有为法都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转八识成四智就回归到无为法。佛菩萨帮忙是相对的(你有多少功夫他帮助你多少)、有限的,真正做主宰的是自己的心念。佛菩萨的加持主要是讲经教学、开示。学生就是要信解行证。为什么要明心见性?见性了,你什么都能得到。各人的福报都是自已造的,是自己的心念造成的。念力能造宇宙啊!有求必应,要如理如法地求。理是性德,法是与性德相应的法。命里的财是前世财布施修来的。命里没有,现在修行不行呢?行!聪明智慧是法布施修来的,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修来的。素食就是主要的无畏布施,让众生不怕你。舍得,你舍的越多,得的就越多。得到的再舍,就会再得。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世尊教导我们四摄法:1、布施,礼多人不怪。2、爱语。3、利行。4、同事。同事仅限于跟圣贤佛菩萨一起学习。我们主要做前三种:布施、爱语、利行。最大的福是怎么修法?是供养佛。供养一尊佛的福报就不得了,你每天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如来,你那个福报多大。修慧是听经学教。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身不是自己,灵魂也不是自己,灵性才是自己。会老的是假的,不老是真的。人身体灭了,灵性不灭。六根根性是真的,是我们的自性。孔子在《易系辞传》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六道是执着变现出来的。入十玄门就入华严世界。 然后文殊普贤带你去极乐世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三昧)。
jzq
发表于 2018-3-1 10:26:08
2014/8/8062063 064四生:
是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
1、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鸡、蛇、鱼、蚁等;
2、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马、牛、驴等;
3、湿生:由粪聚、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如霉菌、蚊蚰等;
4、化生:无所托而忽有者,如诸天、地狱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
九有:
指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
欲界:五趣杂居地;
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因这九处地为有漏业因之果报,故称九有。
八难:
是指八种难境之下的有情不得遇佛,不闻正法。
1、地狱难
2、饿鬼难
3、畜生难
此三难因受苦无间,故不得见佛闻法。
4、长寿天难:以其天寿极长,或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而障于见佛闻法。
5、不生佛世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6、不生中国难:凡有佛法的地方即称中国,反之,边地即没有佛法传扬的地方。
7、六根不具难:此等人虽生中国,虽值佛出世,然以诸根不具,亦不能见佛闻法。
8、生邪见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
三途:
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刘素云居士得了重病,一句阿弥陀佛念好了。现在她随时可以往生,但她说是阿弥陀佛给她的任务,要她还在世上表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宏观和微观是一不是二。自性有三种无比殊胜的德能。意念周遍法界,出生无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作如是观。永嘉大师《证道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念佛是时候自他的念头都没有,才是真的会念佛。清净平等是真正的功夫、德行。闻名得福。教之道,贵以专。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柔顺忍,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无生法忍,是如来果地上证得的,忍是三昧、禅定、认可、同意。灵魂,佛家叫神识。弥陀名号,妙德难思。听经或念佛两个小时,都是修戒定慧。演培法师问我:你赞成君主,还是赞成民主?我说赞成君主。君主负责任,民主不负责任。周公写的《周礼》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宪法。我处世的方法是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六十岁退休之后,一个是修,一个是教,讲经教学。色声香味触,一一圆明具德。科学技术不是好东西。它带给我们的方便不多,我们付出的代价太不值得了。什么代价?地球毁灭。念头不善,这个世界没有一样是善的。量子科学家印证了大乘佛法所说的。物质是一切念头连续的累积而成。化解灾难,只有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善我们的念头。
jzq
发表于 2018-3-15 08:47:02
2014/8/9065诸法何故事事无碍。《大周经》就是《华严经》。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德能。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宇宙是一片光明。念力决定一切。你真正放下的时候,轻安自在,非常舒坦、清净。读经不著文字相,不著意思相,跟参禅一样,修定开慧。然法唯心现,从缘而起,全法是心。自爱才能爱人。念佛就是为了成佛。往生成佛。一个念头,一个方向,不间断。这是无间缘。积功累德里面最大的功德是讲经教学。这是法布施,也是无畏布施。
jzq
发表于 2018-3-22 07:35:29
2014/8/10066继续学习玄门无碍十因。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其特点是记忆。第七识末那识是执着。第六识是分别。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传递信息。自性不是物质,不是精神,无处不在,能变万法。所有一切诸佛菩萨都是自性变现的。四禅八定是印度教修的,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罗门教,至今已有一万三千年,比佛教早一万年。佛教学的原则是因机施教。法无定性,千变万化。缘起相由。阿罗汉的智慧是一切智,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的。菩萨的智慧是道种智,知道一切法是什么道理生的。关于缘起相由,清凉大师讲了十条。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没有缘,因就不能变为果。法界缘起,无量因缘。佛说父母和子女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缘,不会遇在一起。准妈妈和年轻母亲要懂得这个道理:从怀孕时候起心动念、言语动作如理如法,这个小孩完全是正气在熏陶他,给他这个好的环境,出生之后给他做最好的榜样。小孩出生后的头三年,是教育扎根的一千天,《弟子规》不是教他念的,是父母做出来给他看的,身教甚于言教,他一出生睁开眼睛就会看,耳朵就会听,他就已经在模仿、在学习了。实在讲,不是出生才模仿学习,在母亲子宫里就已经在模仿学习了。孩子早期的教育做好了,何愁孩子长大后不德才兼备?意念纯正的时候能够影响一些人,能影响物质的世界。
jzq
发表于 2018-3-29 10:37:58
2014/8/11067缘起十义,第二、互遍相资义。行有不得,反求诸已。067---23 2014/8/12067068 069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全是波动的现象。任何一个基本粒子都重要。它活动超越时空。老子教导我们:先求无为,然后你才能无所不为。佛法教人们:先求无知,然后无所不知。在感应里面显示他具德。自一多一,自在无碍。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第四、异体相入义。诸法异体,递相涉入。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能说哪一法有用,哪一法没有用。万事万法,互为因缘。维持均衡是最健康的生活。第五、异体相即义。空有不二。一多是一体。一念不觉,就在自性里面变现出阿赖耶,由阿赖耶变现了世界、变现了我们自己。人要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对自己的好处太多了。第六、体用双融义。诸法体用,交涉无碍,才成缘起。从根本上讲,自性是体。从体起用,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它的作用,即整个宇宙的缘起。你如果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了,就知道六道是苦海啊!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有智慧就能将一切缘转变成法缘。世缘最重的是情执,很难断啊,没有智慧断不掉啊。一个好学生找一个好老师不容易,一个好老师找一个好学生更不容易啊。高德之人找不到传人,只有写书,刻石。用不离体,体不离用。续佛慧命,第一个,报古圣先贤的大恩大德。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第二个是普利众生。067---93格物,就是控制物欲。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从前读书志在圣贤。佛就是圣人,菩萨就是贤人。伦理、道德、因果,是三种是普世的教育,普及到全世界,灾难才能化解。七、同体相入义。若一缘有力,则能持多一。即一人有福,连带一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佛说:人生酬业。学佛就是要学做佛,学作菩萨。五祖问六祖:你来干什么?六祖答:我来作佛。学儒成圣贤。学道成神仙。讲经的法缘很重要,要热情接待来听经的人。八、同体相即义。本一多一,同是一体,故相即也。什么念头是世间第一福报?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念。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自性,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啊!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切。十方三世一切经教都在这部经里面。一句阿弥陀佛,一切放下,三年左右,一定往生。深圳黄忠昌居士给我们作了真实的表演。他是每天一部无量寿经,佛号不间断,两年十个月就预知时至走了,走得多自在、多潇洒,没有生病。年岁大了,念《无量寿经》有困难,分量太多了,就改念《阿弥陀经》,一遍、二遍、三遍都可以。念这个就是降伏习气妄念的,不是念给阿弥陀佛听的,完全是为自己。贤首国师在《还源观》里说的一尘或许就是弥勒菩萨的一念。一念有形,形皆有识。依正是一不是二,才能明白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我们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凡夫有难,圣贤没有啊。为什么?念头不一样。令多义门,同时具足。学佛学什么?学开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068玄门无碍十因第四条,法性融通。人到不分别不执着的时候,就没有障碍了。圆瑛法师有一次想出去办事,一下就出了门,才想起门是关着的,回头一看(念头起了),门果然是关着的,一推也推不动。烦恼减一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就加一分。清净心现前,没有念头,不吃不喝也不饿不渴。我二十几岁时,学了佛,慢慢减晚餐量,每天减一点,两个月就把晚餐断了。在台中,跟了李老师,我一天吃一餐,坚持了八个月才让李老师知道,怎么样?很正常。永远保持下去。受戒的时候,三十三天,佛事活动量大,我就开缘,一天吃三餐。一一微尘,各含法界。印度不搞科学技术,修禅定,他们认为禅定超过科学技术。禅定开悟以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科学技术不如禅定快,还有副作用。修净土是修普贤行。普贤菩萨能到微尘世界里面去参访佛菩萨的道场听经说法。法性是永恒的,法相是无常的。永恒是常寂光。回归自性就是成就圆满的佛果。识就是阿赖耶,是仓库、档案。摧眠能把阿赖耶的种子变现出来。禅定的功夫更大,能突破时空。物质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是连续意识念头的累积。自性波动频率不一样,就分别变现出了物质、精神及自然现象。法相是讲心理学。
jzq
发表于 2018-4-26 09:16:09
2014/8/14071 072七、部类差别。觉悟之前,众生看到的是平等中的差别相;觉悟之后,看到的是差别中的平等相。《金刚经》上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般若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真实智慧。不生不灭,才是真实,有生灭现象的不是真实。为什么有部类差别这段,是为了深究本经,以便参研。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意识是执着,第八意识(阿赖耶)是妄想(起心动念)。觉心不动,动就不觉。一念不觉,阿赖耶就出现了。基督教讲的天堂、伊斯兰教讲的天园,和佛教讲的一真法界很相似。老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无量无尽的法门中,念佛是第一德。以前出家人没有私财啊。现在这个变质了。现在的出家人是出了一个小家,进了一个更大的家,宗教里面的人争名夺利不亚于世间人啊。宗教如果不回归到教学,不出三十年就灭了。我这一生,是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没有财产,没有道场,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三十三岁出家,现在讲经教学已五十二年了。本经同部即为《阿弥陀经》三个版本,秦译、唐译及夏莲居会集本。本经同类: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以持名念佛为亲,其它为疏。同类第一部,《佛说观无量寿经》。修观是为了去除杂念。观成不易,去掉更不易。哪有持名简单?持名念佛,简单,念简单,放下也简单。不拿掉,你着相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愈简单,愈殊胜。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维次,即使在同居土,也能看到有余土和实报土,见到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除了自己念佛以外,要尽量劝导别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做个好榜样给人家看。帮助的人越多越好。同类第二部,《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念佛、念咒、念经的标准都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第三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四部,《后出阿弥陀佛偈经》。第五部,《首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第六部,《波舟三昧经》,修的是佛立三昧,三个月不能睡觉。能够不起心不动念,明心见性你才有参学的资格。第七部,《往生论》,天亲菩萨造。是五念门。一是礼敬诸佛,三世诸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二是称赞,与性德相应的才赞叹,对做坏事的不赞叹也不批评。三是发愿。四是观察。五是回向。第八部,《往生论注》。第九部,《游心安乐集》。另外,带说净土经论有一百多部。如:《法华经》,《悲华经》,《随愿往生经》,《文殊说般若经》,《目莲所问经》,《十往生经》,《观佛三昧经》,《文殊发愿经》,《入楞伽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等等。 八、译会校释。此经译本共有十二种,七种失传。现存五种,差异显著,说明此经是世尊在世时多次宣讲。多次宣讲,说明此经之无比重要。夏老会集五译成其善本。此经肯定流传到佛法运最后消失。我们想到这个法门的传承,利益无边。在当前这个时代往后,真正学佛能得度(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只有这个法门,即这部经,这个批注。其他经论虽然多,法门虽然多,断不了烦恼,这是事实。
jzq
发表于 2018-5-4 09:52:02
2014/8/15072 073074075总明本经为佛多次宣讲。现在佛教衰了,衰成宗教了。经典不是给我们念的,念是手段,重要是习,实践。依教奉行。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宗教里面没有师生关系。佛不叫庙,庙是宗教。佛的场所叫寺,寺是国家的一个机构,归皇上管。儒道经典在《四库全书》,佛的经典在《大藏经》。
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开悟就是成道。开悟之后就开始讲经教学。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圣就是明了事实真相。圣人就是明白人。弥陀大愿是阿弥陀佛传给世人的重要信息。十念往生是大愿之精髓。王龙舒、魏默深、彭际清等大德先后会集、节录本经,均有缺陷。会集一定要取原文,而任意行文,是万万不可也。夏莲居居士作第三次会集,经十次修改才完成定本。大经尘封千载,今始得善本,先贤会经之愿乃圆。九、总释经题。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说的,经题上就加“佛说”。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满。佛的悟(证果)的最低标准,是须陀洹,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二果是斯陀含,三果是阿那含。大乘七信位菩萨等于小乘阿罗汉,出离六道。中国历代祖师大德很多都是证果的,没有证到阿罗汉,主三果、二果的很多。我们现在的人业障比古人重,初信位得不到,连禅定都得不到。佛是极圣之通号。是学位的名号。断执着(见思烦恼),清净,叫正觉,就证得阿罗汉(学士);断了分别(尘沙烦恼),平等,叫正等正觉,就证得菩萨(权教菩萨,硕士);断了无明烦恼(妄想,即起心动念),叫无上正等正觉,就证得佛(博士)。佛经上的菩萨是指十法界的权教菩萨。摩诃萨是法身菩萨,实际上都成佛了。普贤、观音不是一个人,很多很多。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有学问的人愈谦卑。释迦牟尼的意思:释迦是能仁,牟尼是寂默。他的句号就他教育教学的宗旨。世出世间最好的念头就是阿弥陀佛。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这一句佛号作依靠。佛不度无缘之人。你心中无佛,他来了也不会应。导师、大师也是对佛的尊称。对一般人可以尊称为长老,但不能称大师。抓到这个法门,你就抓到这一生圆满作佛的机会,比什么都难得。大乘,所乘者大。乘,古时念“胜”,现在大家都念乘,再念“胜”就没人懂了,我们就随俗,还用大乘。方老师给我介绍说:佛教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释迦牟尼佛大哲学家,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我五十九年学佛,给大家作证明。确实非常感恩老师。每一个识都有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有四分。受想行识是迷,见闻觉知是悟。真心是清净心。学佛终极的目的是返妄归真,回归自性。
jzq
发表于 2018-5-17 09:29:38
2014/8/17078 079【上次在微信上说梅先生没有出家自称贫僧不妥,今天看到净空法师说:学习佛法的就称之为僧,僧不一定是出家人,只要认真学习六和敬变称之为僧。因此,发微信向梅先生认错,致歉。】佛教化众生,生生世世,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现在的灾难是空前的,什么办法能解决?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大乘佛法。你个人能接受佛法,深信不移,能深入经教依教奉行,你个人问题解决了,个人得好处。得什么好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居所祥和。西方极乐世界的盛景没人设计制造,完全是自性法尔如是。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能去。发菩提心就是如实安住。清净者,身口意三业,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染之谓。真正修十善的人,就是菩萨。日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事情,达到一定程度,过得去,就行了。为要过分的执着。“三业(身、口、意)无过云清净”。“心净则国土净”。我们修学,无论修什么法门,都是修清净心。清净心现前,无量功德,人心清净,身当然清净,身心健康,什么毛病都没有。量子力学证明,意念主宰一切。“一切法从心想生”。中国几千年长治久安,中国传统家的教育力量太大了,真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日本侵华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家没有了,这是中国最大的损失。电视、网络是毁灭民族、毁灭国家、毁灭世界的罪魁祸首。但好好利用电视网络进行教育,不搞那些对人有害的色情暴力、名闻利养,对世界才有好处。念阿弥陀佛的好处太多了,说不尽啊!头一个,就是身心健康。佛没有妄语,佛说的话句句是真实的。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身口意业修正过来。从哪里修?从根本开始修。因戒得定,因定得慧。第一个根是《弟子规》,第二个根是《感应篇》,第三个根《十善业道》。出家的佛门弟子还要修第四个根《沙弥律仪》。中国唐朝以后以儒道代替小乘佛教。以儒道为根,直接修大乘。朱熹编的四书很可能是从《华严经》得来的。《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孟子》是表演。学佛的人要学吃亏,不能吃亏的人没有办法学佛。吃亏是福啊,吃亏的人能到极乐世界,不吃亏的人继续搞六道轮回。吃亏真快乐!占便宜不好,占便宜担心吊胆,神魂不安,吃亏好。不要和伤害我、侮辱我、陷害我的人对立。还要感谢他,感谢他的考验。极乐世界人很多,所有人分两种,老师和学生,没有行政组织。释迦牟尼佛在世,和阿弥陀佛一样,从事义务教学,不受任何报酬。我们学佛,要学释迦牟尼佛。
jzq
发表于 2018-5-24 09:15:18
2014/8/18080 081082平等者,离差别也。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法,定是修行的核心。其他都是帮助你修定的。唯有定功突破空间维次。功夫是放下执着分别妄想。念经念佛都是方法,目的是用这一念把其他的妄念全打掉。佛菩萨应化在世的很多,身份一旦露出,立即往生,就是真的。露出身份而不走的,是假的。佛圆寂时告诉阿难尊者。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日常生活中不能断执着分别,但要慢慢淡化执着分别。明心见性。性是什么?一切法。这一切法就是六尘境界,六根六尘,能见所见,一切法。六道是婆罗门教信徒发现的,通过甚深禅定发现的。四禅八定是基本功,是世间禅定。恒顺众生,不跟一切人、事对立,就是修世间禅定。平等是定,因定开悟。清净是戒。觉是智慧。清净是相,平等是体,觉是用。你要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你的心多开朗、多自在、多清净。你千万不要有自卑感:我造业很多,罪过深重,我恐怕不能去,你就辜负阿弥陀佛了。现在量子科学家也告诉我们,无论你过去造多么重的罪业,你的一念转过来的时候,全就化解了。因为一切作为不是真的,都从念头来的,你一念不觉就是恶,一念觉了就是善。 世尊四十九年说法,从来没有备课,没有讲稿,一生没有写一篇文章。他说自己一生中什么也没讲。说而不说,不说而说。后来弟子整理出这么深厚的《大藏经》,全是佛自性变现出来的。释迦牟尼佛如是,孔老夫子在世也如是。有福报的,享福的时候还要修福,你的福就世世代代享不尽。你享福不修福,福就享尽了。惠能大师开悟后,一生度了四十三人,度人之多,空前绝后。是心是佛是性德,是心作佛是修德。性修不二,圆满相应。念佛,先是有念而念,而后是无念而念。有念而念生凡圣同居土,无念而念生实报庄严土。因往生证无生,大彻大悟就是证无生。080经者,梵语修多罗。直译为线,义译为契经。契者,一者契理,二者契机。佛经,重复的语言很多,不厌其烦,对下下根人很适应,是佛的慈悲。经有贯、摄、常、法四个意思。诸经立名,不离人、法、喻。或单或复,可得七类:单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共成七类。这部经可以运载我们无数的众生到西方宝所。诸经皆具教、行、理、果。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第六识(分别)对外能够缘到尽虚空遍法界,对内能够缘到阿赖耶。涅槃,是梵语,不生不灭。自性里头第一个德,是爱,是慈悲。慈悲里面有智慧,没有情执。一切放下,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留恋。你的品位就提高。阿弥陀佛是自性。就此一句阿弥陀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印宗是惠能的剃度师,惠能是印宗的传法师。一佛出世,千佛拥护。经题里面含圆满的无量义。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圆满的无量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正释经义。兹依先例,全经分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通序(证信序):法会圣众第一。以六种成就为证信序。借假修真,利用身体这个工具修自性。世尊临终时嘱咐弟子:“依四念处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涉佛,有戒就是学佛,没戒就是佛学。
jzq
发表于 2018-6-1 10:03:33
2014/8/19082083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禅定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禅定的。净土中是用执持名号的方法修禅定。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对于不守规矩的人,别去理他,敬而远之。不和他结怨。互不干涉。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我早年学佛,三个老师都劝我:千万别去碰禅宗。那是上上根人修的。不是一般人修得好的。欧阳大师民国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学(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须”。我对三个老师没有交过一分钱,但老师对我特好。主要是老师看到我对老师的一分恭敬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啊。用《五种遗规》代替《沙弥戒律》。宇宙是刹那之间,由自性一念不觉变现出一个阿赖耶出来,阿赖耶是造物主,变现出了宇宙万物、生命,包括我们自己。082如是者,实相之法体,如理而说。佛法等级是就定功程度而说的。世间禅定有八级,没出六道,到第九定才叫出世间。因戒得定,因定得慧。业相是能量,境界相是物质,转相是信息。蕅益大师是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即通过书传的弟子,相当于孟子之于孔子,其成就超过莲池大师当年亲自教导的学生。在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佛。古人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你想升官发财,佛真的帮得上忙。因为佛可以给你在理论方法上给你指导,给你讲明因果关系,怎样去求。如果你依教奉行,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是自性,在你心里。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你违背了仁义礼智信,你五脏六腑就得病。你遵守仁义礼智信,病态的细胞就恢复正常,你的病就好了。纯净纯善,你就得金刚不坏身。“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世代弘法,全学阿难,都是讲小座成功的。就是复讲,复讲老师的,不加自己的一个字,这是训练自己的定功。学讲经有两个基本条件:记忆力好和理解力强。做学问的,丝毫傲慢就把你整个毁掉了。 今天从大悲寺请得《净土大经解演义》全套13册。阿弥陀佛!
jzq
发表于 2018-6-7 10:03:46
2014/8/20083084085不听话,不肯学的学生,不要去责备他,不和他结怨。要随顺世界的大潮流。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破身见,即身非我,身是我所。灵性才是我。灵性迷的时候就是灵魂,灵魂觉悟了就叫灵性。修行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他对我好,我感激他;他对我不好,也感激他,都是帮助提升。他骗了你的钱,去告他,那你学佛是白学了。只要你生活过得去,钱,他用你用不一样吗?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菩萨通权达变。闻者,耳根发耳识。“如是”表信顺,“我闻”表师承。家谱很重要。汉族就是一家人。先是伏羲、神农,从黄帝才有文字记载,直到我这一代,一百三十六代。一时者,时成就也。盖时无实法,长短随心。延促同时,三祇一念。一时是真的,具体年月日是假的。因为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真的。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浓缩成一念,一念可以延长为三大阿僧祇劫。时空维次是可以突破的。佛在世时就亲眼看到了法运一万二千年后的情形。陀罗尼是梵语,是总持的意思,即咒。戒是根啊,不能疏忽。十善业道是根基。小乘就是以十善业道为基础。唐朝中叶,中国人不再学小乘,以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道代替小乘。没有这个根,就无法修大乘。三皈依,《六祖坛经》传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因为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若你时时处处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你才真皈依了。你真皈依了,日夜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护你。戒坛仪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身口意真正皈依。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说的人得陀罗尼,听的人得净耳根。说者神力延促随宜,听者根器利钝不一,各自受用。人道很关键,是核心,是枢纽。善恶各道交替都经人道。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太重要了。念佛就生佛。净宗二祖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口出一道白光,光中一尊阿弥陀佛。说听究竟,总言一时。四天王一天,人间五十年。忉利天一天,人间一百年。兜率天一天,人间四百年。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行一周,即太阳上之一年,相当于地球上两亿年。开悟与学不学没有关系,重要是放下。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求作佛都求得到,求人间福报不是鸡毛蒜皮吗?但求佛要如理如法求。求财,要财布施,施财叫外财布施,做义工叫内财布施;求聪明,要法布施;求健康长寿,要无畏布施,最简单的无畏布施是素食和放生。我们一定要发心拯救佛教。自己没有开悟,讲古人的注解。佛者,主成就也。义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还在修行,还没有圆满。三觉俱圆,众圣中尊,故称为佛。佛是学位的名称,每个人都可能拿到这个学位。你能放下多少,你的灵性就提升多少。阿罗汉所证得的是一切智,菩萨所证得的是道种智,佛所证得的是一切种智。在本经中,此处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菩萨、阿罗汉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神仙也是凡夫,没有证到阿罗汉,跟我们差不多,很多神仙也学佛,跟我们是同学。释迦仁慈,牟尼是寂静。释迦牟尼佛的俗家本名叫悉达多。四禅八定是婆罗门教的,也就是今天的兴都教,即三楼、印度教。四禅八定发现了六道。四禅十八层天,往上去还有四空天。四禅有身体、有宫殿。四空天的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叫灵界。释迦牟尼十九岁出家修学十二年。三十岁时,在恒河边毕钵罗树下入定,出定之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完全明白了六道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三字经》前面八句话是中国先祖千万年来,教化众生最高的指导原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佛教不是自己到中国来的。是汉明帝派特使到西域请来的。中国先祖尽量很大啊,能够包容接受异域文化。佛法传到中国,丰富了中国本土的文化。希望每个宗教都回归到教育,带动全世界的安定和平。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四德: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中国古人讲的胎教是大有道理,负面的东西一定不能让他感觉到。宗教教育,一定要互相学习,互相认识,团结和谐。
jzq
发表于 2018-6-21 09:58:16
2014/8/23088089090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黄念祖居士是夏老的传人,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天神有五通,鬼神也有五通,是报得的。我们人也有,但被障住了。念佛念到清净心现前,神通就会恢复。南京江天寺金山活佛(妙善法师)有他心通,一生一套衣服,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不洗澡,衣有油垢,但有莲花香。一真法界没有生灭,有四十二个等级,是因为还有无明习气。无明习气不碍事。088---36无学是阿罗汉。阿难示现的只是初果,须陀洹。无知之义,是知无之义,是根本智,真正了解诸法实相。前世,歌利王(憍陈如)凌迟忍辱仙人(释迦牟尼)至死,死前忍辱仙人对歌利王说,我成佛后,第一个度你。后世,结果说话算话,憍陈如成为世尊第一个弟子。憍陈如尊者善能劝化,即以身作则。此经把第一弟子列举在第一,表此经乃众经中第一经。禅定、催眠都可以把阿赖耶里的资料调出来,就可以看到前世的情况。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任何宗教的教育都强调三大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尊者舍利弗,舍利是鹙鹭(鹭鸶),弗为子。舍利弗在佛法里面代表智慧第一。其母端庄,系俱絺罗之姐。舍利弗在母胎时,能令母得妙辩,胜于其舅俱絺罗。八岁登座,十六出国,议论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四土、十法界,全是心现识变。只有真信的人,一生才能成就,他肯定往生。发一念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叫做无上菩提心。第三位,尊者大目犍连。目犍连的意思是赞诵、采菽、莱菔根等。名拘律陀,其父为相国,从拘律陀树神祈求得子,因以名之。于佛弟子,神通第一。常在佛左,舍利弗在右,右边是智慧,左边是神通。战争都有因果。学佛的进步,就是什么都看得惯,什么都好。第四位,尊者迦叶。上上根。佛教其传禅(宗门),阿难传教下。前世是冶金师,与一贫女共以黄金庄严佛像。后得九十一劫身如黄金果报。故名饮光。《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的,是龙树菩萨在龙宫读到后,凭记忆传到人间的。迦叶,头陀行第一。头陀者,抖擞,淘汰尘劳烦恼。迦叶以十二行抖擞烦恼:一、住阿兰若;二、常行乞食;三、次弟乞; 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不饮浆;七、着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塚间坐;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一生修苦行。所以佛告后人: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以后佛法灭,是指无人持戒吃苦了。佛当时预言:一千年,佛法会传到东方震旦国,震旦就是中国。正法,戒律成就;像法,禅定成就;末法,净土成就。第五位,尊者阿难等。阿难是欢喜、庆喜、无染的意思。佛成道之日生,是佛之堂弟。二十五岁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佛所宣说,悉能忆持,不忘一字。多闻第一。我国唐朝的六祖惠能大师正是如此悟性。现在有没有真修行人?有,在深山里面,没有缘,你遇到,也见不到。真修行人有大福报啊!保护着地球啊。年轻人,下定决心用十年的时间,排除一切困难。困难是什么?就是把妄念去掉,专在一门上下功夫,十年之后,你就是世尊承传净宗的弟子。像刘素云居士一样,五十五岁才开始学佛,就学无量寿经(听光盘),念一句阿弥陀佛。十年如一日,治好了红斑儿狼疮顽症。现在讲无量寿经,一天八个小时、十个小时不疲倦。不用经本,不用讲稿,头头是道。刘居士给我们作了真正的榜样。【前天,在玄龙寺,宽利法师对我说:“从刘素云的姐姐往生时对她说的,‘你是君,我是臣,我身体不好(下肢瘫痪),供养十年寿命给众生。弘法的事就交给你了。’估计刘素云之姐刘素琴居士是观音菩萨再来,刘素云居士则是阿弥陀佛再来。法师又说,估计净空法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我信也!】先佛隐本垂迹,协助世尊传法。我们肉眼凡夫看佛菩萨都是肉眼凡夫,佛菩萨看我们都是佛菩萨。
jzq
发表于 2018-6-28 10:01:06
2014/8/24090091 阿难是教下的初祖,禅宗的二祖。迦叶是禅宗的初祖,然后传给阿难。一句名号,直显本来面目。永明延寿大师禅宗开悟,回过头来专修净土,成为净宗六祖。他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超越十法界,分证即佛。定发神通。常寂光,物质精神都没有,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宇宙唯识,识之外全是假的。 诸经先列声闻后彰菩萨,表声闻众者,近对世尊,亲受化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佛故。普贤代表行门,方殊代表解门。普贤摆在第一,文殊摆在第二。表这部经重在行门,要真干。菩萨教化众生,依义不依语。地藏菩萨《地藏经》上面列举的十方诸佛如来,比哪部经上都多。因为地藏菩萨的学生都成佛了,老师的法会,学生能不来吗?学生都成佛了,自己还是菩萨,说明菩萨的心量应该如是,自己何必急着成就?真的是全心全意帮助别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大愿无谁可比。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啊!宇宙万事万物跟自己都是一体。愿大,不能没有大愿,想到自己一定要想到众生。不这样,是有二障:没有明白真相,即所知障;业障深重,即烦恼障。愿大,行大,时大。此经亦含摄《法华》之六大: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趋大果,修大行,证大道。凡圣同居土见到的佛,是应化身。只有明心见性了,才能见到佛的报身。报身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毗卢遮那是法身,卢舍那是报身,释迦牟尼是应身。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一名大阿阇黎,阿阇黎义为轨范师。普贤是密教初祖金刚萨陲。十大愿王展开就是无量无边的菩萨弘愿。每后一愿都包括前一愿。第一、礼敬诸佛。第二、称赞如来。第三、广修供养。第四、忏悔业障。
jzq
发表于 2018-7-12 10:02:11
2014/8/25091092 093真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净土其实是密教显说。文殊师利,义妙首、妙吉祥、妙德。菩萨中智慧第一,本为龙种尊王如来,宝积如来也是他。是过去七佛的老师。久远劫已成佛,成佛了不舍因地。具足三德秘藏。大乘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他是禅宗的祖师。弥勒菩萨,弥勒,义慈氏,名阿逸多。特别表慈悲的殊胜。诸佛菩萨其实平等的,分各种第一、殊胜,只是为了表法。中国浙江奉化南宋岳飞时代的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再来。东方天王叫持国(护国)天王,拿琵琶,琵琶代表中道。弦要不紧不松。南方天王中增长,持剑,宝剑代表智慧。佛法对内求智慧,所以佛法叫内学,佛经叫内典。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自己出的纰漏你自己化解,佛菩萨没办法为你化解。但佛菩萨告诉你化解的理论和方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在佛菩萨的境界里面没有灾难啊。第三位,西方的广目天王。一个手上拿的龙或蛇,表多变。一个手上拿的是珠,表不变,清净平等觉。多变的是相,不变的是性。第四位,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伞盖,表防止污染。天王殿上,四位天王,一位弥勒菩萨,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慈悲遍法界,善意满人间。真正做到了,才是真正入佛门,通过天王殿了,你才见到佛菩萨。天王天不通过,见不到佛菩萨。至极之慈。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是后补佛。现在兜率内院。兜率天是第四层天,第三层夜摩天,第二层是忉利天,第一层是四王天。其下才是我们地面。弥勒菩萨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后下生作佛,三会龙华,度生无量。三位大士为菩萨众中上首。盖因三大士净土缘深,正好影响海会大众同归净土。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是礼敬,是最最基础,其后每前一愿是后一愿的基础,第十楼是普皆回向。和六度一样,首先要布施,然后才能持戒,再才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十大愿王,不是叫你念的,是叫你做到。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三细相。从三细相生六粗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分别、业相、业系苦相(果报)。礼敬是活的,因对象时空不一样。内心果然有诚敬没有一样不如法。 文殊菩萨的愿几乎和普贤菩萨的一样:“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如来授记菩萨圆满成佛。